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的会首,我立刻组织人手,筹备报社,刊发报纸,不知道这份报纸您准备起个什么名字。”沐晟问道。
“名字呀,这个还真没有想过,民国日报,新民日报,联合早报,环球时报,华福日报,华府日报,还真是麻烦。”郭宇有些挠头,起名字最麻烦了,感觉都可以用又感觉都不顺口。
“会首,其实您说的这几个都不错,其实只要叫习惯就好了,叫什么都差不多。”沐晟说道。
“你说的也对,那就叫华福报吧,一听就知道是咱们华福会的报纸,以后南洋那里办报纸,也叫这个名字。”郭宇想通了,立即拍板。然后对着沐晟说道:“现在国内最大的报纸应该就是申报、大公报之类的,他们现在的日发行量在
万份左右,我们一定要超过他们,我们有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最大的销售渠道,只要报社的编辑把文章弄好了,一定会成为民国第一大报。”
“我在计划书上给你罗列了一些办报的方法,板块分类要明晰,国内新闻、国外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要紧跟时事,有自己的观点,但又不能过于鲜明,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平时的文章中透露我们要表达的意思,&#
;.u
u.&#
;但是不能露骨,一旦露骨就可能引起民众的反感了,你看现在报纸上那些辛辣犀利的言辞,态度鲜明的态度,其实很多民众是不接受的,我们要在内容上丰富,言语上温和,但是在细节上对民众的思维进行引导。”郭宇说道。
沐晟听了这些话非常震撼,原来办报纸还可以这样的,“会首,您的话我记住了,我回去以后一定仔细研究您的这份规划书。”
“你还要注意报纸的商业运作,其实报纸是很能挣钱的,不光是卖份报纸的价格,那才能值几个钱,广告才是大头,以后我们华福商场一定要经常上报,可以每次宣传几样商品,还可以做剪报打折销售什么的,即能发行报纸,还能卖商品,一举数得。”
“平时隔三差五的就要写写华福会的事迹,什么在哪里救灾了,在哪里放粮了,哪里民众困苦华福会慰问了,什么有可爱的小姑娘病危,华福会出资救活小姑娘,这些不用大事,就写民众身边的小事,这样更能贴近民众生活,读者的感触会更大,比那些干巴巴的数字要好得多。”
沐晟已经被震撼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别说报纸读者,就是自己知道郭宇是为了宣传华福会才弄的这些故事,就已经非常震惊和接受了,那些买了报纸的读者,看到这些不说教、不激进的身边小故事,肯定更加有感触,沐晟心里想,这就是会首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吧。
:的兄弟们,请帮忙推荐、收藏、投三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