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大人,这才从湖州府归来几日未见,可又有陛下赏赐了。”

孙光人还未进文华殿东房,声音就先传了进来。

好在曾毅记性还不算差,一听这声音就想起来是谁了,尤其是这尖细的嗓门,实在是太过明显了,而他曾毅在宫中认识的太监其实也就算是这一位了。

而另一位黄锦只能说是见过几面,断然不会如此说话的。

还不等曾毅起身接腔,旁边坐着的几位中书舍人包括赵华这个文华殿东房的科长就已经满是羡慕的看向曾毅了。

只不过,这满是羡慕的神色之下,还隐藏着嫉妒之情,对于此,曾毅根本就不予理会。

今个陛下心情又不好了,所以让人写青词进献,以开食欲,这对于曾毅而言自然不成问题,毕竟他来自后世见多识广,且最为重要的,是他可以剽窃,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青词自然是得了嘉靖的满意,只不过曾毅这次剽窃的青词却并非是是上佳的青词,毕竟若是每次都写出上佳的青词,这种青词能有多少等着他去剽窃的?

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应景,所以曾毅可不想给自己找什么麻烦,偶尔做出一篇上佳的青词就好。

念头刚落,孙光领着一个小太监就已经进了房内。

“孙公公。”

曾毅和殿内的其他中书舍人一起冲着孙光拱手。

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之色,不过随即也就消散了,对于殿内其他同僚都认识孙光,这一点之前曾毅是没料到的,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孙光是宫内的太监,而且还能得到之前湖州府那个钦差的位置,在宫中肯定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这样的内侍和中书科的舍人们认识也是正常,毕竟当今圣上喜好青词,平日里传口谕等的情况下,自然也就熟悉了。

并非是内侍们在宫内地位足够高就不会传口谕了,只不过是一般的口谕,他们不会去传,而是让下面的内侍去传。

可若是和朝中那些个重臣有关的,或者未来潜力十足的,如同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关于这些地方的口谕,宫中有身份的内侍才会亲自,毕竟这也是和这些有潜力的官员接触的一个机会,日后指不定就能联盟呢?

宫中的内侍和宫外的大臣结盟,这是很正常的,不过都是隐藏在私下,因为皇帝不允许,同时朝臣明面上也是一个个反对的。

当然,这个是没有什么特定的界限的,全看宫中上位者的内侍自己心里怎么想的。

孙光只是冲着众人笑了笑,倒是没有还礼,毕竟他是宫中的内侍,而且还是代表皇帝来赏赐的,岂能还礼?

“若是杂家没记错,这怕是小曾大人你的第二篇青词吧?”

孙光倒是没有急着传皇帝的口谕,毕竟不是圣旨,只是口谕赏赐,所以先说几句旁的,倒是无所谓的。

而孙光所说的第二篇青词,则是因为这是曾毅上呈给皇帝的第二篇青词,而且这前后两篇青词还都让皇帝十分满意。

这就很了不得了,要知道即使是严阁老的青词,也不是次次都能让皇帝满意的,若不然陛下也不用让下面的官员都进献青词了。

虽说只不过是两篇青词,更多的可能是恰好撞上,可是皇帝那边却肯定已经对曾毅留下印象了,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