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臣徐孚远,拜见监国。”

“起来说话。”

朱常淓坐在书案前,一边翻看着书籍,一边说道。

“启禀监国,臣此来是向监国举荐贤才。”

“嗯?难道是玉笥说的那位奇才薄珏?”

薄珏?没听说过啊,徐孚远一头雾水,想来应当是张制台又从哪里寻觅来的大才吧。

“回监国,并非薄珏,是另一位,名唤韩霖,师从前朝徐光启阁老,此人一身经世致用的本事。”

“哦?徐光启?”

朱常淓有些惊讶,急忙将手中的书册翻到了扉页,仔细瞧了瞧,果不其然,上面写着,著书者,徐光启也!

这不是巧了吗?

徐孚远这时也瞧见了潞王手中的书,正是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心中不禁一喜,看来,韩霖之才,可以大用了!

“快,请他进来!”朱常淓大喜过望,他最近偶然看到了书架上这本装订精良的书册,一名,便立刻来了兴趣。

翻开看了几页,便觉得此书不同凡响,其中,开垦、水利、荒政、田制、农器、桑蚕、牧养全部涉及。

可以说,面面俱到。

这不禁使朱常淓大为震撼,大秦曾以耕战为国策,农耕便是根本,但那时候,可没有像《农政全书》这么全面系统的总结农事技术。

韩霖被李宝引进了书房,正要行礼,却被朱常淓拦下。

“免礼,快坐!”

韩霖有些发懵,不知所措地屁股半沾椅子。

“韩先生,本王近来正好读到了徐阁老的著作,遇到些许困惑,不知先生可解否?”

“愿为监国解惑。”

朱常淓翻了翻书,他倒不是故意考校韩霖,而是真的对书中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徐阁老以为南粮北调靡费过多,应当在北方实行屯垦,大兴水利。可北方气候终不似南方,产量稀薄,当真能自给自足吗?”

朱常淓对此有些疑惑,京师一直需要通过运河转输南方漕米来维持,每年光漕运成本,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北方有着广阔的荒地,因此徐光启提出在北方进行大规模屯垦,想要以此来改变南粮北运的局面,为朝廷开源节流。

可问题就是,如果北方屯种真的能活人的话,又岂会有那么多荒地被弃而不种呢。

韩霖听罢潞王的困惑,不禁摇头一笑。

“监国一定是没有看过《甘薯疏》吧。”

“《甘薯疏》?”

韩霖点点头,随即便张口背诵起来。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

见韩霖随口就来,朱常淓确信,这位徐光启弟子应当不假。

韩霖一口气将《甘薯疏》背完。

见潞王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韩霖心头忽然热了起来。

一个能翻看《农政全书》的君王,一定不会太差。

“监国,恩师说过一句话,北薯南稻中棉花,或可一改饥寒之困局。”

“哦?这甘薯竟得徐阁老如此青睐?”

北薯南稻中棉花?朱常淓不禁心中反复默念着这句话。

“甘薯此物,耐寒耐瘠耐风雨,抗病害也冠绝诸物,且若是种植得当,产量也相当可观。”

当时,徐光启还特意在松江府进行了试种,效果十分良好。

于是他便写下了《甘薯疏》来进行宣传推广,希望能够在江南进行普遍种植,可惜......

听到甘薯的特性,朱常淓顿时喜上眉梢,就连一旁的徐孚远都睁大了眼睛,仿佛发现了什么新的宝贝。

“你的意思是,甘薯亦可在北方种植?”朱常淓满眼期待地看着韩霖问道。

“恩师作《甘薯疏》的初心,就是想告诉百姓,不要拘泥于地域限制,只要精心培育,大多数的作物都会自行适应环境。就像这甘薯,在闽地可以生长,到了松江府依然长势喜人。”韩霖语气中饱含惋惜之情,当时恩师的一片苦心,却被世人付之一笑,朝廷更是无人重视。

朱常淓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作物就像是人,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他也会慢慢适应当地的环境。

徐孚远则是想的更深,当时徐阁老的倡议无法被实践,恐怕不只是那么简单的。

若是甘薯被大面积推广种植,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局面,那不知道会损害多少人的利益,首先这江南粮仓的大户们就不会答应。

“妙哉!北薯南稻中棉花!”这句话朱常淓越想越精辟,不禁连声赞叹起来。

稻薯以充饥,棉花以御寒。

见潞王面露喜色,韩霖接着说道:“水利乃农业之本,无水则无田。北方户户引水极为困难,但集中屯垦,千户共引一池水,或为上策。”

