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五三回变局
外面风雪交加,京东一处庄园里头。屋子里烧着壁炉,温暖如春,几个衣着华贵,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凑在一起侃侃而谈。
京畿多豪强、富户,虽然人人都说江南好,江南多风流、奢靡,看上去更加繁华、兴盛,不过要说到富豪,北地未必差过南方。
南方人喜欢享受,而北地的富豪,虽然同样追求享受,却不会像南方的富户那样,将奢靡风流,都摆在市井外面。北地的富豪,财富藏在宅子深处,换成金银珠宝,还有田地,财力却不比任何人弱。
南方人喜欢做生意,而北方的很多有钱人则喜欢买地,虽然不管南方北方的有钱人都喜欢买地。不过南方人通常会拿一部分钱出来做买卖,北方的豪强,却总是巧取豪夺,让名下的田地变得越来越多。
“侯爷,这外面都传说朝中那个主事的李三娃,准备让天下的田地一样交税,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情?”这些日子,京畿一带的地主豪强,私下里的走动多了,大家都在谨慎而热心地议论来年的几件大事,各种各样的消息到处都是,也不知道哪一条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
东平侯王升现在可谓炙手可热,一方面,他是天启皇帝母后的兄弟,也就是俗称的国舅爷,谁都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最重亲情,借着政变之后,客氏和魏忠贤死掉以后的空白,给李彦安排着见过几次皇帝以后,王升成功和朱由校搭上了关系,现在过几天就要进宫一次,京城上下。可谓人人侧目。
此外,王升的儿子王国兴,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表兄弟王国兴,如今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这身份本来也没什么,不过他还是内阁九巨头之一,这就显得极不寻常了。
说起来,有明一代对亲贵、勋戚的防备都极为严格,除了王朝的早期,以后的勋戚都是不能参政的,不能做官,只能安心做个富家翁。
虽然朝廷待勋戚也是极为亲厚的,封赏都比较实在,金银田地总不会少,每年内库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封赏花掉了。
不过勋戚因为地位特殊,有些其他想法也很正常,就算不想别的,也会关心现在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
像王国兴这样,以勋戚的身份跻身内阁,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重臣之一,这显然会引起朝野上下的严重关注。
王升抬眼看了客座上几位勋贵一眼,平常大家倒是很少来往,毕竟朝廷的规矩在那里,不过自从复辽军发动政变,灭了阉党以后,开始推行什么新政,对他们这些勋贵的限制就少了很多。
前不久,华夏报上还说什么“自由”、“平等”的权利。虽然说听上去挺不可思议的,不过要能确实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
王升笑眯眯说了一句:“朝中的事情,不是咱们该关心的,本侯也什么都不知道。”
“侯爷,这可关系到庄子上的进项,再说了,让咱们跟泥腿子一块儿交税,岂不是没了高下贵贱?”有人见王升不肯松口,便鼓足勇气将话头给揭开了。
王升不悦地看了那人一眼:“本侯倒是听人说过一句话,所谓高下贵贱,无非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真要是有钱了,住的是大房子,吃的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出门能做精致的四轮马车,这便是高贵。”
“啧啧,这话说得实在……”有人笑着说道,所谓富贵,说来说去,也就是这些东西。
“要是没钱,住的是土屋,吃糠噎菜、衣不蔽体,那就是贱了……”
“所以啊,这税交得越多的人,就是钱挣得多,也就越尊贵,你要不想跟佃农交同样的税,那就多交一点,”王升笑着说道。
刚才还纷纷出声符合的众勋贵这会儿都傻眼了:“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历来士绅不纳粮,这是成例了!”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的土地都是皇上赐封的,朝廷凭什么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