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儿早起,刚刚从河中前线传回的一个消息促使李进忠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要在睦王的和亲使团中安插自己的眼线,而来兴儿则是他脑海里晃过的头一个人选。
据河中前线傅奕发回的军报称:叛军首领危不全闻知长安朝廷即将派出使节出使吐蕃的消息后。已派出多路人马,一方面正紧急赶往逻些城,联络吐蕃,意图以河陇间大片土地作为交换条件,诱使吐蕃出兵,形成对长安朝廷的两面夹击之势;另一方面。危不全还命人暗中纠集了一批死士,准备于半路截杀睦王,阻止长安朝廷的和亲大计。
令李进忠尤其感到气恼的是,皇帝接到这份紧急军报后,做出的第一反应竟是将刚刚调至自己麾下的五百羽林军尽数充做了睦王护卫。
种种迹象无不表明,睦王的这趟吐蕃之行对皇帝和朝廷意义非同凡响,甚至超过了皇帝对宫禁安危的关切。也许睦王从逻些城功成返京之时,空置多时的东宫就将迎来它的新主人了,&#
;&#
;&#
;.
&#
;sh&#
;&#
;联想到这一层可能性,李进忠不能不预先有所布置:
既然当今的这位皇帝心机深沉,常使他如芒在背、放心不下,他只能及早在未来的皇帝身上多下些功夫,以谋求自身的退路了。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李进忠宦海沉浮近三十年,对此有着入骨三分的体会:当年皇帝的祖父一手将自己从一个闲厩院中粗使的宦者擢拔至紫宸殿当差,可倘若自己不借助夏嬷嬷的举荐,及时攀附上了刚刚驾崩不久的先皇,绝不会有今日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而两年前,面对着张皇后的百般拉拢、试探,如果自己不是未雨绸缪,利用主持检视东宫的机会,向当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投效、示好,又何来眼下的高爵厚禄?
同时,对于选择来兴儿令其去接近未来的储君,李进忠也有着自己的一番盘算:
来兴儿出身闲厩院,与自己有同门之谊,他的机灵、大胆早在两年前自己就见识过了,更主要的是他与睦王年纪相仿,性格相近,更易于受到睦王的赏识。目下,皇帝已将靖宫重任交付给了自己,来兴儿在延英殿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已极其有限。与其让他整日守在皇帝身边无所事事,倒不如将他变做自己放长线钓大鱼的一粒鱼饵,假以时日,说不定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未完待续。
:今日三更,分别在
点,
点,
点。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只有在起点和
书城才能读到本书的正版,请自觉抵制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