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之藻给李彦从工部主事任上,抽调负责学院区的建设,并担任皇家格物学院的院长,因为官职品级并没有下降,李之藻对此倒是没有反对,他跟徐光启一样,都长于学术,而短于为官,由他来操办学院的事情,倒是搞得有声有色。

“举子毕竟都视科举为正途,对工学院、格物学院看不上也是正常,倒也并非都不关心,这几日观察下来,也有人经常出现在学院,打听一些时间,特别是江西有名举子,几乎都有些沉湎了!”李之藻虽然身为格物学院的院长。其实他也是觉得科举才是正途,格物一道,还是偏门。

晚明时期,重视经世致用的学者文人并不少,不过,这也并不代表他们的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譬如徐光启、李之藻都是这样,虽然本身的学术水平很高,也很重视实学。但是却依然将学而优则仕看得很重,而且都做到了不小的官。

李彦听了顿时精神一振:“哦,这举子是何人?他关心的又是什么?本官倒想认识一下。”

前面听说无人关心工学院和格物学院,李彦确实挺受打击的,没想到李之藻话风一边,竟然还有下文,还是不错的好消息,李彦马上高兴地问道。

“是一位来自江西奉新县的举人,姓宋、名应星,字长庚,下官见他与工学院的教导谈起手工生产,似乎涉猎颇广,更为难得的是,这位举子对手工生产技术,乃至格物学理论,都有较为深入的思考,甚至让教导们也觉得受益匪浅,”李之藻知道李彦对“新学”的重视,丝毫不弱于新政,故而特意关心过这位很特别的举子的情况。

“宋应星?”李彦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很熟悉,想了一会儿,才想到鼎鼎大名的《天工开物》的作者,可不就是叫宋应星!

晚明重视实学的士大夫虽然不少。但是真能够潜心研究生产技术的却也有限,徐光启是其一,而宋应星则是另外一人。

李彦对宋应星的生平知道得并不多,大致知道宋应星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虽然很早就考中了举人,但是连续许多次会试都未能高中,然后才到地方上担任县里的教谕小官,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撰写《天工开物》,以及其他一些著作。

想到《天工开物》,李彦倒想起这本书后来的命运,虽然当时即由友人出资赞助,得以刻印,不过却因为生不逢时,正好是明清换代,这本书竟然从此湮没,一直到后来在口本看到这本书,后人才知道明末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学者,这样一本奇书。

《天工开物》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李彦并不是很清楚,他知道在清代的时候,有很多书给定性为禁书,伟大的四库全书更是有个禁书目录,或许,《天工开物》也给列为禁书,给销毁了。

虽然李彦想不到《天工开物》会给列为禁书的原因,但事实就是这本书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几百年,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李彦马上让李之藻安排,他想见见宋应星,这时代能够在手工技术方面又独到见解的人并不多,正好又叫宋

应星,十之八九就是写出《天工开物》的那位。

李彦的反应,李之藻倒是并不奇怪,不过他还是很小心地提醒李彦,作为今科会试的考官之一,他似乎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私下会见今科的考生。

李彦想想觉得也对,虽然他很想见一见宋应星,这个敏感时候,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好,这样对宋应星也是好事。

不过,他还是从李之藻那里了解了一些宋应星的情况,此前已经三次参加会试,不过都未能通过,这应该是第四科了。

李彦知道,若是按照历史上的情况,宋应星这次也考不中,然后才会有《天工开物》那本书。他现在就在考虑,要怎么安排,他虽然是今科会试的考官,却不是进士科的,何况明代的科举规矩复杂,他也不想破坏规矩。

李彦倒不觉得宋应星一定要考中进士,他觉得有个位置,更能发挥宋应星的长处,还不会耽误《天工开物》的问世。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重庆老Q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简介: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其它 连载 16万字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之战争系统

大雨治水
三国之战争系统简介: 带着战争系统来到三国时代, 再牛B的大BOSS咱都不怕。 曹操:我有雄兵百万。 猪脚:咱有系统。 刘备:我乃民心所向。 猪脚:咱有系统.。 袁绍:我有河北名将....... 猪脚:都滚,咱就是要用你们的鲜血让系统茁壮地成长......
其它 连载 9万字
1840印第安重生

1840印第安重生

想不想吃西瓜
1840印第安重生简介: 马哨,中学物理老师,重生1840年的美国,成为一名阿帕奇族印第安男孩。他必须拯救自己的民族。
其它 连载 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