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三分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石堡城的历史,石堡城的东面,就是“天下富庶无出其右”的陇西郡,是丝绸之路上灯红酒绿的喧嚣,是歌舞升平的繁华。盛唐灿烂的画卷里,石堡城它是支撑起西北大地的支架。它的西南面就是自松赞干布以后,如滚雪球一样崛起的吐蕃。
石堡城,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唐蕃双方争夺的焦点,从唐朝高宗开始,至唐朝开元时代,唐蕃之间围绕着石堡城发生的大规模争夺战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河,不计代价。
当然要不计代价了,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为东进的跳板,继而挥师陇西,将富庶的河陇平原尽收囊中。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对陇西平原的渗透和入侵。既是兵家必争,纵是血沃沙场,仿佛也不能说是错误。所以,当年轻时代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结束了中宗睿宗两朝纷乱的局面,开始励精图治的开元盛世时,他的眼睛同样盯向了正被吐蕃侵占的石堡城。拿下它,就可以打出大唐的和平。
于是就有了朔方节度使李祎导演的那一场远征突袭战,唐军集中精锐骑兵,星夜兼程杀至石堡城,一场突然的袭击,令这座沦陷数十年的边陲重镇重归大唐怀抱。消息一出,吐蕃举国震撼,慌忙遣使通好,而开元盛世的文治武功,也自此达到了顶点。
唐玄宗高兴了,石堡城,真是一个给大唐长面子的地方。
然后就是从大唐开元至天宝年间数十年的承平局面,国富民强,四夷拜服,一个荣光万丈的大唐赫赫屹立在地球的东端,然而在辉煌的阴影下,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石堡城又丢了!
原来吐蕃人也来了一次故伎重演,用一个漂亮的奇袭,再次夺回了石堡城。这已经是开元二十九年的事了,距离唐朝上一次收复石堡城,整整过去了十三年。丢了怎么办?打回来就是了。像上次一样再搞奇袭吗?不可能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不过用了一次,这样的花招,人家早就学乖了看透了,那怎么办?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
为了拿下石堡城,唐玄宗大手一挥,换将。换来了一个在当时大唐军最狠的人。
谁知道这个最狠的人,纵马在陇西防线上转了一圈,然后又在地图前掌灯研究了几个晚上,终于抬起头来,很冷静的说:拉锯,没必要。
这个人,就是身兼大唐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彼时盛唐将星里的头号人物:王忠嗣。
以一个老将军戎马半生的阅历,以一个军人超越官位和杀伐的责任心,王忠嗣终于看到了那隐藏在石堡城背后的真相:要巩固西部边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多少年来,无数边陲猛将都没看明白这个局,王忠嗣看出来了,看得精。
他看到石堡城固然地势险要,万夫莫开,但是遏制吐蕃攻势的最关键的事情是要在整个战场对峙的局面下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控制最能够遏制敌人的区域。多少年来,唐朝和吐蕃都在钻石堡城这个牛角尖,现在,该跳出来了。
于是王忠嗣跳出来了,出击,唐军经过周密部署,发动了旨在打击吐蕃西线精锐的积石山之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唐军重创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积石山区域。然后是固防,沿积石山一线,唐军修筑了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西北的防御被连成了一线。至此,石堡城的战略位置,已经没有这么重要了。
用最小的代价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达到守卫边陲的目的。这就是王忠嗣的觉悟,超越了用鲜血染红了顶戴花翎的觉悟。
大功告成,有觉悟的王忠嗣喜滋滋的写工作报告,喜滋滋的回到京城找唐玄宗汇报,谁知却看到了唐玄宗一张冷若冰霜的脸:石堡城怎么还不打?
还打?王忠嗣呆了,费尽口水解释了半天:现在整个西北防线已然成形,石堡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打这个地方会牺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