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貌似在主战和主和的问题上,谢逸是第一个做出肯定答复,并给出相对完整应对之策的人。(百度搜索网更新最快最稳定)

朝堂衮衮诸公多少有点佩服谢逸的勇气,先前那些主战之人大都是因为涉及自身利益,或者“意气用事”。发言的也都是些不那么紧要角色,言辞也都比较宽泛,转圜的余地很大,大人们则完全是推脱之言。

但谢逸却说法如此明确,如此言之凿凿,多少有点另类。也有人觉得谢逸过于草率,宰相们都慎之又慎的大事,如此轻率真的好吗?

不过李世民却很满意,帝王与企业老板一样,他不希望员工给出各种可行不可行的说辞,他需要的是策略,是执行方案,仓皇之间,谢逸的做法让他很满意。

李二陛下的表情略微松动,问道:“谢逸,你以为出兵讨伐胜算几成?”

“大唐天威赫赫,大军至则高昌乱平。”这是史书上写明白的事情,谢逸自然不含糊,想也不想说出口后,心里顿时生出些许忐忑来,自己是个异数,蝴蝶效应已经出现,这万一……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瞬息万变,就一定能……

所以他很谨慎地补充道:“前提是必须要做好准备,另需一名骁勇将领统率兵马。”

“你可有推荐的人选?”

谢逸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问,问的如此直接,虽说明知道侯君集最为合适,却万万不敢说出口。

作臣子的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给出方案策略,但涉及用人,尤其是和武将人选有关之事,是万万不敢多嘴了。此间越俎代庖,乃是为臣大忌,更是取死之道。

谢逸心如明镜,连忙道:“臣不知兵,此等大事更不敢妄议,请陛下圣裁。”

“嗯”李世民淡淡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再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出兵讨伐高昌的事情便定了下来,显然在领土问题上,李世民不会轻易有任何让步。

只是先前有人反对。他为帝王不好先明确表态罢了。此时则不同,有侯君集和谢逸先后赞同,舆情则完全不同。

众臣也不得不默认这个事实,但对出兵一事,仍旧有些忐忑。毕竟数千里劳师远征。还要穿过戈壁沙漠,天时地利人和几乎没占到一样,想要成功似乎有些困难。

万一战败了,领兵前去的那位将领恐怕要担责问罪,此等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也不知道谁会成为这个冤大头。

再者,便是这位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谢学士了,毕竟是他首先明确建议,并给出策略的人。到时候恐怕也难逃问责吧,至少言官们已经记在心上的。

一时间,众人看谢逸的眼神也都比较古怪。

至于领兵出征的人选,一时间也难以确定,估计需要李二陛下和宰相与一众老将们仔细商议,才能有个结果。

不过谢逸仍旧看好侯君集,满朝上下,除了这位骁勇老将,谁能胜任这个艰巨任务?

此战必然会成就侯君集,但不出意外。也正是此战让他生出骄纵之心,最终走上不归路。

今日不过是讨论高昌之乱的应对之策,但谢逸有种感觉,这会是大唐储位之乱最初的开端。

李世民算是始作俑者吧。而自己也在其中推波助澜,最终的结果后怎样,谁能准确料定?

出征之事暂无定论,但谢逸提出的先派使臣前往高昌申斥鞠文的建议被采纳了。群臣对此也乐见其成,毕竟如果能和平解决最好不过,劳师远征动刀枪实在不值得。再者。先礼后兵一直是汉家王朝的一大原则。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再现昔日荣光

再现昔日荣光

上官桀骜
再现昔日荣光简介: 3018年,地球已经毁灭,军队也不复存在,为了维持宇宙的和平秩序,从而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兵种“时空兵”这个兵种是由“风云星系”第三宇宙管理会组建与管理宇宙和平而诞生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在各个时空,星系及第三宇宙的角落进行军事管理,维持住平衡从而不会再发生像地球一样的悲剧。
其它 连载 0万字
逍遥大明医

逍遥大明医

冷氏子兴
逍遥大明医简介: 隆庆新政,万历中兴。医道圣手李时珍珠玉在前,《本草纲目》横空出世,杏林如何继往开来?一间小小的医馆,坐堂的大夫还未成年,开出的药方得去别的医馆抓药,懵懂萝莉给你打针,就问你怕不怕? 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一粒就见效? 且看杏林鬼才——苏小煜如何妙手回春。
其它 连载 15万字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

剑啸寒州
铁血教皇奥古斯都简介: 玩游戏过于激动一头栽在地上把自己撞晕了,睁开眼,看见的是17世纪初的罗马,阴差阳错成了教宗国的教皇。在这个时代,光明和智慧已经降临,黑暗与愚昧并未走远。而陈枭要做的,自然是……重建罗马帝国,不想开历史倒车的P社玩家不是好教皇! ps:没玩过游戏不影响阅读。内容贴近历史,并且会尽可能的生动有趣。
其它 连载 56万字
天霸动霸李元霸

天霸动霸李元霸

花漫溪
天霸动霸李元霸简介: 劫匪李原霸魂穿隋唐成李元霸,开始一段不同的隋唐英雄传奇……
其它 连载 0万字
附身高顺

附身高顺

乌溪散人
附身高顺简介: 附身三国名将高顺,本无争霸之心,只想把妹建坞堡做个富家翁。然,大势所推。高顺踏错一步,跻身东汉帝国官场。 他满腔热血,一心革陈除弊,强亭卒禁游侠、建蒙学扩官道、筑水利兴官屯、鞭胡骑拓疆域,却不为世人所容。高顺索性反了,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开元盛世,大晋帝国由此而生。 驾崩之前,臣下皆哀,高顺却遗憾一笑曰:“悔不该兴兵创建大晋帝国焉!”
其它 完结 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