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金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练内脏,通四境之前首要练出全身大筋。拳术里所谓的筋,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方面是指肌肉、肌腱、韧带,锻炼修行可强壮力气,联络形体,有生发劲力之妙,人日常运动就可锻炼到的就是此筋;另一方面,则是指皮下静脉,拳术中所说筋似游龙,便是指皮下静脉被炼得粗壮强韧,一发力使劲,推动气血,静脉便膨胀显出青黑颜色,浮于体表,随劲力流转而动,似龙在游行。
两个意思中,前者只是外功,人为**凡胎,以生物科学观点来看,即便皮肉练的再强大,人的细胞也不可能从碳水化合物变成金刚石。针一刺就穿,刀一划便破,任是有千钧之力,别人人手一把利刃一通乱砍,也能把你砍成个血人,只有开始涉及到内家拳法的后者,才是可以肉身抗衡兵刃的众妙之门。
肌肉虽可生发劲力,却总需要血液传输养分来作生发之源,静脉遍布全身,搬运气血,行的正是此职责,将静脉炼得粗壮强大,搬运的气血更多,营养更足,就能使肌肉群获得更充足的能量来生发劲力,打出更强的力道。
到得后来通四境,神经敏锐,可观想内视,这强壮的静脉便如蔓延至身体任一细微处的感官触手,任何有脉络攀附的内脏组织,每一次蠕动,都会被通了四境,神经敏感的拳师感受到,其后舌生津养胃,促使胃部鼓动,感受以何种韵律蠕动锻炼效果最佳,乃至发劲力对内脏锤炼。以及胃部练成之后扩展向其它内脏组织,都需要依靠到静脉,静脉不强大,什么都不成。
别的拳师修炼出大筋,就开始慢慢打熬筋肉,一直到筋似游龙而动,壮大到极点,每一次发力皮肤都有道道青黑颜色如斑纹浮现,才算功成,这其间,少说也得几年时间。
但林同书却不一样,他体内有系统存在,除了“境界”这种对拳术的感悟不能一蹴而就,其他比如锻炼大筋,强壮身体,只要升级后属性提升就可以做到,大大缩短了修行时间,即便是通四境这种有些类似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结合的东西,待他属性提升,身体素质更强时,也能更快练成。
而一待此境界悟通。琢磨到劲力锤炼腑脏的法门奥妙,他就能通过加“拳脚精通”,自然而然地把所有内脏都练个通透,若熟练度足够,甚至能一举推到气血如汞的顶峰境界。
这中间,不知比别的拳师省下多少打熬功夫,节约多少时间。
一旦内脏强大到每次鼓动,气血都发出铅汞之音,一直制约他的体力弱点,便不复存在。
到得气血如汞境界的大拳师,每一次心脏鼓动,都可搬运巨量血液,所产生的热量生生不息,体力充沛的极为骇人,就如传说中的千里马一般,可不吃不喝全力奔行千里而不气衰,上次与林同书对敌的钢炮,如果不是最后关头一招输势,被压到下风,情急之下呼唤疾风支援,却导致疾风骤然被杀,从而乱了心神,否则,刚猛不可持久,只要他能冷静的以自己的充沛体力,支撑住一通连环炮猛攻,待林同书提到颠峰的气势再次沉淀,气息衰竭,转败为胜只是转手间事。
只可惜。终究是一招错,满盘皆输。
破败的园林内,杂草丛生,几方青石错乱摆放着,被苔藓与藤蔓腐蚀的痕迹遍布其上,几株大树伫立院墙一边,凌晨偶尔有冷风吹拂时,那棵棵枯黄草头摇摆,叶屑凋零,落叶飘转间衬着园内破败的景色,越发显得寂寥萧索。
但就在这萧索中,园内某些阴暗处,前天小雪刚过还未及化去的片片银装,不知什么鸟儿衔来的麦子,所发的青嫩麦苗,顽强地顶破积雪,于白霜中绽放一缕葱绿,随风摇曳,竟使这园内在萧索中生出一种虽微弱,却无法忽视的勃勃生机来。
白白安静地蹲在一方大青石上,默默看着不远树下,正扎马而立,不断吞咽津液。腹发雷鸣之音的林同书。
他已经这样站着很长时间了,自从几天前他说什么要辟谷养胃,开始不吃不喝,就天天到这个园子里来,每次一站就站很长时间,总是不断蠕动嘴巴,不断吞咽,腹中似鼓在敲动,闷雷阵阵。
这样长时间的辟谷,即便每天都会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营养的流质食物,但少年还是飞快地瘦了下来。颧骨高突,眼窝深陷,面上皮肤也因为营养缺乏而变作焦黄颜色,但不知为什么,即便瘦成这样,他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不见丝毫衰减,反而沉凝内蕴,就如他腹部不断发出的闷雷声一样,虽然声音微弱暗哑,却仿佛是云层酝酿惊雷的前奏,待积蓄已满时,必然炸出个惊天霹雳,振聋发聩。
女孩不明白这是怎样的变化,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守在旁边,静静听着那雷音越来越快,恍惚间,即便并不懂拳术,但她也知道,似乎,已经快了!
