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求推荐,给点希望,作品一直在写,存稿很多,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新人不容易啊。)
大年二十九全体人员打扫房屋,用大量的水和抹布把房子擦的干干净净,上级还特意从南昌城买来了不少红纸剪出福字贴在大门上,对联也写了不少,虽然毛笔字都不怎么好看,只能规规矩矩的一笔一划的写正楷。
大年三十上午,领袖带着大家一起到湖边祭祖,上面写的是华夏先祖英烈六个字,没有写其他的。祭祖仪式进行了一个早上,一个班一个班的轮流到祭台前烧香祷告,领袖说过,我们华夏人最敬重祖先,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敬重祖先那我们算什么?没有祖先与天与地与人英勇拼搏奋斗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不怕牺牲,我们从哪里来?也正因为祖先一代代的往下传递着不屈的热血,所以才有着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我们为了将来能挺起胸膛做一个有理想有未来有节操的人,也更需要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潜伏在我们心底最深处,需要激发起来,并向祖先祷告,后辈子孙没有放弃祖先英烈的传承。而且不仅仅我们现在要这样祭祖,以后也要年年祭祖,并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华夏民族的威严不能丧失腐朽,而要永远的发扬光大。
祭祖完以后,下午自由活动,上面传来消息,说今晚上要办一个新年晚会,让我们这些没有家或者有家不能回的游子们一起热闹开心下,所以谁有什么拿手好戏什么的可以到时表演。唱山歌的,打鼓的,说书的,跳舞的很多,许多女兵都上了那个大大的舞台子给大家表演,把大家的手掌都拍红了。
最后上面还给大家发红包,就是压岁钱,说这是一个希望,希望来年平平安安。每个人的红包都是一样,无论是班长还是新兵,听班长说就是连长也是一样,都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银片,据说是
克重,
克是多少,大家都不清楚,反正比一两少的多。还有一起发下来的是一个铁链子,细细的,链子下面是两个相同大小贴在一起的铁牌子,每个牌子上都有着各自的姓名和人员编号。上面命令必须时时刻刻的把这个链子呆在脖子上,对了这个东西据说叫士兵牌,班长说以后打仗,要是哪个人牺牲了,到时可以凭这个牌子认尸体,并且把尸体运回来安葬。到时会修建一个大大的烈士陵墓,把所有人的士兵牌一张放到陵墓里一起享受香火,一张随着一起安葬到地下。
所有人都安葬到一起,以后每年清明节,重阳节和大年关这三天都会有人来烧香祭奠。以后大家在也不是死了后就成了孤魂野鬼一个了,也不会没有人给自己烧香了,听了这个规定后,侯南昌和其他人一样,都发誓以后死也不把这士兵牌取下来,就为了不做孤魂野鬼也必须办到。何况以后每年还有三次有人烧香祭奠,这荣耀,拿什么都换不来,这打能懂事以来,也是第一次听到有这种事情,除了在自家队伍里,哪个外人能做到?哪朝哪代能这样的关心自己的士兵?几千年来哪些战死的人不都是就直接埋在地上?估计也就将军才有个草席裹一下。组织万岁,领袖万岁,没有领袖就没有这一切的一切,要为领袖为将来拼搏奋斗。
新年结束了,工程兵连队也建立了,人数只有
人,暂时直属后勤部,归根叔指挥。花了一个月时间,在湖边年前祭祖的地方也就是码头的南边山包上建了一个大大的烈士陵墓,整体用水泥直接混成的,没用钢筋,就是用水泥和细沙加水和好了以后直接往木桩围城的模子子倒。这种施工并不难,只要用木材搭好了架子就行了,就是等混凝土干燥花了点时间。墓碑高达
.
米,横截面长
.
米,宽
.
米。碑顶半圆形,碑身则是长方体。在碑的两侧是两条浮雕出来的苍龙,龙头在上,龙尾在下,整条龙都刷满了红漆。碑的正面则是几个大字,中华英烈永垂不朽,背面是中华民族万世永存。全都是刻出来并用红漆刷上的凹体,为了防止风化雨水侵蚀,还用水泥混合粘土把整个墓碑抹了好多遍,使得表面非常的光洁。
墓碑脚下则是一个水泥围绕的水槽,水槽一米多深,宽也是一米,据说以后战时士兵的兵牌就放在这水槽里。水槽前面三尺处是一个大大的水泥香炉,周围一片全部用水泥弄了个平底,反正这山包是厚厚的花岗岩,除了表层是土,根本不怕高大沉重的墓碑会沉到地下失去平衡而坍塌。按照后世烈士陵园的样式修建完以后,让大家都眼红无比,很多人当场就说了,只要死了后能在这里受香火,哪怕战死也值了,自古以来就没一个普通士兵能死的这么光荣,就算将军也不行。
成功的用这一招收尽了手下人的心,王绍枫心中有点洋洋得意,陵墓弄好了,就要弄军校了,军校修建规模可不是陵墓能比的,毕竟陵墓说白了就一个大大的水泥柱子和一小片水泥场。而军校得需要大量的房子,包括教学楼和教学员宿舍以及操场等。
军校房子跟住处一样的简单,坚固,可靠。先是挖出了地基和下水道,地基打了有三米深,下水道则是五米深的几条长长的地道。下水道四周包括顶棚和地下,都用细沙和泥土铺了一层,然后浇灌水泥沟渠。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下水道建成这个样子,还建的这么深,其实王绍枫后世在网上看多了太多的国内城市下水道地裂的苦处。只要一下暴雨,久一点,几乎没有哪个城市不被淹起来,这就是下水道没规划好而且也很小的原因。看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即使再大雨,落到地面上也很快的流走,街道上根本积攒不起。这些都是城市建设理念的差异,国内建的都是几年后的城市,而欧美建造城市时已经考虑了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留的改造的余地很宽裕,哪像国内,其实国内这样做也正合了那些政府的心意,没关系,需要时拆迁就是了,这就是财源啊。
按说一个小小的沙洲人数有限,并不需要这样来建造,可是王绍枫想的是以后自己打下了城市,工业化建造时这些工程兵就有了经验,而不用到时还手忙脚乱容易出错。
挖好了军校地基和这段军校建筑下的下水通道后,就开始建造营房,现在不是直接一次性把下水道建好的时候,等军校主体建筑完成了,再继续开挖。反正这个小岛上自己要建设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工程兵连队的建设根本做不完,不用担心建好了营房就在那歇着了。现在工程兵连队人数太少,根本不够使用,现在都是全靠人力和简单工具,没有后世那种挖土机运渣车什么的,都是靠镐挖,铁铲掀,竹筐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