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敬伦在城墙上观战,东南角的小东门城楼上,黄宗汉放心不下也在观战。

看到洋人水陆并进,他也知道炮台危险了。

这时候他身边的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幕僚向他报告:“大人,南雄千总张千山请战!”

穆克德讷带领的八旗和绿营避战都来不及,竟然还有请战的。

这个南雄千总黄宗汉是知道的,柏贵为了给他请功跟自己还争执过,虽然知道这是柏贵的人,可是黄宗汉心里还是有些宽慰,说到底柏贵也是读书出身,是正经的科班进士,不是穆克德讷那样的尸位素餐的八旗权贵。

政见不合归政见不合,到了关键时候,还得靠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黄宗汉这么想着,他显然以为张千山请战是柏贵授意的。

但是他拒绝了:“这时候他能干什么?”

城外的情况已经是那样了,炮台被洋人压制住了,炮台孤悬水中,虽然有浮桥跟陆地相连,可是洋人水陆并进,此时出城去刚好跟岸上前进的洋兵短兵相接,黄宗汉认为,还是把守城池稳妥些,毕竟有城墙可以依持。

幕僚却继续道:“张千总说他可以带着马队冲一下。”

黄宗汉瞬间犹豫了一下,他虽然驳了张千山的功劳,认为张千山带兵进广州不合章程,但也承认这厮是一个悍勇之徒,上次两座炮台就是他一个人攻下来的,要是让他带着马队冲一下,能打退岸上的洋兵,华庭杰和林福祥守卫炮台也容易一些。

但是他很快就收回了这个想法,洋人紧靠江岸,滩涂、沙地太多,骑兵根本施展不开,用马队去冲,怕是要陷进去。

黄宗汉不过是一个文人,战阵一事并不精通,当然他自己未必这么认为,读书出身的文官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军事当然也知道,他们可是读过孙子兵法的。

朱敬伦却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了解的军事知识虽然不少,可是完全没有实战经验,脑子里唯一的战争记忆,也是上次跟着林福祥守卫广州的经验,但那次的经验完全是一次失败的经验,冷兵器对抗洋人的火枪大炮,大败亏输损失惨重的经验。

所以他只是观察着,分析着,却暂时不打算介入战场,第一也没人派自己去,华庭杰是自己名义上的上司,可实际上不管是华庭杰还是黄宗汉都把自己看作是柏贵的人,怕是不会自讨没趣调动自己;第二自己手下那些印度兵现在能不能用,朱敬伦心里也没底,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他不想派那些印度兵出去,一旦顺利还好,一旦遇到阻力,这些人恐怕逃的比谁都快,那样不但没好处,反而要坏事。

炮声突然停了,不但是炮台上的大炮停了,英军军舰上的大炮也停了。

原因很简单,炮台是一直被压制着,炮手们自顾自的躲避,无暇发炮,军舰停止炮击,则是因为英军登陆部队已经到了炮台附近,距离炮台不过两三百米的样子,此时开炮容易误伤自己人。

岸上的英军也行军到了距离炮台不到一里的位置,但是他们却往北移动了一些距离,占领了三界庙一带,在庙前开阔地列队,他们甚至还带了步兵炮,已经摆开了阵势,但是炮口却不是朝向炮台。

朱敬伦明白了,这只英军部队,根本就不是为了进攻炮台的,进攻炮台的是江面上那些划艇上的士兵,这些人根本就是来帮忙牵制城中援军的。一旦开始进攻炮台,城里派出援军的话,他们就会阻截。至于他们的炮兵,也绝对不会朝炮台开炮,除非他们不顾及攻打炮台的英军的性命。

炮台坐落在一个沙洲之上,叫做竹横沙,英军的划艇靠近了沙洲岸边,他们自信满满,因为去年西马糜各厘率领

艘军舰

余只划艇就敢进攻虎门炮台。在他们看来,眼前这座炮台还不如虎门炮台呢,而他们派出了

艘划艇,登陆兵力

人,没有道理拿不下来,最可能的就是他们一登陆,中国人就跑光了,就跟他们这次进攻大沽口一样。

所以他们只求速度,在最近的地方登陆,以最快的速度攻向炮台,然后战争就结束了,他们是这样想的,但可惜这一次不是上一次了,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战斗意志更高的乡勇,面对的是做好了准备的南海县和林福祥勇营。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夫

万夫

益侯
万夫简介: 曹安民,一个历史上少有记载的人物,一个宛城之战中与曹昂一起殉职的曹氏子孙。 前世青年曹鑫,就这么进入到了曹安民的身躯当中,在汉末浑浑噩噩般活了10年。 什么?再有三年自己就要死了? 什么?几天后祖父曹嵩父亲曹德就要去徐州了?就要被陶谦部下杀死了? 正当曹操与百官为老太公曹嵩大摆筵席之时,正当众文武欢声笑语的刹那,曹安民却是在宴席中突然放声大哭,并哭道:老太公(曹嵩)命不久矣。 原本只
其它 连载 133万字
系统之不屈意志

系统之不屈意志

更新中
系统之不屈意志简介: 作为一个平凡人,哪怕开了外挂! 拥有机遇,真的就能一次又一次的Bug式掌握? 面对美女,难道不会自惭形秽? 遭遇大战,心里能没压力? 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真实而又渺小的人。 他会患得患失,他会优柔寡断,他也会焦躁不安…… 但是,与之相较的,是他那不屈的意志。 “我,宁问,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留下独属于我自己的身影!”
其它 连载 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