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月底,夏钧成立了‘汉民党’。

所谓‘汉民党’是一个为了贯彻夏钧独裁意志而成立的党派,此时的夏钧已经开始考虑辛亥革命后的事情了。

这个年代很多有识之士都是革命党的人,为了不被革命党同化,夏钧成立了汉民党。

成立之初,汉民党的主要党员就是六十多名招募到的文人,近一个月来,不断有文人被吸纳进保安团。

夏钧为了更好的管理他们,更好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成立一个党派是很有必要的。

他自任汉民党主席,而汉民党副主席,无人担任。

张四狗这个情报部长,如今表现得可谓就像是忠实无比的狗,因此被夏钧任命为‘汉民党宣传部副主任’。

而游正斌则被任命为‘宣传部主任’,游正斌其人倒是没有什么文人的傲气,更多的是为了生活。

儒家文人已经没有合法地位,游正斌也很听夏钧的话,但就洗脑能力来说,游正斌的作用还是比不上张四狗的。

因为张四狗不仅听话,而且无耻。效忠夏钧的口号一天一个变,然而这口号很多都是夏钧教他的,而对于游正斌,夏钧却不好对他说这些东西。

“我们要始终团结在夏钧同志身边,只有建立以夏钧同志为领导核心的民族复兴团队,才能使大汉民族走向辉煌……”

“我党的核心宗旨即在复兴民族,我们搞的不是暴力革命,而是手段柔和的复兴,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在复兴中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要遵循主席的意志,努力贯彻主席的思想……”

张四狗天天都有口号喊出,张四狗负责喊口号,游正斌则负责拿出实际来说服党内的那些文人。

最有说服力的无疑是保安团的武力有多强大,及保安团拥有的高产作物,以及在西乡搞的自治制度。

宣扬保安团的强大,是为了坚定党员的信心,高产作物同样可以提高党员的信心以及认同感,而最能增强认同感的就是自治制度。

而夏钧则负责加强他们的民族思想,夏钧花了好长的时间在系统资料里买了许多短片,然后做成了三个军教片。

分别是《大汉民族的形成》、《大汉民族的辉煌》、《大汉民族的血泪与衰落》,这三个军教片不仅给士兵们看,也给那些文人看。

在各种手段下,保安团内部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统一与加强,凝聚力也提高了一大截。

夏钧所需的教导团也编成了,教导团负责监督军队内的军纪,以及统计战果,并且要给士兵加强思想教育,也要帮他们解决烦恼。

电报培训班也建立了起来,张四狗从建宁府衙门里重金挖来了三个电报员,电报培训班很快就搞起来了。

电报也没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只要会收,会发,对着密码本把意思弄出来就行。

夏钧在系统中兑换了一个大功率的无线电台,把这个无线电台收发装置安装到了西乡最高峰——攀天岩上面,然后用线接到龙村去。

这个无线电台不仅可以为电报机服务,还可以用来建设广播。

同时夏钧开始架设电话线,电话线也不是太长,只是覆盖西乡的数个哨所而已,不过电台和电话的架设,还是花掉了夏钧将近五千点积分。

这些设施都是夏钧从兑换平台直接雇佣技术人员架设的,架设速度非常快,这让夏钧很满意。

而能源方面,西乡只能靠水电了。

根据平台的工程一栏显示,西乡可以建立

座小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可以达到

千瓦时。

夏钧话了

点积分,在龙井头修建了一座装机容量

千瓦的超小型水电站,又雇佣技术人员架设好电线,这座超小型的水电站已经足够当前所需的电量了。

保安团的通信,以及用电方面基本上解决了,教导团那边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而在士兵训练上,夏钧则轻松了许多。

虽然招募了

人进团,但夏钧的保安团已经成立了将近三个月了,林成贵他们那些排长班长也能帮衬着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这就解决了很多原本需要夏钧来做的事情,因此夏钧轻松得多了。

新招募进团的

人被编成了三个连,每个连有三个步兵排,同时还有一个炊事班,一个机枪班(配备两挺机枪),两名侦察兵,两名通讯兵,加上两名正副连长,六名正副排长,一个连的标准人数是

人,正好

人。

夏钧原先的那个连被编为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多面谍王

多面谍王

墨老黑
多面谍王简介: 在那个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一个只求自保的小市民,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特工,为了活命,他开始戴着面具游走于各色人群当中,最终成长为谍战中的传奇王者,却无人知晓他的真正身份……
其它 连载 54万字
轶于军旅

轶于军旅

泽今文否
轶于军旅简介: 轶,原意为超车,引申为超越,也可解为失散,或突击。 老爷子给我取这名儿,期许我能有超越前人之精神是没错,你这劳什子心愿系统听风就是雨,拿着鸡毛当令剑就不对了吧? 把我扔到异世界当兵,还不完成任务就不让回家?谁惯的你? 什么?士兵突击?伪装者?狙击生死线? 听起来倒是有点东西,可是你能不能搞搞清楚再行动,这些世界都不是一个画风啊!
其它 连载 11万字
民国元年

民国元年

金峙屿
民国元年简介: 民国,是一个纷乱而饱满的时代,在它短短几十年的大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厕身其间!本文主人公方云奇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方云奇并非出身名门,从小亦历经心酸,却因某种机缘,来到当时最高领袖身边工作。七七事变后,他主动请求赴抗倭战场,击杀倭寇。方云奇的战术灵动飘逸,毒辣刁钻,却又大气磅磗,杀得倭寇鬼哭狼嚎。战后,山河破碎,红颜凋零,方云奇退避空门,然红尘滚滚,空门不空...... 这是一
其它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