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10张大饼 (第1/2页)
忧伤小摩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小兰推开茅草屋的门,便感到一阵寒意扑面而来。不过这寒意却和冬日的寒意不同,并不让人觉得有攻击性,反而让人颇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小兰走出门外,朝着不远处的另一座茅屋的方向看了看,门还是紧闭着,看来小鲤鱼还没有起来。
昨日二人由于在路上发呆站了很久,导致没有按时走到下一座城镇。还好找到了古道边的两座废弃的茅屋,才免于被夜雨浇湿之苦。
此时见到小鲤鱼尚未早起,小兰又四外看了看,现在天色还早四周并没有行人和耕种的农人。于是小兰回到茅屋中,拿出铜棍,在外面练习了起来。
虎虎的棍声,伴随着清晨清凉的微风,再加上灶王爷曾经指点过的那套呼吸吐纳之法。小兰感觉自己把昨日回想起来的烦恼,随着自己的呼吸一口一口的逐渐吐到了外面的风中。
她手里握着铜棍,练习着这套丑陋而刚猛的棍法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当年和灶王爷前辈在山顶的场景。这些回忆虽然很苦,很脏,很不堪。可是这些回忆却可以提醒她,她现在到底是谁。
她现在是拿着铜棍的于小兰,不再是戴着花冠的兰辉郡主了。
小兰的棍法越练越快,用的力道也越来越大,同时思想也越来越投入。刚开始她还时刻小心的注意着小鲤鱼茅屋方向的动静,生怕会被出门的小鲤鱼看到自己练棍时候的丑样子。可是随着练习的越来越投入,小兰渐渐的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全身心的进入到了这套棍法的世界中。
也不知道练了多久,小兰终于觉得“意尽”,用一个跳起下劈的动作,结束了整套棍法的练习。小兰双手一前一后,稳稳的攥着铜棍站在原地,微微的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身后竟然响起了掌声。小兰顿时心中一阵惊羞,难道是小鲤鱼趁自己忘我练功之时已经起床出门了吗?
再仔细一听却发现,不对啊,这掌声是不止一个人发出来的。这里只有两间茅屋,昨夜在茅屋中借宿的只有自己和小鲤鱼二人,那么鼓掌的怎么会多出人来呢?
小兰立刻攥着棍子一拧身,摆出戒备的姿势向掌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在距离自己十几步远的古道边上,站着两位中年的和尚。两位和尚全都身穿朴素但干净的僧袍,面色红润饱满,表情淡定和善。
两位和尚见小兰转身看到了自己,便停止了拍手鼓掌,纷纷面带微笑的双手合十。其中一个和尚道:“阿弥陀佛,女施主的棍法精妙无比,出神入化,贫僧二人看得入了神才会忍不住鼓起掌来。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女施主恕罪。”
小兰见二位和尚的表情不像是坏人,慢慢的把铜棍放下。虽然心中依然对两个陌生的和尚充满了警惕,可是听到别人夸赞自己,也不禁心里十分的高兴,自谦道:“二位大师谬赞了,小女子学艺不精,武功低微,这套棍法又粗鄙丑陋,让二位大师见笑了。”
另一个和尚笑道:“呵呵呵,女施主,你说你学艺不精、武功低微也就罢了。你居然说这套棍法粗鄙丑陋,这恐怕我们就不能答应了。毕竟,我们少林寺的功夫虽然不敢妄自尊大,可也绝不是粗鄙丑陋的玩意儿。”
小兰大惊,不由得瞪大了双眼道:“少……少林寺?你们是少林寺的和尚?!”
刚才第一个说话的和尚道:“阿弥陀佛,非常抱歉忘记了自我介绍。我们二人是少林寺广字辈的弟子,贫僧法号广能。”
另一个和尚道:“贫僧法号广施。”
小兰自幼便听赵守卫他们讲了很多少林寺的传说,在那些传说中,少林寺总是武林界的泰山北斗,至尊一样的存在。对于她来说,少林寺的一切都像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一样,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遇到了少林寺的和尚,真是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小兰慌乱回道:“哦……那个……小女子名叫于小兰……是兰……算了!”她本来想介绍自己是兰梨堂的堂主,但是转念一想,在武林第一至尊少林寺的弟子面前提目前只有两个人连总部都没有的兰梨堂,实在是有些丢脸,于是干脆作罢。
两个和尚同时施礼道:“阿弥陀佛,于施主,贫僧有礼了。
小兰见对方对自己如此客气,急忙也胡乱的双手合十跟着回礼一阵。不过她马上想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抬起头问道:“二位大师,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我这套棍法是从一位叫做灶王爷的前辈那里学来的,二位为何认为我说这套棍法粗陋是侮辱了少林武功呢?”
