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鸟先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心而论,于二公子的娘算是疼儿子的,分给于宗远的家产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这家书铺在南平县城中最繁华的通义坊内,周围的铺子格调档次都不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黄金商圈,本县的绝品商铺。

苏泽穿越以来一直都是囊中羞涩,也没空逛过书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明朝的书店。

既然是读书人的生意,书店挂着大大的匾额,面写着“集贤堂”三个大字。

除了匾额之外,书店还挂着一个大大的字牌,书“古今名人诗词总汇”的字样,后面又有一个字牌“新书到货”。

在大明朝,开书铺是一等一的好生意,其中一个原因是大明朝卖书是免税的。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除书籍田器税,民间逋负免征。”

这免税的行当自然人人想做,但是也不是普通生意能做的,于家能拥有一间书铺,足以知道他们在南平县的地位,而于夫人将书铺贴给了小儿子,也可以看出她疼爱幼子的心。

见到于宗远之后,书铺吆喝的伙计立刻通报后面的掌柜的,苏泽则拿起书铺门前的书翻看了起来。

大明朝各地书铺卖的书主要就是三类:科举教辅书,农用技术书籍和。

苏泽拿起一本时文选刊,这是最新的科举辅导书,面刊登的就是最新的优秀八股文,类似于现代的语文作文集。

在科举昌盛的南北直隶,专门有书商会请翰林院进士写八股文,然后编成这种时文选刊,普通读书人就可以根据这些优秀范文模仿学习,提升自己八股制义的水平。

果然第一篇就是王世贞的科举文章,如今王世贞是天下文宗,是京师风头最盛的年轻读书人,又是刚刚中了进士不久。

他的文章自然对现在的科举考试最有参考性,总不能看前朝进士的科举文章吧。

不过从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以及书中的错别字数量看来,这怕不是什么书,果然翻过去一看,建阳印坊出版的。

大明朝也是有版权意识的,可虽然有版权,但是维权不易。

特别是福建拥有全国最大的书籍印刷基地,同时也是盗版基地建阳,凡是建阳出版的书,十有八九都是盗版的。

像是这本时文选刊,应该是京师有实力的出版商,花钱请王世贞这些人写的文章,然后编辑成文集出版印刷的。

而埋伏在京师的盗版书商,则购买时文选刊加紧返回建阳,然后立刻召集工匠雕版印刷,再送到各地的书店中。

有些偏远的地方,盗版书甚至比书更早的批发卖到书铺中。

大明朝的公文传递速度都比不这些盗版书商!

一看价格,二两银子,苏泽果断的放下了书。

好吧,也难怪这些盗版书商这么卖力,确实是暴利啊!

苏泽想着要不要以后也在长宁卫印盗版书,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抢劫。

苏泽又看了一圈,除了这种时文选刊之外,剩下的就是开蒙的书和各种韵书。

不过价格也都高的惊人,一本薄薄的开蒙书籍就要一两银子,不过装帧倒是精美多了,错别字也几乎没有。

这种开蒙的书一般都是花大价钱制作雕版,反正可以反复印刷,这种书肯定不能有太多的错别字,要不然就是误人子弟了。

所以虽然是盗版书,但是质量却很好。

当然,四书五经大全是没有的,那是官版印刷的书籍,不让在私人书店出售,而且朝廷也不让印。

再往里面走,就是各种工具书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明头号工具书多能鄙事,这本书据说是开国明相刘伯温所著,是一本包含了饮食、服饰、百药、农圃、牧养等许多方面的制作技能的工具书。

