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破弟弟 (第1/2页)
醉酒千杯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经下午两点多了,除了早晨着急忙慌喝了碗蘑菇汤,陆遥到现在还水米未进呢。
从方达中药出来,他就近找家面馆,要了碗拉面,倒点辣椒,再来两个茶蛋,吃的满头大汗的。
一顿饭下来,花了三块钱,陆遥不由感叹现在的物价真低,在
年,吃同样的东西,没有八块钱是出不了门的。
到商店花两块五买了盒黄美登,陆遥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烟盒以黄颜色为主,配上红色的
,整个包装简洁大气,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满满的熟悉味道啊!
黄美登、白三塔、红吉庆,这三款低价香烟,后来相继停产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可是大受低端烟民欢迎的,名副其实的三“贱”客。
前世的陆遥,参加工作后,还抽了很长时间黄美登,那时主要是图它价格便宜,烟也好抽,这种烟入口醇厚,有劲儿,口感上应该不输后来的二十元档烟了。
黄美登停产后,陆遥对它仍然念念不忘,到各地出差的时候,总喜欢到一些烟店,找找以前这些老烟,不过可惜,总是失望而回。
醒来后,他就想去买一盒抽,不过那时囊中羞涩,也只能干挺着,现在终于得偿所愿,这也算是重生后第一个福利吧。
刚才那一麻袋山槐根卖了六十三块钱,自己手头上终于宽绰了点。
不是他愿意斤斤计较,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他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要怪也只能怪他太穷了。
深深吸一口烟,眯眼品味一会,陆遥不知想起什么,笑了起来,轻声嘀咕道:
“哥抽的不是烟,是怀念。”
坐客车返回去,到老杜那拿了自行车,看看快五点了,陆遥骑着车子晃悠到十二中门口,等陆想放学。
七月份的天,快五点了,还是热得要命,陆遥找个阴凉地方坐下,心里盘算着山槐根的买卖到底怎么开始。
在县城打印传单时,他让那位女店员把收购价格那一栏空出来了,一是不想让张海涛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二是他也没最终确定价格。
回来这一路上,陆遥考虑了很久,最终把收购价定在六毛钱,比前世的时候高出一毛。
一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大家尽快上山去挖药材,最主要的,他也不知道前世时,别的乡镇有没有人同样在收山槐根。
即使有,肯定也是找类似自己这样的当地人来做,可是别人未必能从药材商手里拿到这么高的价格,陆遥估计张海涛一开始给的五毛钱价格,应该就是市场上的普遍收购价了,毕竟,前世他们就是用这个价格收购的。
这个年代,在农村,类似这样的大宗买卖,其实还是买方市场,村民们卖东西难,老客来的少,中间人敢跟老客要价的,基本没有,要不是陆遥掐准了张海涛命脉,他也拿不到什么好价钱。
就算碰到能谈价的,估计顶了天也就七毛钱,现在自己定六毛,就把潜在竞争对手利润空间压榨到一毛钱,如果这一毛钱还要承担运费,那就是白玩了。
万一真有人拿到和自己同等的条件,甚至更好的,他就只能再找张海涛协商了,毕竟这已经牵涉到多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是他一个二道贩子能独力应付的。
目前的形势,方达抢在了别家公司前面,而陆遥抢在了别的二道贩子前面,所以他下手一定要快。
不过陆遥眼下有一个致命弱点,他没有本钱。
没本钱只好赊账,那就只能先从桃树沟开始,毕竟一个村的,彼此都熟悉,到了外村人生地不熟,人家也不可能相信你。
赊账的价格要高一点,他初步定在六毛五,这也是当地的潜规则,你不能给人现钱,就必须把价格抬一抬,不过不能抬得太高,不然等以后全部恢复六毛了,别人会觉得你从他身上赚得太多。
一个村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别为点钱弄得不合适。
放学铃声响了,从各个教室里闪电般窜出一道道背着书包的身影,一会功夫,操场上就热闹得跟放羊一样。
陆遥站起来,望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学生,不由感叹:快乐多简单,放个学就乐得跟什么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