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刘政会第三次为了敖浩的事情上奏表,前两次是敖浩的“敖氏犁”,当然现在已经改成了“贞观犁”,不过此事敖浩还不知道,本州也有人得闻,“贞观犁”的称呼乃是当今天子亲自赐名,只在其他地方流传,“敖氏犁”则成了洪、袁二州独有。

本来李世民看到第一道奏折的时候就很是惊喜,连夜将司农卿苏炳仁召进宫去。

苏炳仁是在武德九年起就做了司农卿,平时很少单独进宫面圣,更不要说是连夜急召,急急忙忙跟着内侍进殿。

“李总管,不知圣上急召下官所为何事?”苏炳仁跟在李然的身后,别看李然是个阉人,却是内侍的总管,权势不大,可苏炳仁也不敢太过无礼,焦急的轻声打问。

“小人也不知,圣上正在批阅奏折,忽然差小人请苏农卿过去,不过看圣上的神情很是欢喜。”李然不敢多说,点到为止。

苏炳仁暗中松了口气,圣上高兴那就不会是坏事,至于找自己除了农桑、水利别无他事。

“微臣苏炳仁,拜见圣上。”苏炳仁躬身进去,行到李世民的桌案前,双手拱起,弯身给李世民见了一礼。

“苏爱卿免礼,过来看看洪州刘爱卿的奏折。”李世民欢喜坏了,竟然忘了给苏炳仁看座,直接就奔入主题。

李世民对上了年纪的老臣向来礼遇有佳,苏炳仁又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要说换了平时,必然是给看座的,今天竟然欢喜失态,只此一点,苏炳仁也知道是有天大的喜事,难免好奇,也不顾礼节,忙凑过头去看。

“咦,‘敖氏犁’,呀,耕作快两三倍,转折方便,深浅可调,这……这老臣怎么从未听说?”苏炳仁很是惊讶,自己掌管天下农桑、水利之事,怎么就没见有人上报此事。

赶紧再往下看,苏炳仁立马就瞪大了眼睛,失声道:“这……这怎么可能?一个七岁的孩童所作,这绝无可能。”

也难怪他不相信,这时的犁已经是传用千年,多有人想改进却难得,就算最近出现了一些新式长曲辕犁,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做了小小的改动,依然很是笨重,速度只比之前快上丁点,这还是以个上了年纪的老木匠做的。

要说‘敖氏犁’是一个老木匠做出来的,苏炳仁也许回信,但一个七岁孩童,就算他三岁就下地做农活,也才几年的时间,怕是连犁头各部位的结构都还没弄清楚,谈何改进?

“朕也奇怪,一个孩童是如何做出这等神物的,可奏折是刘政会刘卿亲自书写,想来此传闻定然是空穴来风。”李世民再瞄了一眼奏折道。

“圣上,老臣斗胆请问,渝国公可有将此‘敖氏犁’进献入宫,老臣想要亲自看上一看。”苏炳仁急不可耐的请示。

“苏卿不用着急,朕已经命人去取了,你先请坐,一会陪朕一同观看。”看到苏炳仁百爪挠心的样子,李世民反倒觉得有趣,浑然忘了自己刚刚也是这般摸样,笑着道,。

“此犁如果为真,那必是圣上英明受上天眷顾,到时候全国推广开来,粮食的产量能比现在多出一倍,我大唐百姓无饥矣。”苏炳仁知道自己刚刚失态了,赶紧坐下,激动的奉承道。

可惜这马屁拍得虽好,却勾起了李世民的心思,他面色一变,心想大唐以农为根本,犁又是农之重器,如此好犁怎能叫‘敖氏犁’那荣耀岂不是尽归了家族所有,应当归于天下人所有才是,嗯,我且给这犁赐个新名,就用年号为名,这样一来后世子孙便都能知道。

李世民思量完,犁也就送进来了,君臣两人围着这简简单单却怪模怪样的犁左看右摸,实在是百看不厌。

次日早朝前去东郊外试犁,试犁的结果自然是很成功的,遂早朝时诏告文武,去帝社观御耕。帝社,便是籍田,《礼》书中:天子藉田南郊,诸侯东郊。李世民藉田却是在东郊,不过那是贞观三年后的事情,此时还是南郊。这其实就是个形式,以祭先农,现在则是李世民作秀,亲自扶犁,长孙皇后与太子牵牛,先做表率,由南向北耕三垄地,满朝文武按身份地位,三公、诸王耕五垄,尚书、卿九垄,其余逐级多耕。

都试过之后,回到朝堂,李世民当众宣布为新犁赐名,并诏告天下。至于洪、袁两州为何还称“敖氏犁”,这全是因此为出处,传播早范围广,先入为主,习惯耳。

如此天大的功劳,本来李世民打算要封赏,当然此时李世民还不知道制犁之人就叫敖浩,却被大臣以“七岁小儿制犁不可信”为由劝阻,要待查明事实及人品、才学之后再另行封赏,推举出了一个干吏前去调查。

这干吏一看事情不紧急,朝着众同僚也都暗示不希望找到制犁之人,所以也不着急赶路,游山玩水般的前来,一拖便是一两个月。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水刀伐木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简介: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 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其它 完结 182万字
抗日之双枪

抗日之双枪

减子哥哥
抗日之双枪简介: 抗战时期,一个十五岁的小伙,跟在自己媳妇的背后,助她成就双枪之名。
其它 连载 36万字
弩力回天

弩力回天

干越箫声
弩力回天简介: 男主角宋奇凭借他在现代所掌握的微薄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工具,成为一千年前的领先人才,并藉此建立了不小的功名。女主角明玉的父亲借尸还魂来到了同一时代,他凭借他所记得的历史知识,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大事的发生时间,专做大生意,累成巨富,成为当时的首富。。。
其它 连载 3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