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四零三回新城

皇家格物院、皇家格物学院的成立。显得悄无声息,甚至连起初挂上去的号牌,也给摘了,为的就是避免诞生之初,就给朝中的保守派攻击,李彦的计划是等到木已成舟,再从容地进行布局,使得大家认识到一些专业领域的作用。

历史也将会证明,这样的两件事,其影响是如何的深远。

皇家格物院、皇家格物学院并没有选择建在城内,而是在城东永定河边上的一处庄园,这里本来是某个太监的产业,阉党覆灭以后,就给李彦征用,直到如今作为研究和教学的基地。

之所以将皇家格物院、皇家格物学院放在城外,一则是因为正好有合适的地方;二则放在城外也不容易引人注目,研究与治学,也需要安静的环境;三则现在的地方也是借用,或者说李彦正在筹划辟地新建新的格物院,以及格物学院的建筑,而这些建筑。会与京城原先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或者是砖木结构,除了一些特殊建筑,都不会建得太高,在使用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以后,建筑风格势必也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李彦在辽南的时候,城市基本上相当于是重建,包括金州城、铁工城的城防堡垒,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的东方,绝无仅有。

辽南城市的发展,普遍开始使用砖石结构,以水泥作为粘合物,建筑本身也越造越大,像码头港口,以及高大的厂房,很多第一次看到的商人,都会觉得目瞪口呆。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类似的大工程与雄伟建筑,譬如说万里长城,那是后世都无法企及的建筑奇迹,还有像北京城高大的城墙,南方一些地方的海塘等等,但只有再辽南。这种大型建筑,才能够像野草一样,随处可见。

建筑风格的变化,源于新材料的使用,以及技术进步,当然,辽南本身也需要这样的建筑,比如港口和工厂的建设,用传统结构的房屋,就比较难以解决。而水泥砖石结构的房屋和建筑,就可以更容易造得更大,施工难度不大,施工的速度也很快,才能够被广泛使用。

在辽南出现大规模建筑需要以后,李彦就从金州卫中抽调人力,组建了辽海工程社,这些人几乎全都参加过金州城,或者铁工城的施工,拥有比较丰富的建筑经验,组成辽海工程社以后,承揽辽南地区的建筑工程,发展很是迅速。

而在工程社下面,又有专门的研究所,负责建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辽海工程社的规模已然非常庞大,不过这个类似于商社的存在,也有着半军方的色彩,每次出征或者战事发生。工程社都必须派出人员组成工程营,协助进行作战。

事实上,复辽军中也有专门的工程营,战时相互配合,平时也会参加一些大型的工程,锻炼技术和能力。

如今的辽南,已经成为截然不同于内地城市的地方,在那里,最高的建筑是一座十二层,将近五十米高的灯塔,虽然十二层的塔式建筑,在内地也有,甚至五十米的高度,也不算空前绝后,但是考虑到这座灯塔建筑所用的时间和成本,其所代表的意义,就远非那些佛塔能够比拟。

辽南灯塔的意义就在于,像这样的建筑,可以进行大量复制,这是辽南工业化体系的鲜明特点,特别是像这种全新的事物,首次出现以后,都会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再次复制,就会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

十二层的灯塔并不常见,辽南最常见的当然还是一层的平房,但是三到四层的楼宇,也已经很常见,五六层的房子,也有一些,这差不多是现有技术能够经济化实现的高端。

应该说即便是到了后世。五六层左右的楼宇也比较常见,有了辽南的实践,李彦对运用成熟的技术营造一座新城,就有比较大的信心和把握。

>事实上,李彦很喜欢明代的园林,晚明可以说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喜欢享受,对园林的营造可谓不遗余力,仅仅是这方面的书籍,就撰写了很多,虽然没有精确的数理推算与建筑结构,也能称得上是某个领域的研究专著了

不过李彦更清楚地知道,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明帝国现在的人口也不少,估摸也有上亿之数,这还是在东北、西南等很多地方尚没有开发的情况下,可见土地的压力会有多大。

工业化必然导致人口集中,虽然李彦并不打算在京城附近打造工业区,不过以华夏的传统,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城,必然也会是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旧城的容量,显然是不够的。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重庆老Q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简介: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其它 连载 16万字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之战争系统

大雨治水
三国之战争系统简介: 带着战争系统来到三国时代, 再牛B的大BOSS咱都不怕。 曹操:我有雄兵百万。 猪脚:咱有系统。 刘备:我乃民心所向。 猪脚:咱有系统.。 袁绍:我有河北名将....... 猪脚:都滚,咱就是要用你们的鲜血让系统茁壮地成长......
其它 连载 9万字
1840印第安重生

1840印第安重生

想不想吃西瓜
1840印第安重生简介: 马哨,中学物理老师,重生1840年的美国,成为一名阿帕奇族印第安男孩。他必须拯救自己的民族。
其它 连载 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