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四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方一亮,云阳圣女便已嚷着来找白如霜。
“娘”云阳圣女还未进的门来,便已听到让人浑身都能发酥的声音。
“娘,昨夜我打发追魂去办事,岂料那厮一夜都不曾回禀于我,他怎敢如此怠慢,娘你要帮我教训他。”说话之人自是云阳宗的圣女,便是那使鞭的少女。
“子陌,怎地又来胡闹。”回话的自是白如霜,原来云阳圣女唤作尹子陌便是。
这会的白如霜又变成了慈母一般,再无昨夜的阴毒。
“赶紧回去,娘还还要赶着研习一本谱子。”
白如霜平日没有旁的嗜好,只是酷爱琴曲,整日里便是搜罗一些古曲拿来弹奏。
“我不走,今日你若不找来追魂还我个公道我就不走。”尹子陌扭捏着身子,整个人都充满了少女的青春气息。
“子陌,兴许是你爹派了追魂去有公干,明日我再与你挑上一名护卫便是,休要再胡闹!”
尹子陌却说道:“娘你休要哄骗于我,我爹手下恁多弟子,怎的偏要支走追魂,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了?”
白如霜早已想到追魂失踪,尹子陌定来寻自己,故而她心里已经另有盘算。
当下便说道:“子陌休要在与娘来纠缠了,这样吧娘准你外出游历你看怎样?”
尹子陌一听准她外出游历,这可是求了几年都没准的事。
自曾五年前随青竹姑姑去了一趟崆峒山,便再也没有出过云阳宗了。就算自己整日里吵闹,爹,娘还有君父也不曾应允自己外出游历,今日可不知为何,自己没提这事确实娘亲先松了口。
尹子陌口中的君父非是尹天霸,而是尹君正,子陌打小便喊他做君父,显得更是亲近,要不怎么说尹君正格外的喜欢这个侄女。
一听有这等好事,尹子陌早已将追魂和那青衣丫头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再看尹子陌,直像兔子一般蹦着走的,临出门还不忘说了一句:“娘,子陌今日便出城去了,你同我爹爹去讲吧,省下啰嗦好多话。”说着已然一路跑远了。
白如霜低声自语道:“如若子陌出了云阳,那便借护佑子陌之名,正大光明派人去寻徐达那匹夫,我倒要看看你们怎的逃出我的掌心!”此女端的心机深沉,必要之时连自己女儿都能当作棋子。
徐大先生带着莺莺及张员外半晌都不曾耽搁,出了金天门,直上了栖云山。
张员外竟犹自没有醒转的迹象,等的莺莺有些着急了问道:“爹,师哥怎地还不醒,这都三个时辰了。”
徐大先生回道:“你师哥受伤不轻,本就失血过多,自然需要休息,加之又服了咱寒溟谷的寒玉丹,怎的也得七八个时辰才能醒过来,休要担心。
为今之计是咱们先寻个地方安顿下来,待你师哥养好伤,咱们再寻得你二姑姑所言的落霞谷,先追查你小师弟志安的的踪迹方是当务之急。”
栖云山南三百余里有峻岭,曰崆峒山。山上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
崆峒山上有道观名‘玄清’,玄清观渊源流长,此观与栖云山的云阳宗成犄角之势,两家素来交好,江湖上说的好:“云阳玄清,手足相依!”
