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奂12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燕京日报”印刷分发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当老百姓拿着报纸看了看后,竟然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也能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的新闻,这世界上竟然还能有这样新奇的好东西。
虽然燕王把前一个月的报纸全部免费分发,从第二个月才开始每份报纸收取一文钱,但是仍然扭转不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大明朝的文盲比例太高,很多老百姓连书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更何况读报纸?
燕王虽然知道扫盲的重要性,但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要是一起多面开火多点出击,自己既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而且还可能多面树敌让自己疲于应付,最后什么事都做不了。
不过老百姓识字不多这个问题,暂时却被一些有着商业头脑的老板帮燕王给解决了。
各个乡镇甚至村子里的茶楼、酒店的老板,从“燕京日报”当中嗅到了商机,于是就专门雇佣人手在茶楼里、酒坊里读起了报纸,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来听。
如此一来,不但极大的拉动了店铺里的茶水、酒水销售,而且一些经济条件略微宽裕的群众,听的兴奋的时候,也直接给读报人前面的大碗里打赏了一些铜钱。
虽然每人打赏的铜钱不多,也就三文、五文的,但是贵在打赏的人多,而且这东西本来就不需要店铺老板有多大的投入,只需要花十文钱雇佣一个读报人即可,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滦平县内,一间屋子里,几个人聚在一起商议。
一个长胡须的人拿着那份“燕京日报”看了又看,最后长叹了一声,把报纸放在了桌子上。
旁边一人缓缓的说:“李兄,咱们要是再任由这‘燕京日报’散播下去,咱们在这滦平县内的地位势必将受到极大的动摇。”
那“李兄”叫做李长兴,是原来滦平县令李之荣的远房侄儿,当年他家境贫寒,读书求学时曾经受到知县李之荣的接济,这才一路考取了举人的功名。
前些天李之荣被燕王给干掉以后,李长兴虽然心里悲痛欲绝,但是面对汹涌的民心,他也知道叔叔李之荣是撞在枪口上了,况且燕王那么强势,自己还能如何?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骨子里对燕王也是充满了愤怒与仇恨,毕竟不管李之荣如何违法乱纪,但是都是他的恩人。古人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己作为一个读圣贤书的人,岂能忘恩负义?
况且尤其让李长兴愤怒的是,就算叔叔李之荣违法乱纪按罪当诛,但是叔叔的媳妇以及孩子又有何罪?又不是什么谋反重罪,竟然要牵连家人!
不过,李长兴毕竟也三十来岁了,年幼的经历让他显得十分的少年老成,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掩住内心深处的悲痛,装作没事人一般,每天照常,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但是这两天燕王的“燕京日报”流入了滦平县,让当地不少缙绅官僚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