此时的林同书,却没那许多想法,他只是默默扎马而立,不断翻搅舌根,颌下肌肉一弹一崩,劲力鼓荡,似针似电,不断锻炼着舌根,刺激唾液分泌,随后吞咽下去,静脉反馈来的微弱震动感被四境收集,以观想法在脑内形成一副副动态的,好像黑白电影一样的画面。
不断吞咽,不断摸索,直到找出最适合锤炼的规律。
虽然他身体静如死水,但全身的劲力却早已被调转搬运起来,每发现一种规律。便腹部猛然收缩、膨胀,发劲一炸,雷声滚滚。
常人如此勃发劲力,以劲刺激舌根,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以劲炸腑脏锤炼其肉,必然心力疲惫。味多则扰神,心疲则意乱,致使幻象丛生,干扰人注意力,在道家里这种情况叫做心魔,此魔并非神话传说中生啖人肉的邪恶生物,而是会扰乱人心智的幻想。
通舌境最难的便是这一点,不断的发劲摸索,精神紧绷,时间长了必然憔悴疲惫,若有一个恍惚,忽略了锻炼的最佳蠕动规律还是小事,内脏脆弱,发劲去炸时本身就要不断调整劲力强弱,避免伤了内脏,若被幻想吸引去心神,陡然疏忽了调整劲力,立时便是腑脏碎裂,生命消亡的下场。
但林同书却不同,不说他本来心志坚定,自小苦练早已培养出大毅力,不惧外物干扰,只是系统赠送的“奥术灵光”技能,就使他在一切色香味触前冷静自若,心静如一。
这是他的优势,而依靠着这优势,在着手修炼之前,他还向郁宏请教了一番关于锤炼内脏,壮大气血的窍门,无论那个颓废大叔多么没有形象,他也终究是个大拳师,早已进入气血如汞境界,稍微指点一番,说说心得的资格还是有的。
待问到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对舌境的理解有些错误,准确来说,通舌境并非如他之前所设想的那样,只是为产生津液,为修行胃脏作铺垫。中医中认为舌乃胃之根、心之苗,就像人吃东西,若舌头感觉到的味道极好,便会胃口大开,心情舒畅,虽然这牵涉到意识形态的种种变化,但也是生理上的直接反应。
舌好则胃开,吃得更多,营养更足,心自强健,反之却是胃气弱,心病舌不转。
对拳术而言,通舌境,其实就是锤炼心、胃的第一步,舌通则胃通,胃通则心通,其后则是肠肝脾肺肾胆,直至雷音入髓,强化造血功能,使拳师脱胎换骨,潜力进一步增强,真正进入上层武学境界的门扉。
依靠着郁宏的指点,从头梳理了对拳术认知的林同书,闭目凝神,一片黑暗的眼前,隐约间有一副副图画浮现出来,期间也夹杂一些纷乱的意念,那是由数种强烈的味觉结合,与多天辟谷身体传出的饥饿感,以及不断发劲的疲惫所混合一起产生的幻象。
对这些幻象,他不闻不问,虽然幻象丛生,身体内劲力一炸一鼓,动荡激烈,但他的心境却如一潭死水,毫无一丝波动,只是全力收集着每次吞咽,静脉传来的微弱震感,不断完善那一副副观想图片,随着腹中雷音越来越急,他的心却越显沉静了,注意力全集中在摸索与发劲上,再无一丝杂念。
在这样不断的摸索与观想完善中,时间渐渐走过,远方天际一束光芒,终于在片片火云环绕下,冲破无垠海面,穿透那栋栋高楼缝隙,将一束金黄颜色投射过来。
天地间,陡然亮堂起来。
也在这一瞬间,一直静立树下的林同书,忽然动了。
“啪!”
阳光投射到园内的刹那,林同书忽然收步长身立起,随手一拳甩出,如鞭炮炸响,全身一直运转不休的劲力,顿时由内蕴转蓬勃,由静化动,劲风乍起,呼呼鼓荡,仿若随日光奔腾而起的海浪狂风。
呼呼,呼呼
他身形在原地不断闪动、跳跃,形意各形随手而动,每一拳击出都罡风呼啸,肌肉弹动,骨骼揉搓间,时而虎吼,时而猿啼,时而龙吟,时而鹰啸,乃及蛇咝、马咴、熊咆、燕鸣鹞咻,一招招或刚猛或绵软的拳术使来,打得空气连连爆炸,圈圈气流扩散。
这种虎吼、猿啼、龙吟、熊咆、马咴声中,他口中依旧在不断吞咽,小腹下下鼓起,发出声声轰鸣,这轰隆隆的声音就像阴云里滚雷在相互激荡,迸发、酝酿。
天雷滚滚,虎啸龙吟。
配合着朝阳冉冉升起,就仿佛大森林里,随着阳光遍洒,所有动物都从睡眠中清醒,出巢奔跑跳跃,一时间,这破败的园林内陡然热闹起来,到处皆是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