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百一十四节夹缝的国家

国也派出了皇室成员去参加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

国皇太子朱凝华的份量足够,也得到了英国的认可。

但跟欧洲王室和贵族不一样,朱凝华此行不可能有是外交的突破意义,完全是出于礼节和表达对英国的重视,维持英关系大于取得新的外交成果。

国皇太子的伦敦之行,真正得到各国王室的认可程度,甚至还不如法国外加部长呢。

因为在一群西装革履的西方贵族群体之,一个穿着黑色锦缎长袍的国皇太子,实在是太过另类,身的衣着以及面容似乎在不断的提醒各国,“这是一个异教徒”,在这种丧礼氛围之下,人的感情颇为敏感的时候,这种隔阂感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让朱凝华跟各国王室接近,显然不现实。

但同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子的德国和俄国皇帝不一样了,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很有共同情感,感慨人世无常。

威廉二世别有用心的挑起了俄国的心结,俩人很自然的谈到了刚刚发生的瓜分西班牙殖民地一事。

国介入瓜分殖民地,在事实并没有加剧这种历史进展,但在各国的感官则完全不同,一个异教徒国家,突然站在了列强的队伍里,向白种人的生存空间伸出了手,实在是太过刺激人。

这给西方带来了强大的危机感,虽然国的步步强大,并没有像历史日本崛起那样带给西方强大的冲击,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黄种人国家打败大大的俄罗斯帝国,而国本身是一个大国,在全世界拥有相当大的知名度,所以国先后打败法国和美国,给人带去的眼前冲击并不算大,至少没有日本打败俄国那样强烈。

但是国加入瓜分殖民地则不同了,让西方人感受到瓜分世界的队伍,加进来了一个体量庞大的角色,对西方国家造成的危机感,则日本崛起要大的多。

威廉二世对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情况表达了同情,认为英国的外交政策非常有问题,宁可跟国这样的黄种人国家一起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竟然都不能容忍俄国在太平洋地区获取稳固的不冻港,威廉二世将此称之为,英国“不断关闭俄国看向世界的窗户,却又亲手为异教徒打开世界的大门”。

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俄国没有参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法国参与了,俄国碍于跟法国的同盟关系,没有发表意见。俄国对自己控制之外的土地一般也不是很看重,但不满的心理肯定是有的。

这种心理,俄国跟德国是一样的,尤其对英国一边拉拢日本,一边联合国,让俄国不能在太平洋地区随心所欲而不满。

尤其让俄国不满的是,英太平洋协定的签订,当时虽然英德、德矛盾激化,但俄国认为这份协定从长远来看,还是针对俄国的。违反了国跟法俄签订的大陆协定,他们提出了强烈抗议,但国解释这份协定只是维护和平的协定,并不是针对俄国。

俄国虽然不满,但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通,他们也不想两国关系破裂,最后只能默认了此事。其实这时候,国人已经稳定了国内政治,已经不再需要跟法俄屈以委蛇了。俄国尽管不满,也只能忍了。

但跟国的关系激化,并且确认双方迟早要爆发战争,却是俄国下的共识。

同时德俄两国在远东地区,还存在共同的利益,很快俩人在朝鲜问题达成了一致,认为应该加强俄国和德国在朝鲜的合作。德国支持俄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釜山一带的不冻港,甚至承诺愿意分出釜山海湾地区的一处港区作为俄国的军事基地,让俄国太平洋舰队,不至于在冬季无法行动。

俄国则答应在日本对釜山形成实质性威胁的时候,俄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德国一边。包括海军会跟德国釜山舰队一起行动,陆军为德国提供支持,在必要情况下,允许德国軍队通过俄国境内的铁路向远东地区快速调兵,德国则向西伯利亚大铁路提供新的信贷支持。

两国在朝鲜的合作势必引起这一地区剧烈的冲突。

威廉二世还跟西班牙加强了关系,他对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表达了同情,表示大言不惭的保证,德国绝对不允许各国非法侵占西班牙领地,一旦治安期结束,德国将毫无保留的支持西班牙收回这些殖民地。