二门派几百年间也都是相互呼应,同气连枝!玄清观传承至今也有三百余载,如今掌门真人道号‘无为’,自有‘无中自有为,有为自无为’之意。
无为掌门练气御剑,‘仙渡剑诀’独步天下,已然修至以气御剑的天人之境。
传闻玄清观开派祖师乃一书生,家境贫寒,住崆峒山脚。其父乃一樵夫砍柴供其苦读,自有望子成龙之意,但这书生却屡试不中。
这日书生落地,自觉无望,便与其父争执不休。书生心灰意冷之下,便进了崆峒山,决意就此隐与山野之中。
但入得山中却得遇两仙人论剑,他便藏于山石之后观之。但见二仙以气御剑,凌空飞行,好不威风。
书生自瞧的兴起,突然却有横风吹来,直是飞沙走石,土木横飞。
一时间天昏地暗,那书生眼一闭,竟然昏了过去。等他醒来,再看怀中竟有一剑,一卷。
卷中有言:“你我即有比福缘,便赠你仙渡剑诀一册,上清宝剑一柄。望你珍之,习成之后自当开宗立派造福苍生。”
那书生怀揣宝剑秘籍如获至宝,下的山来,熟知早已物是人非,他家中老父却已早亡,家室已然破败。
兀自方知自己这一去竟是五十又三年,书生竟是误入仙境。
有道是:“仙界方一日世上已百年。”想的此处书生大哭一场。
看到怀中仙册,便回折回崆峒,自此开宗立派受书育人,保得一方平安,使得周边百姓免受流寇山贼,战乱纷争之扰,这也便是玄清观立派之始。
玄清观的立派之说,武林之中无人不晓,但众人却多将这说法,当成是玄清观立派师祖的束众噱头而已。
可也并非皆是妄言,最起码玄清观的仙渡剑诀,以气驭剑的法门确是独一无二。
玄清观传至如今的无为观主已是第三代传人,无为真人座下四大弟子,全派上下三百余人,可谓鼎旺,武林之中名号也是泰山北斗一般。
玄清观虽大却从不做那以大欺小,强取豪夺的勾当。而是除奸扶弱,主持公道,备受推崇,着实保得了一方安平。
其‘仙渡剑诀’也是天下闻名,武林中数的上名号的武功绝学。
崆峒山上除了玄清观便属‘落剑坡’有些说头,何为落剑坡?单看字意好像是说此地乃是落剑之处。
相传:“当年玄清观开派祖师得‘仙渡剑诀’后至崆峒山开宗立派。
当时得的不止是仙渡剑诀,却还有一柄仙人所赠的上清宝剑。
据玄清观开派祖师所言,上清剑乃当年仙人所赠,而建派之后却又有一柄玄剑从天而至,而这柄玄剑落剑之处便就是落剑坡。
当年开山立派之初,玄清观本不叫此名,是叫做三清观。
可有一日天光乍现,雷声隆隆,便见一物打南天径直飞来,从天而降。
待的有三清观弟子赶去,却见有一柄黝黑的宝剑落到半山坡上,落剑之处便是如今的‘落剑坡’,落剑坡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众弟子待祖师来看,所降之物确是一柄宝剑。但此剑怪的紧,又似剑非剑,竟是中空无柄,剑长三尺又三寸,乃是一柄巨剑。
待将此物取回三清观,才发现此剑身之上刻有个‘玄’字,玄清观祖师忙取出清剑来比。清剑二尺三寸,剑身之上刻有一个清字,此剑却三尺三寸,方比清剑长了一尺。
更加神乎其神的却是,清剑剑身方好能镶入玄剑中空之处,便能合成一柄三尺三寸长的巨剑,完美无瑕。
开山祖师只当天地感念自己开宗立派,而又赠玄剑,自此之后便将三清观改为玄清观,延续至今,香火鼎旺!故而世人皆以为玄清剑乃一柄宝剑,实则不然”
崆峒山,玄清观,入夜已深,但见一小道鬼鬼祟祟打道旁的的草丛中钻出,行迹颇为可疑。
小道身型不算高大,不胖不瘦,左顾右盼,颇为猥琐。
待这小道,见的周边并无旁人,方自打草丛中拿出一油布包,包中竟有肉香传出。
玄清观所修乃仙道,不忌酒肉,不忌嫁娶,但此时深更半夜的,这小道又是鬼鬼祟祟,只怕这酒肉来路定也不正。
小道兀自嘀咕道:“老祖莫怪,弟子偷盗,全赖家师,只是师父他老人家着实逼得太紧,如若还不将酒肉带于他老人家,定有小子好受。老祖要怪,怪我师父便是,与弟子实在无干。”这几句说的倒是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