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里正来了以后,很快便划定田界,立下田契,那姓宋的里正自然明白徐家的来头,做事很配合,询问交易情由的时候,听到徐管事笑着说起李彦拿水田换旱地的事情,看向李彦的目光便有些怪怪的。
等这一切都做完,李彦名下便有了五十亩地,成了有田地的小地主,不过包有才他们都是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愁眉苦脸,好像被人抢了田地似的。
“都别站着,快点帮忙挖些番薯,摘点棒子,等会拿去换银子,”李彦并不解释,微微一笑,如今就看他变废为宝的本事了。
李彦从地里挖出几只番薯,又扳下一些成熟的玉米,包有才虽然号称“包打听”,却不曾见过这种沾满泥土的块状物,和包裹着厚厚叶片的玉米棒子。
“三娃,这便是番薯和包谷么?原来是这种样子,怪不得没人吃,”包有才绝望地摇了摇头,这黑乎乎的玩意,莫说五十亩,便是五百亩也不能与十亩水田相比。
“没人吃?”李彦笑着摇了摇头。
“包打听,你说一道好菜,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名闻天下呢?”李彦问道。
包有才小眼睛转了转,露出一副奸商的笑容,道:“要说最好的法子,当然是皇帝微服私访时,让他吃上一口,赞一句,就像当年正德皇帝吃了‘珍珠粥、凤眼鲑’,这不起眼的两样东西可不就天下闻名了?”
“倒是个好办法,”李彦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包有才陪着笑了笑:“当今圣上年近六十,也从未出过宫,怕是不会来什么微服私访。”
“行了,我有办法,咱们这就回去,”李彦将带着藤的番薯捆在一起,让包有才他们抱着玉米棒子,一起回家。
走在路上,田头农夫和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们,不过这短短片刻的工夫,李彦用十亩水田换来五十亩旱地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一般,在直沽一带传开。
对于赤贫的李家突然就得到五十亩地,大家的感觉有些复杂,听说是用水田换来的,就有些幸灾乐祸。
“真真是个败家子,十亩上好的水田都换成没用的旱地了,李家婶子如果地下有灵,怕是死也不能瞑目。”
“可不是,听说这娃还上过卫学读过书,倒读成书呆子了。”
“哎,可惜了二丫那姑娘,摊上这么个二愣子的弟弟,以后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还有人对李彦他们拿着的番薯和玉米指指点点:“看到没,还是李家的娃子聪明,旱地里庄稼都是现成的。”
“庄稼?那不过是连猪都不吃的番邦作物,”有人不屑地嗤笑道。
李彦隐隐约约能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脸上像二丫一样,挂着淡淡的微笑,看在旁人眼中,自然又成了傻笑。
按照计划,李彦回家取了韭黄,带着“猪都不吃”的番薯和玉米去了天津卫城,包有才他们虽然不知道李彦要干什么,不过喇唬团伙已经解散,李彦就是他们的老大,三人也就提着篮子跟在后面。
到了城外,发现气氛有些紧张,城门处加紧了盘查,戒备森严,居然还有身穿飞鱼服、腰配秀春刀的锦衣卫当值,领头的正是熟人陈小旗。
看到陈小旗,原本就垂头丧气的包有才等人都有些瑟缩,偷偷向李彦身后躲去。
李彦却笑了笑,迈开步子迎上去,遥遥拱手唤道:“小旗大人,今个儿怎么在此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