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民爵不过公乘,放长线钓大鱼! (第1/2页)
猫熊是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章民爵不过公乘,放长线钓大鱼!
两摞叠放整齐的纸抬了上来,全都裁剪的四四方方,边缘也都极其光滑平整。这两摞分别是竹纸与麻纸,竹纸成本更高,质量也同样更高些。麻纸制作简单,原材料比比皆是。但写起来会显得粗糙些,没有竹纸的触感。
“这些是何物?”
“名曰:曹纸!”
“嗯?”
叶壮不急不忙,自袖中取出份卷好的麻纸,“还请丞相过目。”
李斯轻轻颔首,将麻纸打开。当看到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清秀小字后,脸色顿时就变了。触感极其轻盈有点类似于绢帛,但与绢帛又有不同。四四方方的纸上,承字五百有余。
他打起精神,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廿八年六月辛丑朔丙午,丰邑啬夫秀敢言之……”
这份谏书又是曹秀所撰,格式极其正规,比上次进步不少。由此可见,这小子的确是有些本事,但还需好好鞭策才行。李斯是越看越惊,翻来覆去的望着麻纸,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这就是所谓的曹纸?”
“正是。”
叶壮知道这事的时候,也相当震惊。甚至还专门抽出张麻纸书写过一番,两相对比后才发现优点相当多。像他们先前以竹简书写的时候,写完后还得先等候片刻烘干,然后再将竹简卷起来。而这麻纸则不同,写完后墨迹就已渗透其中。
关键是成本还更低了,同样写五百字,竹简得要两三钱,而麻纸只需要半钱。按曹秀的说法,等今后量产了还会更低。缺点倒也有,那就是制作起来会比较费劲,没有竹简简单。同时不防水也不防火,这些也都需要注意。
“陛下有何想法?”
“进爵至五大夫,赐马车等物。”
李斯不禁蹙眉,感慨道:“自公士至公乘,民之爵也。凡民爵不过公乘,自五大夫以上,官之爵也。进爵至五大夫,未来可期!”
纸的作用,李斯已经明了。可以说,曹秀至此青史留名都不未过。凡读书写字者,皆会知晓他的名讳。为其进爵三级至五大夫,看似好像没多少赏赐,实际上却是破格赏赐了。要不然的话,只需令其爵两级至公乘即可。
就说秦国,普通黔首爵位撑死不过八级公乘。公士至公乘皆为民爵,自五大夫起可以称之为高爵。黔首若能爵至五大夫,也就有了通往勋贵高层的门票!
自商君变法始,就没几个黔首能从公士一路升至五大夫的,大部分都是止步于公乘。就好比萧何曹参二人,他们两人现在的爵位也就只是官大夫。
“赐戎马两匹,马车一乘。赏百金,美玉两对。另赐隶臣妾六。”
“唯!”
叶壮抬手作揖。
这次曹秀可真是要发了,别的钱财赏赐都是虚的,关键是爵至五大夫,这等赏赐谁瞧见了不眼红?
“官职呢?”
“先不急。”
李斯挥了挥手。
像秦国并未明确规定什么爵位,就得担任什么级别的官职。但也有其潜规则,比方说亭长,起码得是上造簪袅爵位。若想成为一县之令,最差得爵至五大夫。
而且不是说爵位到了,立马就能把官职提上去。像曹秀前不久刚当上乡啬夫,连政绩都没做出来,不可能光凭造纸术就将其提拔为郡县长吏。
当然,决定权还是在上面的人手上。皇帝一句话,曹秀就是丞相都能当。毕竟规矩是束缚底下人的,而皇帝则是制定规矩,就算破格提拔别人也没话说。
除开这些因素外,主要还是皇帝的意思。先前李斯就曾说过,为何不趁机将曹秀官职提为县令,再安排至内史咸阳就好。如此皇帝也能返回咸阳宫,也能省事不少。只不过,皇帝却有其用意。
无他,因为土豆!
