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十五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汉武帝时期,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因轮台国地处西域要冲,却亲匈奴而敌视大汉,对征讨大宛的汉军后路造成严重威胁,遂被李广利所灭。

半个世纪后,轮台复国,故地改名乌垒城。宣帝时,置西域都护府,因乌垒城地控丝路要扼,正处在西域中心点上,最宜调控西域诸国,遂将都护府置于此城。

复国后的乌垒国不过一城邦小国,实力比昔日的轮台还弱,国民不过千二,胜兵不过三百,全国最高军职者不过一都尉而已。乌垒既是国都,也是唯一有廓之城,当然,西域诸国的城墙,说白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高不过寻丈,城不过双重,门不过前后,墙不过土石,连护城壕也是挖得又窄又浅,河水时常干涸,学大汉朝的筑城之法,只得一二。

西域都护府进驻乌垒城后,倒也没有大兴土木,改头换面,只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高、加深、加宽、加固。反正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西域诸国军兵的攻坚能力,都乏善可陈,对这样的防御措施,只能望城兴叹。

不过,在张放这等见惯后世高楼大厦,或者明清包砖古城墙的人来说,乌垒城,这个大汉设在西域的军事、经济、政治中心,防御不过如此,卖相更不怎么样。

远远看去,城墙低矮,不过五、六米,底层为石基,露出表面部分俱为夯土垒成。墙面在戈壁草原的烈风曝阳长年磨蚀下,已多处斑驳开裂。城墙上插着各色旗幡,旗下立着头戴赤帻,身着短襦,外罩短皮甲,下着合档裤,脚穿皮靴,手持戈韩的大汉卫士。

长风吹拂,秋草离离,远山如线,云卷云舒。

古城、戍卒、远山、古道,汇成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随着古城正东大门轰然开启,一队骑兵飞驰而出,迎向陈汤、张放一行。骑队最后,是四名持金鼓幡旗的仪仗郎,旄旗正中是一个大大的“甘”字。最后出现的,是一个骑着乌锥马,甲胄齐整,佩刀挟弓,装束严整的壮硕将领。

骑队渐近,忽分左右,一字排开,解刀按马,齐齐顿首。这是一种军中礼仪,迎接贵宾时用。

陈汤指笑道:“那便是西域都护甘君况。汤与君况相交十余年,彼此早用不上这等虚礼,这定是为迎接公子所做的准备。”

这时一个洪亮声音传来:“哪位是张公子,都护甘延寿有礼了。”

但见来者头戴平上帻,身着禅衣,下穿单袴,外罩长方形铁片串缀的连体札甲。比较醒目的是,&#

;.u

&#

;在铠甲的右披膊处,斜披着一条类似披肩的赤帛饰物,末端呈燕尾状,跟现代的绶带很像。在这条绶带上,绣着三排赤色绳结,呈倒三角形,细数有六个。

张放这一路西行,向陈汤请教了许多方方面面问题,汉代军制也是其一。认得这绶带称之为“幡”,是汉代军官专属识别标志。而绳结则相当于军阶,六个赤色绳结,为都尉一级,一目了然,便于指挥作战。

虽说人靠衣衫马靠鞍,但张放一眼看去,便觉此人一定配得上这身华丽铠甲。但见此人豹额环目,狮鼻阔口,颔下虬须根根似针,脖子几乎跟脸一样粗,胸膛厚实得将胸甲高高顶起,握着缰绳的拳头,令张放想起那句台词“你见过沙煲大的拳头没有?”

这,就是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简直就是一个小张飞嘛。

陈汤先前是怎么介绍来着?“君况乃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郎。军中演武,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既力可举鼎,又身轻如燕,十足的军中高手啊。

更难得的是,这个高手并不是那种一根筋的军人,而是相当活络,这一点,从他大张旗鼓迎接张放就可以看出来。常年驻守边关的边将如郭习之流,或许对富平侯这个概念还有点模糊,而身为皇宫禁军高级军官的甘延寿又怎会不知富平侯的权势?

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对自己的态度居然是这么低姿态?张放眯眼笑了,有戏。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舰队

大明舰队

铁血坦克兵
大明舰队简介:
其它 连载 52万字
娘子,请息怒

娘子,请息怒

娘子息怒
娘子,请息怒简介: 农学生陈初是一个淳良之人。 即便穿越回了古时,也不能改变他的淳良本色。 所以,他不会把西红柿宣传为‘可滋阴、可养颜’的玉女驻颜果高价售与无知小姐姐们。 也不会把紫长茄宣传为‘可补阳、可健体’的昆仑紫瓜高价售与渴望重返十八岁的男人们。 更不会瞒着娘子逛勾栏…… 陈初这个人,除了缺点全是优点! 本书又名《我本淳良》
其它 连载 0万字
乞活大帝

乞活大帝

蛤蟆吞地
乞活大帝简介: 我叫狗娃,我成了乞活军的储备粮,随时吃掉的陈九老头给的我名字,我没有爹爹,就算有也不愿意承认,我也不知道我娘姓甚名谁,每一个欺辱她的男人从来不会问起这些,她也从不说自己的名字,五岁的时候,我再也没与她分开,哪怕直到我死的时候……而故事就在这之后……
其它 完结 85万字
红楼贾琮

红楼贾琮

应景儿
红楼贾琮简介: 红楼即是盛世也是乱世,四大家族命运悲惨,且看贾琮逆天改命。
其它 连载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