“彩!大善!”朱常淓看着桌上的《农政全书》,此时就像是瑰宝一般闪耀,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页,对徐光启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可惜,昔人已乘黄鹤去。

“韩霖,继先师之遗愿,为百姓谋福祉,你可愿?”朱常淓直接问道。

“师弟陈子龙,也可完成恩师遗愿。”虽然看得出来,眼前的潞王俨然有中兴之志,但韩霖还是不太愿意做官。

官场,是个吃人的地方。

朱常淓笑容一滞,眼角跳动起来。

徐孚远见气氛有些尴尬,坐立难安起来。

韩霖倒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椅子上默默喝着茶。

静的针落可闻,只有朱常淓翻动书页的声音。

就连侍立在侧的李宝都担忧地看向了韩霖,心想这家伙说话就不能委婉一点,惹了监国生气,能有你的好?

“陈子龙年纪太轻,尚需磨砺一番。”朱常淓面无表情地幽幽说道。

“不知监国想让草民做什么官呢?”韩霖直言不讳道。

“工部如何?正好,此时工部只有夏允彝一人主事,他急需帮手。”朱常淓立刻说道。

夏允彝已经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开始理事,但尚缺侍郎辅佐,眼下的韩霖再适合不过了。

“眼下监国需要草民做些什么事?”韩霖直接问道。

朱常淓想了想,严肃说道:“本王要你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革新火器,第二,实践此书。”

说着,朱常淓举起了手中的《农政全书》。

“正好先从绍兴府开始试行!”朱常淓又补充道。

韩霖听罢,起身向朱常淓行大礼,朗声道:“愿为监国效命!”

朱常淓大喜,让李宝扶起了韩霖。

“稍后本王便下诏,任你为工部左侍郎,好好做,不要枉费了徐阁老的心血。”

“臣,谨遵监国命!”

徐孚远松了一口气,这韩霖,方才是在故意试探潞王,还好潞王没有计较。

随后,徐孚远与韩霖两人便一起告退。

一个时辰后,潞王的诏命送到了内阁。

姜曰广从速办理,很快,正在与徐孚远闲逛的韩霖便接到了内阁任命公文与袍服冠带。

“这也太快了吧?”韩霖惊讶道,曾经朝廷的办事效率,那真是一言难尽。

“那是自然,潞王最不喜办事拖延的,而且还说眼下国事艰难,一切政务从速从简办理,严禁推诿扯皮。”徐孚远解释道。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钢制硬币

钢制硬币

芦苇而已
钢制硬币简介: 世界大战突发,军神沙克能否战胜自己的宿敌弗雷德,两者的博弈之间究竟又有什么恩怨情仇,钢制硬币到底代表了什么?
其它 连载 13万字
帝夫

帝夫

轻歌九公子
帝夫简介: “伴君如伴虎也就算了,可若是个母老虎该怎么办?”叶千歌脸色惨白,“为了穿后的美好生活,我要逃婚。” 叶千歌一头扎进这滚滚历史中,成了皇的男人。 这是一个女强男弱,振兴夫纲的故事。
其它 连载 62万字
兴凉

兴凉

风中吐泡泡
兴凉简介: 一次见义勇为后的穿越令何涛成为了另一时空大凉王朝的岐王殿下,然而战争已经令这个昔日强大的帝国满目疮痍,民乱日炽,外戚弄权,大厦将倾,看来做个太平王爷是不可能的了。 这是一部帝王的成长史,这是一部泣血讴歌的征战史。 看烽火岁月,乱世争雄,小小少年,用真情与智谋走出一条传奇之路。 品真爱魅力,感天下兴凉!尽在《兴凉》!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其它 连载 42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简介: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其它 连载 13万字
崛起在汉末三国

崛起在汉末三国

倚楼观雨
崛起在汉末三国简介: 三国是一盘棋,我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卒子。 千万别小看我,当我跨过楚河,站在你面前,任你权势再大,地位再高,也抵不过我手里的一把刀。 给张角牵过马,给董卓当侍卫。 收郭嘉当小弟,帮孔明说姻缘。 吕布手里抢貂蝉,曹操门前夺甄宓。 什么?还有江东二乔。 等我喝口水,淹了那东吴。 这是一部充满英雄和美女,热血和激情,带着点搞笑的三国
其它 连载 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