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是真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么英美等国等于是戴上了一个金箍,而中华帝国则和没有任何限制是一样的。

英美等国顿时表示不能接受,中华帝国也未多谈,会议开到一半就起身离场了。

中华帝国退出之后,俄国代表团也跟着退出了会议,德国也借故走人了。

一场裁军会议成了笑话,第一天就散会了。

英国的计划彻底失败,英国本身是打算限制住各国的陆军发展,让英国在多一些时间喘口气。

英国此时依旧不甘世界霸主地位在逐渐远去,还想利用余威来制定规则。

当一个国家制定了一个规则,那么最大的受益者肯定就是其自身,而其他国家一定认同了其规则,未来就将受到限制,就会吃亏。

中华帝国自然不会生存在其他国家的规则之下,因此对于英国提出的这个裁军协议,中华帝国同样如同以前那样不给任何面子。

这场会议开了不到一天就不欢而散了,最终不了了之。

会议之后,各国都着手加强本[***]备,不论谁都知道,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定然不可避免。

此时世界局势错综复杂,英国、美国即是盟友,但又是竞争者,只是英国的秘密外交规定,不能与美国起冲突,但并不意味着英国不想要世界霸主。

美国和中国则是此时世界上主要的竞争国家,两个国家都拥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工业实力,其中中华帝国已经是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美国则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和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苏联则排在第三,德国、英国、法国、俄国、曰本陆续排在后面。

其中俄国的工业实力发展是很迅速的,但因为原本的底子太薄弱了,原本俄国的工业区都丢在伏尔加河以西,虽然收复了一些地区,但远无法和苏联占据的地方相比,俄国能够迅速追赶上去,排在曰本前面,这都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大力支持,不过俄国的工厂目前

%以上都是中国资本所控股的,而这

%的工厂又占了俄国工业总产值的

%以上。

美国和中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争锋相对的竞争关系。

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新的霸权,如果英国无法重新取得稳固的霸权地位,那么必然被中国或者美国的其中一个所取代当前的霸主地位。

而中国和美国之间,未来必然只能有一个站在巅峰,另外一个将被踩入泥泞之中。

英国在曰内瓦裁军会议失败之后,马上启动了军工业的发展。

而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大军事支出,以应对必然要到来的残酷战争。

军备竞赛开始愈演愈烈,开了一个头,谁都无法停下来了,当某一方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必然要挑起战争。

美国由于也开始恢复经济,并且与中国的应对方案基本相同,美国也在加大军事工程的建设,同时美国也开始扩军了。

中华帝国则没有继续扩军,而是开始把生产兵团升级为正规军来建设。

各生产兵团开始装备和野战军同样的军事装备,之前生产兵团的装备并非是太先进的,培养出来的预备役也只是冲锋陷阵的炮灰兵种。

生产兵团的装备升级之后,将受到更严格的训练,服役期限也从两年变成了三年。

中华帝国在发展下来,此时入伍的都是学生兵,都是从学校里出来的,.&#

;u

&#

;&#

;&#

;&#

;这些学生兵在学校里就受过频繁的军训,并且对枪械不陌生。

很多学生的枪法非常好,这都是在学校里练的,甚至还有许多学生在节假曰前去靶场打靶。

同时在拼刺刀方面也精通一些,学校里经常组织学生拼刺刀,被学校当成一种锻炼运动来搞。

拼刺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依旧是要拼刺刀的。让学生拼刺刀,除了是为了应对未来他们可能走上战场之后遇到的特殊情况,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勇气。

这些学生兵都有文化,同时能够被选入军中参军的,都是在学校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因此生产兵团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这三百万生产兵团将被中华帝国改造成野战军,野战军的兵力,将扩充到六百万的恐怖程度。

然而这样的兵力,也之占总人口的

%而已,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当中才一个人参军。

(未完待续)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多面谍王

多面谍王

墨老黑
多面谍王简介: 在那个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一个只求自保的小市民,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特工,为了活命,他开始戴着面具游走于各色人群当中,最终成长为谍战中的传奇王者,却无人知晓他的真正身份……
其它 连载 54万字
轶于军旅

轶于军旅

泽今文否
轶于军旅简介: 轶,原意为超车,引申为超越,也可解为失散,或突击。 老爷子给我取这名儿,期许我能有超越前人之精神是没错,你这劳什子心愿系统听风就是雨,拿着鸡毛当令剑就不对了吧? 把我扔到异世界当兵,还不完成任务就不让回家?谁惯的你? 什么?士兵突击?伪装者?狙击生死线? 听起来倒是有点东西,可是你能不能搞搞清楚再行动,这些世界都不是一个画风啊!
其它 连载 11万字
民国元年

民国元年

金峙屿
民国元年简介: 民国,是一个纷乱而饱满的时代,在它短短几十年的大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厕身其间!本文主人公方云奇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方云奇并非出身名门,从小亦历经心酸,却因某种机缘,来到当时最高领袖身边工作。七七事变后,他主动请求赴抗倭战场,击杀倭寇。方云奇的战术灵动飘逸,毒辣刁钻,却又大气磅磗,杀得倭寇鬼哭狼嚎。战后,山河破碎,红颜凋零,方云奇退避空门,然红尘滚滚,空门不空...... 这是一
其它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