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开办学校的想法 (第1/2页)
庄子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龙村的人口比下沙村要多一些,有近一千多人,和近四五千人的上沙村是没得比,可是比下沙村却是大多了。
他们村的小学也在前几年和下沙村一起取缔了,现在村里孩子上学不是在上沙村小学,就是送入龙泽镇实验小学。
对于下沙村来说,他们这是属于可以争取的一部分生源。
郑西村和西河村两村挨在一起,位于下沙村的西面,他们都不靠海。
其中西河村靠近白龙河的西边,在白龙河对岸就是龙泽镇,村子也有一千多人。
西河村的左下方是郑西村,两个村子差不多大,但是他更靠近下沙村。
当初镇里修了一条简易水泥路通往下沙村,其中有一条岔路就是去往郑西村的。
这几个村子,才是下沙村想重办学校必须要争取到的生源。如果再加上畲家寨的一些学生,勉强就能把架子搭起来。
虽然全部几个村子的学生加起来或许依旧不是特别多,但足以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每个年级开办两个班级。
苏静雅在会议上提出自己重办学校的建议后,
明昌和
明兵两人都是面面相觑,觉得似乎有点小题大做,浪费钱。
明义对此倒是颇为感兴趣,因为他当了那名多年的村长,太了解一个村的教育对村子展的重要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尧夫妻,在他们没回来之前,下沙村没落的仿佛一个暮年的老者,行将就木,很快就要被别的村子所合并。
可仅仅两个月时间不到,村子里就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外出打工的人也都纷纷回渔村展,每个月赚的钱比在外面打工多了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这几天
尧的渔业公司要开始工资,虽然渔船上的员工都再三缄口,但是面对家里人,难免多多少少会透露一个大概的口风。
工资虽然没有正式放下来,但是猜测到一个月加奖金估计有五万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许多村民在外面打工一年,也不一定能存到五万块钱。
因此当
尧夫妻俩都提出要重办小学的时候,
明义赞同道:“我同意你们的建议,但是就像明昌和明兵两人说的那样,我们村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以做这件事。”
尧正色道:“村长老叔,资金的问题我可以来想办法,但是有些政策方面的问题,就需要麻烦你出面了。”
明义肃容道:“你先说说需要什么?我尽最大能力去帮你办下来。”
尧沉声道:“重办小学,肯定不能放在原来的学校旧址,那里太小了,而且位于村子里,现在村里游客那么多,肯定会影响到读书的环境。”
明义点点头道:“小尧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么你觉得新校址放哪里好?”
尧说道:“村子西面的山坡上,那里有一片闲置的荒山,正好拿来建设成新校区。”
明义低头沉思片刻,回想起
尧说的地方,那里原来是种植一片果林的地方,但是下沙村靠近海边,每年台风很多,果树根本无法正常结果。
后来看不到经济效益,就没有人愿意继续伺候那些果树,任由它们荒废在那里,后来许多果树还被村民们砍回家当材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