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李代桃僵 (第1/2页)
方小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奇怪的是,赵正阳只字不提诏书内容,也未聊及火劫一事。
身为天下儒生的精神领袖,赵正阳的耳目通天,估计荣府昨夜的经历,连番人马向他汇报了,再说武侯家大业大,这些都是浮云。倒是与赵正阳随行的这些三四品儒士,亲眼火劫后的残垣断壁,不胜惋惜。
赵正阳和平武侯这一路叙旧,抵达侯府的未央殿。
这座大殿虽然不如皇宫气派,但隐约已有几分龙盘虎踞的霸气。
整座建筑高有十丈,所用石料,全是非常珍贵的大理石,甚至连每块砖板上,都雕刻着一个“荣”字。
望闻切听之余,赵正阳见状心中冷笑,“自古以来,敢在板砖上刻字流芳百世的,只有帝王家,连圣人都不能,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荣之隆敢行如此出格的事情,显然已经无所顾忌,正所谓儒以文乱国,侠以武犯禁……这个荣之隆倒也天不怕地不怕,非常棘手,他故意让我看到这些,一定另有深意。也罢,我且看看还有什么招数,到时候我诏书一出,一定打你个人仰马翻!”
赵正阳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来南疆,赵正阳最大的依仗并不是帝君宝剑,这种东西对平武侯来说根本没用,只能做开路之用。
赵正阳真正的绝杀是手里这份诏书,且不说这份诏书和帝君宝剑一样代表皇家威严,而是诏书的内容,就算平武侯千算万算,也会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份诏书,虽是一卷锦帛,实则是大谋略,大智慧,汇集整个翰林院计谋之精髓,对付平武侯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赵正阳之所以不急不躁,是因为现在还没到揭开圣旨的时候!
众人到了大殿后,立刻有香茶奉上,都是清一色的白梅螺。
两人一边饮茶,一边闲聊,
平武侯冷目如梭,大手一指,道,“正阳兄,我这未央殿,比起中州皇宫,气势如何?”
赵正阳道,“实不相瞒,正阳觉得,未央殿气势恢宏,有雄霸万里南疆之气。但,却少了一分雍容华贵。再者,这座建筑取材质坚硬,大部分是地底硬石,所以——殿内寒冷异常,意境凌厉,却没有仁爱温和的气息。”
两人针锋相对,初见锋芒。平武侯拿未央宫和中州皇宫相比,这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无疑是在问赵正阳,“你看我是否具备逐鹿九州的实力?”
而赵正阳何其厉害,他先扬后抑,感叹未央宫虽具铁血意志,但缺少一份仁爱万民的皇家气质。这无形中等于告诉平武侯,“将军就是将军,不要妄想与君王比肩!”
平武侯哈哈大笑,剑眉一挑,立刻回应,“敢问正阳兄,自隆来南疆十年以来,励精图治,不征任何苛捐杂税,一切军用银两物资,皆全部自筹!我荣之隆作为领头者,后面官员惧不敢贪,所以南疆反而官穷民富。在整个庆州,正阳兄可曾见到一个乞丐?这种现象和大靖内省饥荒连连,路有饿殍相比,我荣之隆实在不知正阳兄所谓仁爱,究竟又是何物?”
平武侯一语点破大靖国现在的混乱局面,由于贵族、官员们贪风已久,一旦出现重大灾荒,所拨赈灾款项几乎全部被贪污,灾民只能变成流民。
饿死人、人吃尸,人吃人的现象是,在饥荒时有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平武侯荣之隆身为首领,能以身作则,值得赵正阳赞许,他朗声道,“武侯爷确实是仁义直至,皇帝也经常以此夸赞侯爷,让他最为心安。如今这十年来,南疆不但与蛮族交火冲突,牵制了敌人对靖国中原的威胁,南疆在侯爷的治理下,还成为大靖国最富庶的地方,此番功绩,足以担当【仁义】二字。”
“哈哈,正阳兄,你也是豁达之人,现在皇帝好像对我意见很大,不知正阳兄手中的诏书,又是何意?”
赵正阳示意下,那七八个随从离开了未央殿。
目送众多随从离开,赵正阳这才悠悠说到,“武侯爷,你有贵族爵位,不用跪下接旨。这个圣旨另有深意,你自己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