两个和尚互相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之后广施对小兰道:“看来,我那位早年被赶出少林的师兄,并没有把他的真实身世告诉于施主。其实,教授于施主棍法的那位所谓的‘灶王爷’,就是多年前我们在少林寺的一位师兄。”
小兰不敢相信道:“诶?灶王爷前辈竟然是少林寺的人?”
广能道:“正是,当时他的法号叫做广品,是负责在少林寺后厨中烧火的一位火工头陀。后来因为贪嘴,多次破‘荤’戒,又加上他脾气火爆,常偷偷出寺去惹事。后来,被方丈赶出了少林。”
广施道:“不过,广品师兄还是很受我们其他师兄弟尊敬的,他学武天分极高,又嫉恶如仇。可以说,他是个很好的人,只是不适合做和尚。
当时,方丈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将他赶出寺去。名义上是逐出师门,可实际上,是让他去外面自由的做他真正应该做的事。”
广能道:“因此,虽然广品师兄出了少林寺,可是我们寺中的人对他依然敬佩如初。偶尔出寺办事的时候,只要顺路的话,也都会去看望一下他。我们知道他很想念少林寺的素斋,所以每次都多少带一点给他品尝一下。”
广施道:“广品师兄每次吃完了,都要骂我们带的素斋难吃的要死。可是我们每次临走的时候,却还要嘱咐如果以后再有人来看望他,还一定要继续给他带,你说他是不是很奇怪的人啊?”
小兰这才回忆起来,灶王爷前辈之前好像的确说过“连少林寺的和尚都要给我几分面子,还会给我带吃的来呢”之类的话。
那个时候小兰还以为他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地位而胡乱吹的牛而已,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出身自少林!
小兰不由自主的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铜棍,轻声道:“这么说……这套棍法……”
广施道:“没错,这套所谓的灶王棍,其实就是广品师兄当年根据少林寺的降魔棍改编而来的。虽然已经可以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的棍法,但殊途同归,本质是一样的。这套棍法,依然还算是少林寺的功夫。”
小兰脸红道:“哎呀,我……我不知道这灶王棍原来脱胎自少林棍法,刚才言语多有冒犯,还请二位大师恕罪!”
两个和尚大笑起来,广能道:“哈哈哈,于施主,所谓不知者不怪。再说,那广品师兄把降魔棍改的动作改的如此大开大合、毫无美感。于施主如此佳人,嫌弃它丑陋也是应该的。”
广施道:“就是,那广品师兄一辈子好不容易收个徒弟,又是这么好的一个女徒弟,为何不将自己的棍法为徒弟量身修改一下呢?
我看他就是改不了以前的臭毛病,太懒了!于施主,等下次贫僧遇到广品师兄之时,一定替你好好训斥他一番。同时,也敦促他为于施主的棍法做一些修改,好更能适合于施主本身的条件。”
小兰忽然充满了忧伤的说道:“二位大师,灶王爷前辈他……他已经……”
两个和尚见小兰忽然变色,顿时发觉到了什么,立刻也收起笑容严肃的问道:“于施主,广品师兄他已经怎么了?”
小兰忍不住流下泪道:“灶王爷前辈他……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已经……已经病故了……”
两个和尚听后,纷纷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道:“阿弥陀佛。于施主,广品师兄虽已出了少林,可是毕竟是佛门出身。我想,他一定也懂得一切皆是缘定的道理。广品师兄一生行侠仗义,此时定是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去了。于施主,你就不必过度的悲伤了。”
小兰擦了擦眼泪道:“对不起,让二位大师见笑了。对了,还没请教二位大师这次是干什么来了?也和我们一样,是出寺办事的时候偶尔路过这里吗?”
广能道:“非也,这次我们二人不是偶然路过,而是专程而来。”
小兰道:“专程而来?你们……”
广施道:“于施主,请问萧梨玉萧施主现在身在何处?”
小兰这才明白,这两个和尚是专门来找小鲤鱼的。奇怪,小鲤鱼不是说自己从来没和武林中的门派有过瓜葛么?怎么少林寺的和尚会前来找他?难道是小鲤鱼最近做了什么惹怒了少林寺的事情?
可是自从自己出王府以来,几乎每天都陪在小鲤鱼身边啊,他做了什么自己最清楚不过了,好像没有一件事和少林寺有关啊。少林寺的和尚来这里找他到底能为了什么呢?
小兰回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那座茅屋道:“那条臭……额……萧梨玉他应该还在那座茅屋中睡觉吧。”
广能摇摇头道:“那座茅屋中并没有人。”
小兰惊诧道:“诶?你怎么知道?”