土豆还有月余的时间就能成熟,届时他要亲自看看这土豆亩产几何。若是真的高产,到时候再赐爵升职,如此也是合情合理。而且,这同样也是曹秀的计划。
“另外,还有些事。”叶壮再次取出张麻纸,“此物也是曹秀所想,是工坊内用来舂纸浆的,但同时也能用作舂米。此物类似桔槔制造简单,却能省去舂米之苦。”
“嗯。”
李斯轻轻颔首。
刚刚奏疏上面也提到了踏碓,连带着作用也都有写。看过图纸后,饶是李斯都忍不住开口赞许,“还真是心思巧妙。”
曹秀虽然年幼,却擅出奇计,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比方说这踏碓,其实造法极其简单,就算他不擅匠活也能一眼看出其原理,但是却偏偏很有用。考工室内的那些大匠都该挨罚,瞧瞧人曹秀怎就这么聪明?
“老夫知道了。”
“还有一事。”
叶壮抬手作揖,将南征百越的事娓娓道来。当听到始皇帝决定暂缓南征时,李斯不禁一笑,张良这反贼来的还真是时候!
南征这事,其实秦廷也是分左右两派。像屠睢任嚣赵佗等将领,自然是巴不得赶紧南征,他们好捞军功。灭六国时,他们没捞到多少军功,只跟在后面捡了点骨头。而现在王翦父子急流勇退,蒙恬镇守北地修造长城,这可是天赐良机!
另外就是以冯去疾为首的廷臣,他们觉得天下初定,百越对秦国几乎没有威胁。眼下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没必要如此着急的发兵五十万南征百越。就算里面很多都是六国降卒充当的炮灰,但消耗的粮草也相当惊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还是皇帝力排众议,决定待东巡考察结束后,即刻发动南征。只是中途出了意外,所以耽搁到现在。
张良这反贼只是导火索而已,主要还是皇帝返老还童了。李斯追随皇帝多年,很清楚皇帝的性格。他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个千秋盛世,令目之所及尽归大秦。可现在皇帝返老还童了,自然不会再着急。
“陛下不希望因此事而使其遭受怀疑,所以就让长公子以苏子都的名义,让中郎苏角上书说明利害。”
“那长公子不就危险了?”
“并非如此。”叶壮哭笑不得道:“其一曹秀至今也未曾向长公子表明身份,其二曹秀自己说了随便长公子如何,反正皇帝不可能会同意。”
“……”
李斯愣住了。
好似瞧见曹秀那自信的模样。
只能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回完全是因为信息不对等。曹秀若知道皇帝返老还童了,想必也不会这么干。
“若是如此,曹秀必会遭反贼猜忌怀疑。”李斯皱着眉头,“那张良若如你所言,倒也是个谨小慎微之人,甚至连曹秀这救命恩人都不信。此次皇帝若暂缓南征,必会更加怀疑他,看来这也是皇帝的离间计!”
“没错。”
叶壮在旁点头。
李斯倒也不愧是丞相,这些事他都没说,但人家就自个全都猜出来了。
“可安排人跟踪张良?”
“玄鸟卫跟丢了……”
“什么?”
这么多人跟个张良,跟丢了?
“丞相有所不知,此贼对沛县周遭极其了解,做事又很谨慎。玄鸟卫若是继续跟踪,很可能会暴露,就只能放弃。”
“为何不杀了他呢?”
“他身旁跟着位力士,身强体壮能使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力大无穷,就算玄鸟卫也不是他的一合之敌。此贼还与荆楚项氏有些来往,贸然动手很可能会断了线索。昔日武成侯伐楚,楚将项燕虽被诛杀,但其后人却成功出逃,为上心腹大患。”
李斯这才颔首点头。
如此倒也说的过去,放长线钓大鱼,慢慢和他们玩。待反贼这条线摸清楚后,他们也就再无利用价值,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