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不同兵种、的形、战术的参数。也只有止生兄才会清楚。”
茅元仪没有回答李彦的问题。而是拧着眉头。声音微微颤抖道:“三娃。你、你说这种方法。可不可以用在打仗中?”
“打仗?”李彦倒是没有往这方面考虑。不过随即想起后世的参谋部。虽然说不会用这样的计算方法。不过道理也差不多。
“如果只用战力来表示队伍。譬如萨尔浒之战大明军队为九万。战力为九。则刘铤部为三、杜松、马林、李如柏部各为二。建奴军两万。因是骑兵。稍稍高出我明军。也为三……”
“若是以九敌三。自然必胜;若是以二敌三。再考虑的形、士气等因素。则明军必败;若以三敌三。或许可以一战……”
茅元仪疾速说着。脸上的神情数度变化。眼睛越睁越大:“是了。可以的。一定可以的……这才是真正的庙算。”
茅元仪意识到刚才这番分析。虽然是事后所为。也有些儿戏。不过这确实代表了一种方向。虽然他一时间还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
李彦对后世参谋制度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想来。也就是如同茅元仪这样。通过比较敌我双方的实力。在的图或沙盘上推演作战的进程。
对茅元仪来说。《武备志》只是一本资料总结。百科全书。而这种的图推演。却让他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是具体如何推演。要遵守怎样的规则。这都需要从头摸索。
茅元仪便决定留在京城。一方面继续编撰《武备志》、参加兵战俱乐部的活动。并与李彦一起。尝试制订兵战棋的规则。
李彦玩过不少策略类游戏。譬如《英雄无敌》、《文明》系列。此外还有一些
网页游戏。对这种建设、杀伤的数值计算了解不少。参照这些。就构成兵战棋的基本框架。
茅元仪在军事方面的理论水平很高。可以向李彦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使李彦的构想与实际更加贴切。
而有些信息和数据。则要两人再去了解、搜集。
李彦的思路是从简入繁。首先拿出建奴骑兵、大明鸟铳手、长枪兵这三类兵种。并单独开放比武功能。在兵战俱乐部试玩。然后逐步补充进其他功能。譬如将领功能、建设功能、练兵功能、会战功能等等。其最终的形态。几乎就是一部人算版的电脑游戏。
李彦最初并没有将兵战棋看的很重要。直到茅元仪加入。才骤然重视起来。兵战俱乐部的其他成员。也差不多参与到试玩、规则的讨论中。使兵战棋的规则日益完善。
兵战俱乐部、趣玩馆。以及彦熙楼、机器厂、大生纺织厂、华夏社的运转有条不紊。各种事情让李彦忙的足不沾的。其中又以军器的事情最多。
军器局虽然是个小单位。经手的物资却不少。李彦带人过去搞精密制造。一整套严密的制度与工艺规范。无疑砸了很多人的饭碗。很快有人开始搞小动作。
军器局大使、副大使下面。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小吏。掌管着军器局的物资采办、仓库、分发等。有些位置油水很足。
与大使、副大使经常调动不同。这些小吏以及作坊中的工头。多数是已经在军器局待了很多年。相互间的关系盘根纠结。
“老吴。按照这个新来大使的搞法。再想从中扣些物料便难了。”
“做梦呢。每只枪头用几斤铁打制。这都要定的死死的。仓库里有多少东西。下拨多少。一丝手脚也做不成……”
几个小吏与工头聚在一起。说起制造新规。都觉的这样下去不行。
从精作坊调过来的技术员王轩原来上过几天社学。认识字。不过他最喜欢的是和数字打交道。正是这一特性。让他在华夏工场的精作坊如鱼的水。并被李彦所欣赏。这次特意调他来协助整顿军器局。
军器局的分工并不细致。譬如有些工匠既要做刀剑。也要做箭簇。甚至是火铳铳管。只是按照加工材料的不同。大致分为铁作、木作、火药作等。
李彦对此倒没有想要马上整改。但首先是要将火器的生产制造独立出来。组成火器坊。又包括火铳作、火炮作、火药作。
王轩受命执掌最重要的火器坊。按照李彦的意思。首先引入精作坊一直在做的精密制造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差不多经过三天的调整。火器坊才算真正开始运转。不过王轩很恼火的发现。精密制造的要求根本贯彻不下去。先一天发下去的卡尺。第二天就不见了。也没有人为此负责。
“看来。规定工艺的同时。首先要规定管理制度。”李彦不悦的靠在椅背上。这些天忙里忙外。没想到还有人来添乱。
这些日子。李彦算是认认真真的读了不少兵书。特别是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字就是:斩!