广能笑道:“能硬接降龙十八掌的人,内力自然深不可测。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如果有内力如此雄厚的人躲在茅屋中,贫僧应该能察觉得到的。”
小兰挠头道:“可是……我很早就起来了,并没有看到他出来啊,他去哪里了呢?”
这时,茅屋背后的树林里传来了小鲤鱼的笑声:“哈哈哈哈,我刚才是放生去了。”说着,小鲤鱼的身影便从树林中走了出来。
小兰质问道:“放生?什么放生啊?你刚才到底干什么去了?”
小鲤鱼笑道:“我早晨起来,发现到前面有饭馆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昨晚就没有吃好,饿着肚子赶路滋味一定很不好受,于是我便想趁你睡醒之前去树林中抓几只野味来当做早餐。
可是没想到当我抓着两只野兔刚刚回到树林边的时候,正好碰上两位少林寺的高僧在和你聊灶王爷前辈其实是少林弟子的事情。
我一想,既然有两位少林寺的高僧到此,我拿着两只野兔出去当早餐像什么话啊?我总不能当着少林高僧的面杀生吧?于是,我就悄悄的又回到了抓住野兔的地方,把它们给放生之后,这才又回来了。”
说着,小鲤鱼走到两个和尚面前,双手合十语调恭敬道:“阿弥陀佛,两位大师,刚才晚辈险些犯了杀生之戒。冲撞了二位,实在是罪过,罪过。”
两个和尚看到面前这位外貌平凡的男子对自己说话的样子,内心全都暗暗吃惊:他说他刚才是去树林中抓野兔了,并且在中途回来过一次,到了树林边看到了自己二人之后又回去了。他说的是真的吗?会不会是故意唬我们?
不对,我们二人刚才一直和面前的这位于施主谈话,于施主中途没有任何机会给别人送信。既然萧梨玉能准确的说出刚才我们三人的谈话内容,可见他刚才的确曾经到过不远处。
两个和尚暗暗偷偷瞥了一眼树林,树林的边缘只比茅草屋远了那么一点点的距离。萧梨玉刚才来到了树林边,手上还提着不安分的活着的野物,在树林边看到我们谈话之后又折返了回去。这一切,我们两个人竟然都没有人察觉到!
这得需要多么高深的轻功和控制内力的修为才能办得到啊!看来,这个萧梨玉的武功还远在我们的推测之上。难怪,玄清师叔要我们下山专程来这里请他。
广能道:“哪里,哪里,萧施主并非佛门中人,本就没有责任遵守佛家的清规戒律。倒是我们二人来的鲁莽,害得二位失去了美味的早餐,才是罪过。”
小鲤鱼道:“哎,大师说话过谦了,少林寺乃武林界的泰山北斗,其中弟子又各个都是得道高僧,我等晚辈自当尊重大师的戒律。”
两个和尚之前听闻萧梨玉先是出手教训丐帮八袋长老,后又在丐帮分舵总部硬接降龙十八掌,逼出丐帮幽灵之事,还以为萧梨玉是个脾气火爆,性如烈火的年轻人。此时一见萧梨玉虽然长相平凡,却谈吐优雅,举止谦逊,内心便对他产生了些许好感。
当然,萧梨玉去丐帮的具体内情,江湖上其他门派和人士是不知道的。但少林寺不同于其他门派,少林方丈更是与丐帮历任帮主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丐帮换帮主如此大事,少林自然不能不关注。
丐帮知道少林寺往往不会主动参与武林争斗,更不会去泄密或者到处散布谣言,于是帮中的事务平时都不怎么瞒着少林。
更何况,新任帮主马半里,虽然名字叫“半里”,听上去好像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样子。可是实际上他心中真正的理想远不止“千里万里”。
马半里知道,自己将来想宏图大展,必须要和少林寺搞好关系。就算不能让少林寺的那群和尚帮自己做什么事,但至少不能让他们成为自己的阻碍。
因此在他接任新任帮主之后,并没有将自己为何能当上帮主一事特意向少林有所隐瞒,当有少林弟子前来祝贺他接任帮主,并且打听事情原委的时候,他就干脆把真相告诉了少林寺。
因为他知道,少林寺的和尚最憎恶撒谎的人,自己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最好不要撒无谓的谎言,免得引起那群和尚的讨厌。也正因为如此,少林寺才会知道小鲤鱼在丐帮大德分舵总部逼出白藤,并硬接降龙十八掌一事。
广能道:“萧施主如此,倒叫贫僧有些惭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