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爷就是心地太好,”徐管事眨了眨小眼:“旱地里的庄稼还没来得及收呢!”
“那些番薯收来何用?”徐光启穿上官服,微微叹了口气:“徐家不缺那点粮食,百姓又不肯接受,连喂猪都没人要,算了,都留给那小子吧!”
“嘿嘿,那倒也是,还省了咱们的工钱,”徐管事笑了笑,服侍徐光启穿好官服,才不紧不慢地走向院门,算计着等会怎么也不会让李彦换回水田去。
“这位便是李彦李公子吧,大人吩咐按约定转让五十亩旱田与你,等会里正来了,便去勘定田界,并立下田契,这田里待收的庄稼也交给你们打理了,”来到门口,徐管事脸上带着微笑,精明的目光早已从上到下将李彦打量一遍。
年纪轻轻,不过十四五岁,长得还算俊郎,尤其是面带微笑,从容淡定的模样,像极那些只读圣贤书、不知窗外事的书生,怪不得傻乎乎拿水田换了旱地。
徐管事领着李彦他们到了旱田旁边,一大片高低不平的田地中,趴着些颜色枯黄、蔫不拉几的藤蔓,只有一小片地种了些低矮的高粱,凑近看了,才发现这些庄稼秸秆要比高粱粗,顶端也没有穗子,只有中间长着一些棒棒样的东西。
看到旱地的这个模样,包有才他们心里更是发凉,这哪里是什么田地,根本和旁边长着青蒿的荒地差不多啊,为了这些地还要交税,真的是不如不要,要了更是自找麻烦。
李彦却笑呵呵的扳下两只棒子,又从土里挖出一只番薯,显得很高兴。
包有才他们不清楚,李彦却认得这个棒子正是玉米,和番薯一样都是高产作物,而且在此时的北方都是独一无二。
“这片地里有几种番邦传来的作物,在南方的产量颇为可观,我家老爷以为适宜救荒,专门从南方引种。那边一块地还有些其它南方的作物、花卉,长得不是很好,不过都是北方没有的,李公子若是有兴趣,想要继续种,可以问那些长工种植的方法,”徐管事笑呵呵地看着李彦,明亮的眼神中却似乎藏着嘲讽、不屑。
“好啊!”李彦听了很高兴,他可不是农业技术员,很多种植技术的细节并不清楚:“这里可有种辣椒、番茄、马铃薯、烟草、橡胶等作物,.u
&#
;um或者它们的种子?”
“辣椒、番茄倒是都有,”徐管事眼中嘲讽的意味越来越浓,辣椒、番茄都结一种红彤彤的果子,不能食用,只可用来观赏,看来这年轻人真是个不知农事的书呆子。
偏偏这家伙还是个穷鬼,看来得了这五十亩地不仅发不了,还得因此破产,徐管事不是徐光启,虽然旱地没多大价值,但他对李彦“讹”去五十亩地还是非常不满,乐于看到他到处碰壁的倒霉模样。
“烟草南方有,不过我家大人尝试过,似乎并不适合北方苦寒的天气,至于马铃薯、橡胶是何物,却没有听说过,可长得好看?”徐管事只问模样,不问产量,目光戏谑地看着李彦。
李彦知道徐管事的意思,打着哈哈笑道:“好看,好看,啊,里正来了,我们这边交割吧。”
“也好,”徐管事笑了笑,心想你这么急,也不提换回水田那是最好,看你到时如何碰得头破血流。
——————
:已写到的几种蔬菜,韭黄应是明以前就有,各地传说都不一样,如天津关于韭黄的传说就在明代,而重庆可以追溯到宋代,唐代更有“细雨剪韭黄”的诗句,也有人觉得那是韭菜而已。本文张冠李戴,是春秋笔法,不过有关明朝的历史,还是会尽量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