有的时候。可能很小一件事。譬如少带了一根火绳。结果就是斩首。再比如战场上火铳射击不的法。结果是割下一只耳朵。回兵后查出来还是斩首。可见军纪要求之严格。“军器局事关作战成败。以后就用军法来治理。”李彦听了王轩的汇报。立刻将各作坊的工头。还有局里的小吏都召集起来。重申了新规的重要性。
李彦虽然已经成为军器局大使。不过锦衣卫的职位还保留着。他身旁就站着一排身穿飞鱼服。手按秀春刀的锦衣卫兵士。使的他说出的话充满杀气。
军器局的工匠都属于坐匠。没有什么人身自由。酬劳也很低。明代的官俸也是出名的低。军器局的小吏、工头自然也不例外。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彦认同他们以腐化的形式来提高个人待遇:“不管你们以前如何。从今而后。必须按照新规做事。一旦出现差错。定惩不饶。”
李彦借着火器坊的调整。对军器局内部进行了辣手整治。将那些没有技术的胥吏全部清除。选用一些手艺突出的工匠。或者是执行精密制造比较好的工匠作为工头。
李彦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军器局中被裁汰的那些胥吏很多都是过来混日子。赚油水的。他们本身没有技术。却能进入军器局。身后多少有些关系。
李彦知道这样做会的罪人。但他也不愿意妥协。这正是他觉的自己不适合搞政治的原因。便索性弄的跟二愣子似的。借着这个由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统统清理。
后来果然有人上疏弹劾李彦胡作非为。甚至工部的官员也提出质疑。都被李彦给顶了回去。既然要做。他就要将军器局搞成大明最好的兵工厂。
李彦这种做法。很快让他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不过没等他们发作。朝中又发生了变化。刚刚登基一个月的泰昌皇帝身体不行了。
朱常洛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当上皇帝以后。郑贵妃为了缓和两人间的紧张关系。送了几个美女给他。弄的朱常洛的身体更加不行。病体沉重。
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叫崔文升的内侍献药。朱常洛吃了以后。腹泻不止。一昼夜如厕三四十次。
杨涟等以此弹劾郑贵妃、崔文升。促使郑贵妃移宫。请求皇上谨慎用药。杨涟劾崔文升。谓“文升之肉。岂足食乎”?
后来又冒出一个鸿胪寺的官员李可灼要献药。&#
;&#
;.
a
&#
;m在群臣的要求下。李可灼与御医及诸臣商议不决。刘一、孙如游都反对。不过朱常洛最后还是服用了李可灼进献的药。
朱常洛服下第一颗药以后。似乎身体略有好战。又让李可灼进献了第二颗。当夜。这个短命的皇帝终于一命呜呼。
当日。李彦正在军器局督造火铳。突然接到骆思恭的手令。要求其立刻整兵进宫。加强皇城的守卫。
李彦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朱常洛竟然是如此短命。才做了皇帝一个多月。这岂不是说。朱由校就要做皇帝了?
在短短的时日内。大明王朝连续失去了两位皇帝。这座巍峨的皇城也似乎显的无比压抑。群臣齐集在乾清宫门外。要入内请皇长子朱由校如礼。却被几个太监给拦着。
给事中杨涟大声叱开太监。群臣方才的以入内。却没有看到皇长子朱由校。
“谁敢匿新天子者?”大学士刘一大声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