西班牙在殖民地问题遇到英法等国的联合施压,也需要得到其他强国的支持。因此很快跟德国达成了一些协议。

威廉二世承诺,德军可以派出顾问帮助西班牙镇压殖民地起义,同时给西班牙提供一些低息贷款,帮助西班牙軍队改善装备水平。这对已经为镇压殖民地起义而花费了七亿多银元的西班牙来说,真是雪送炭,列强给的那几百万军事援助意义大多了。西班牙将对德国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商业利益提供一些优惠。

两国重申了尊重俾斯麦时期两国之间的一些秘密协定,俾斯麦当年围堵法国的政策真的太过于成功,甚至说服西班牙答应,一旦德法开战,西班牙会出兵十万,从后方攻击法国。现在西班牙承诺会继续履行这些协议。德国则保证,在西班牙与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扩张冲突,会站在西班牙一边。

显然法国参与瓜分西班牙殖民地,让西班牙跟法国的关系渐渐疏远,加西班牙在北非的摩洛哥和突尼斯等的扩张,始终跟法国矛盾激烈,地理位置让西班牙不自觉的跟德国走近。

在维多利亚葬礼,还有一个人是较突兀的,虽然穿着西式礼服,但此人的面容依然让他不可能融入西方,这是日本代表,一个亲王级别的代表。他叫依仁,曾在英国和法国留学过。

日本派人参加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目的跟国一样,都是继续维护跟英国的关系。

论起对英国的依赖,日本要远大于国。

没有得到甲午战争赔款的日本,虽然也挺了过来,国内工业发展并不慢,在生丝、茶叶领域甚至开始给国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可是国内经济很不稳定,贫富分化更为严重,尤其是没能利用甲午赔款建立金本位制,让日本经济时不时遭遇到金融震荡,有时候明明赚钱的生意,都会因为剧烈的货币汇率波动最后赔钱,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出口。

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日本并没有表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的目光紧紧盯在朝鲜身。俄国和德国在朝鲜的存在,一步步排挤着日本,尽管日本在朝鲜的利益还在扩大,但面对两国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日本担心迟早他们会被德俄排挤出朝鲜。

对国可以参与瓜分西班牙殖民地,日本的嫉妒的,甚至带有一种恨意。现在的日本朝野,虽然都很清楚俄国的威胁最大,但感情已经越来越仇视国。吞并琉球,当时的大明直接出兵日本,甲午战争,大明再次从日本嘴里夺走了胜利果实。

日本跟李鸿章并没有达成协议,可因此反而给日本国民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政府当时提出的不过是割让辽东半岛而已,可日本民间甚至认为当时日本可以夺取整个满洲,也能割让国的山东,可这一切都因为大明的介入彻底失去,他们所以仇视大明和之后的国。

西化之后的日本,已经跟传统的东亚国家渐行渐远,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已经形成,再也回不去了。

国的重新强大,给日本的影响其实最大,他们越来越感觉到被国的包围,已经不是在国际遮蔽他们那么简单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围堵,往南的琉球,往西的国大陆,留给日本的唯一空间,是向朝鲜扩张。

在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时候,日本政客不时的感慨日本是夹缝的国家,夹在大国和列强之间,南有国北有俄国,忧患意识过重的他们,甚至担心有朝一日日本会被瓜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夫

万夫

益侯
万夫简介: 曹安民,一个历史上少有记载的人物,一个宛城之战中与曹昂一起殉职的曹氏子孙。 前世青年曹鑫,就这么进入到了曹安民的身躯当中,在汉末浑浑噩噩般活了10年。 什么?再有三年自己就要死了? 什么?几天后祖父曹嵩父亲曹德就要去徐州了?就要被陶谦部下杀死了? 正当曹操与百官为老太公曹嵩大摆筵席之时,正当众文武欢声笑语的刹那,曹安民却是在宴席中突然放声大哭,并哭道:老太公(曹嵩)命不久矣。 原本只
其它 连载 133万字
系统之不屈意志

系统之不屈意志

更新中
系统之不屈意志简介: 作为一个平凡人,哪怕开了外挂! 拥有机遇,真的就能一次又一次的Bug式掌握? 面对美女,难道不会自惭形秽? 遭遇大战,心里能没压力? 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真实而又渺小的人。 他会患得患失,他会优柔寡断,他也会焦躁不安…… 但是,与之相较的,是他那不屈的意志。 “我,宁问,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留下独属于我自己的身影!”
其它 连载 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