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回 节后 (第1/2页)
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五六回节后
雷霆手段一出,京城内外的形势便如同下雪的天气。一下子变得晴朗无比,不管原来抱着何等目的,这会儿也都夹起尾巴,消停下去,毕竟,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给镇抚司抓起来,家财都给抄没的豪强,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启七年的春节便显得欢乐祥和,大年初一那天,辽东那边还送来捷报,说是建奴想要趁着冰雪的天气,偷袭盖州城,却让盖州的守军杀伤一百多,狼狈逃走。
李彦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就有些不屑一顾,建奴始终都是老眼光,以为明军在这样的天气下面,会没有什么战斗力。殊不知复辽军中大部分兵员都是出身辽民,并不惧怕东北的严寒天气。更重要的是辽东的复辽军装备水平远超历史上的明军。都有棉衣棉被,营房里还有炉子甚至是火炕。
复辽的军事训练虽然辛苦,不过生活的条件却也不低,当然,要是谁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军事素质跟不上,那就只能等着给开掉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复辽军中的士气和纪律水平,还是有保证的。
杀伤一百多,在如今的背景下面,已经算不上什么胜绩,这同历史上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斩首人数也就是这么多,而且还存疑,这固然同明军计算军功首级的做法有关,不过当时明帝国在军事上的弱势,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建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辽西防线的唯一作用,可能就只是不让建奴轻松越过山海关。进入京畿一带。
不过,这一作用也在一年之后即不复存在,建奴饶过辽西走廊,从蓟镇破关而入,这样的战略迂回,对当时的明帝国来说,打击可谓是巨大的。如今看来,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再度发生,随着复辽军收复广宁、盖州,尽复辽西之地,已经切断建奴和蒙古人之间的联系,就像一把利刃,同时未必东边的建奴和西边的蒙古人。
当然,李彦也没放弃对关口的警惕,在京畿驻军完成整编以后,就将重点在北线布防,包括蓟镇、大同等边镇,可谓京城内外的第一道防线。
虽然说盖州取得的这次胜绩算不上大胜,骆养性主持辽东的军事,甚至都没有在军报上面加上“报捷”之类的意思,不过因为是春节送到的,这小子未必没有别的意思。李彦正好在兵部值班,看到以后就笑了笑,这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抄写,他就让下面的亲兵,骑着马,或者扛上军旗,随便到人多的地方叫两声去,兵部衙门门口。还放了一串鞭炮,显得很热闹。
中午赐宴的时候,群臣和皇帝朱由校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喜笑颜开,朱由校金口一开,就是一通封赏,不过给李彦笑眯眯驳回去一大半,现在内库的开支都要通过节慎库,朱由校贵为皇帝,其实也没啥钱,他这随便封赏,早就超出他所能支配的限额。
当然,封赏还是要给的,主要是荣誉,既顾全了朱由校的面子,也给了前方将士以实惠。
春节一过,朝廷上下就开始忙活起来,因为这一天有许多部法律开始正式颁行,大明几百年以来,也就是开国那会儿,弄了部大明律出来,以后就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下子颁行十几部不同的法律条文出来。
新法要落实推行,官员与百姓都要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特别还会涉及一些官员和衙署的调整,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会比以前更多,因为要求变得更加具体了,特别是吏部、六科,开始花大力气对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这可能是一系列新法中,对官员影响最大的,有人戏称其为“新的考成法”。而事实上,吏部和六科执行的考核标准,距离李彦所想要的,还有很大距离。吏部、六科,甚至内阁大员,在这一事情上,都比较强调道德教化,这可能是华夏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的传统
统。
李彦在反复考虑过以后,也觉得自己那种过于强调“实绩”的做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而且很多指标细化之后,其实也是重复了后世那种唯经济路线,唯
的粗暴做法,虽然说传统中对于道德教化的强调,操作起来太过人治,不过这种思想,却有其可取之处。
最终,李彦还是做出了妥协,可以说,现在这种考绩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两种思路的优点,虽然还会存在很多问题,远远谈不上完善,思路无疑是很好的。
一系列调整的效果,还需要有待时间的考验,而皇家博览会却实实在在让正月里的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皇家博览会还没有真正开始,此时只能说是之前的造势、热身,之所以会这样安排,就是想在正月里,让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各地的商家对于这样一次机会也都挺珍惜,虽然说这个时代的商人还不像以后那样,对广告情有独钟,不过成功的商人,多少都会意识到,产品的宣传展示。有时候总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而这次博览会无疑就是最好的展示场合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