不过史学界都觉得刘伯温应该不会写这种书,估计署名刘伯温也是为了卖书的噱头。

除了多能鄙事之外,还有各种食谱,茶书之类的杂书,苏泽还看到了一本棋谱,大明朝的书品类还是很丰富的。

不过苏泽很快看到了更多让他无语的书。

多能鄙事新篇,新说多能鄙事,新说多能鄙事新篇,多能鄙事秘篇。

林林总总的这些书籍占据了半个书柜,不用说了,这也是盗版书商整出来的花活儿。

这种工具书往往也是需要不停迭代升级的,不过这些书基本都是写凑字数的盗版垃圾书。

比如苏泽翻开的这本多能鄙事秘篇,号称是收录了当年没有刊印的秘密篇幅,其中包含了很多不传之秘的食谱。

就算是以苏泽

的厨艺来看,这些菜谱也都是瞎编乱造的,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还有一些制作糕点的方法,完全就是瞎写的,用这种办法制作的糕点肯定卖不出去。

放下这种坑钱的垃圾书,苏泽又翻店后铺的部分。

市民文学的繁荣,也是大明朝的特色。

长宁卫这种乡下卫所没几个人识字,但是在南平县城这种地方,识字的普通百姓还是很多的。

而文风昌盛的江南地区,县城百姓的识字率甚至超过百分之十,这些庞大的识字人口自然也带来了市民文学的昌盛。

不过嘉靖时代还是市民文学的发展期,给了苏泽很大的文抄公空间。

水浒传,三国演义,老面孔了。

水浒传后传,后三国演义,又是盗版书商的花活儿。

酉阳杂俎,唐代鬼故事。

天仙奇缘?苏泽翻看很快就放下了,古代黄书。

剩下还有曲艺散集,唐诗选集之类的诗词书籍,不过数量最多的还是部分。

不过这些书价格也要比前面的书籍便宜不少,比如一本三国演义分成了十册,可以分开购买,一册定价也不过半两银子,属于普通百姓勉强也能买得起的。

就在苏泽思考自己可以文抄什么作品来赚钱的时候,后屋掌柜的终于出来。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矮胖男子,一看就非常圆滑世故的样子,见到于宗远后立刻行礼,一口一口东家东家的,让于宗远的憋着整顿店铺的那股气都泄了几分。

看到于宗远被喊了两声东家就飘了,苏泽只能感慨这位仁兄果然是冤大头。

这位姓于的掌柜的,严格的说并不是于府的仆役,而是于宗远的远亲。

掌柜的名叫于栋,十年前好不容易才接管了这家书铺,每年都能向于家贡三四十两银子,在于府的多家铺子里算是不错的。

但是于栋到底从中贪墨了多少,那就要看他这十年新购置的几十亩田来看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医

太医

佛花
太医简介: [无线征文悬赏令]一枚神秘扳指,戴上它能增加握手之人的好感度。于是,孟逸飞戴着它穿越了。 武德二年,李渊才在长安建都不到两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突厥才立了处罗可汗,时刻觊觎着初唐疆土。王世充洛阳称帝,与长安遥相对峙。窦建德大败唐军,依突厥而兴起兵。 作为一名名医之后的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天大的玩笑,怎奈王侯将相已开始招待有加。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他一个小小庶民,又如何从医工做起
其它 完结 154万字
美食与特工

美食与特工

红色间谍
美食与特工简介:
其它 连载 16万字
洪武年那些事儿

洪武年那些事儿

方紫晴
洪武年那些事儿简介: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但帝都金陵却是暗流汹涌。 郭桓贪腐,定妃刺驾,胡蓝之狱,潭王之谜……一个个惊天大案的背后,都活跃着锦衣卫的身影。 飞鱼服、绣春刀……风光无限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请看今晚的《洪武年那些事儿》!每晚8:00准时更新,方紫晴与您相约探秘之旅。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我的谍战生涯

我的谍战生涯

电芯来也
我的谍战生涯简介: 在这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一旦做出选择,则永远不能回头,要么死,要么一直往前。 就像过了河的卒子,既过河,则永不回头,至死方休
其它 连载 441万字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晚唐浮生简介: 乾符以来,天下丧乱。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正如时人描述:“荒村墓鸟树,空屋野花篱。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 这样一个混乱、血腥、黑暗的年代,放任其延续下去,毫无疑问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其它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