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六章 时来运转驱逐朱三
命运多舛的凉水泉子历经沧桑早已是面目皆非。尤其是那一眼远近闻名的清泉亦干涸多年早不见半滴水珠出来了。凤鸣山既无凤鸣又无鸟啼麻雀都难见一只。村前那条苦水溪时断时续如一条被人遗弃的破腰带。村头几棵要死不活的老柳树没精打采地垂着头……。好多年没听说有人盖新房了唯有几间一砖到顶的土瓦房听说还是朱建明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墙破顶漏早己没人敢住了。祖祖辈辈以种粮为本的山民每年都要靠吃回销粮打日子地里草都不长还能长出庄稼?汤汤糊糊吃上半碗还要勒紧裤带学什么寨今天东山安营明天西山扎寨南山红旗飘北山尘土飞。场面红红火火社员干劲十足……
很快历史翻过了这沉重的一页。
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西北部的这个小山村已经生了极大的变化。跃跃欲试的农民现在有了土地作资本他们真想拿出当年翻身求解放的劲头好好干一场。不求大横财只求小富即安混饱肚子就行事到临头又乱了方寸:缺水缺肥缺资金更要命的是缺地。几十年来人口一个劲地疯长土地面积还是老样子光有萝卜没有坑世世代代在泥土中作文章的人打死也不会想出还有另外的活法。村干部朱三几个倒是比过去更优哉游哉你扒黄土他收费平常没事就打牌赌博灌黄汤。干啥都不如干部干部等于不干既不动脑又不动手这个道理傻瓜都知道要不然谁没球事找官当?
正当这个时候董榆生回来了!董榆生是土生土长的凉水泉子人哪个不认识?虽说是出门早但也断不了常回家。怪就怪在听说这次回来就不走了都说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这人往低处走还是头一回听说。乡亲们觉得蹊跷老董家这小子犯得啥毛病好好的工人不干跑回土窝子里来受洋罪?消息灵通的人说开除了开除了得罪了领导让朱三的儿子虎子给开除了!看热闹的、图希罕的、打听事的满满地挤了一院子。不管咋说凉水泉子出了个大学生这可是几辈子都没听说的事看看这有知识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有啥不一样。
董榆生还是那身穿戴三十几的人老倒是不怎么显老就是黑瘦些不像个读书人倒像是下苦人。学校里又不搬砖头弄瓦块咋把人苦成这样子?朱家的虎子头些日子回家穿的料子坐的小车抽的烟根根都自带烟嘴子。人家到底是当官的命架子抖的很见了一般的人头都不点摆摆手就过去了。不像这董榆生老大不小的一个媳妇也没混上他这年龄大姑娘是没门了瞅机会能找个光鲜些的小寡妇就不错。真可惜了这小伙子头几年是啥人才?……
进屋的都是得消息早先来的大都是青壮年。个别辈份高的坐炕上年轻人有蹲的有坐的有站的反正是见缝插针怎么方便怎么来。有的把董榆生叫“哥”、有的叫“叔”、有的还叫“尕爷”。乡下人没水平问的话也是杂七杂八:有人问大学老师打不打学生?有人问城里牛肉面多少钱一碗?还有人问城里茅厕好找不好找?……
“老革命”朱建明听得不耐烦忍不住大喝一声:
“都给我住嘴!闲球的没话说了净问些有皮没毛的事。我侄儿榆生如今可是大学问人这次回家有任务就是要带乡亲们财致富奔小康!想当年我和他爹……”
“算了七叔想当年你还不是替别人戴上顶破帽子站在台上挨批……”
“我把你这个***球娃才断了几天奶就尕狗趴到粪堆上装大狗揭开老子的短了。”朱建明说话就要下炕找人算账被旁边的劝住。
众人说:“别吵了别吵了让榆生说话。”
屋里地方小董榆生本来就站着他看乡亲们来的人不少心气也挺高就清清嗓子放大声音说:
“乡亲们凭我董榆生的本事能吃几碗干饭?干啥还不得靠大家。我这十多年虽然人在外面可是心里还是老想着咱们凉水泉子。我们的凉水泉子可是块风水宝地哟!早年间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大家还记得我们村为啥叫凉水泉子吗?还记得那一眼清泉水吗?如今没了泉水只留下泉名这样再过几年连泉名也没有了只能按意改成白土台、黄土岗。把好好一个家败成这个样怪谁呢?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
“怪我们自己?”众人不解。
“我们也没有堵、也没有垫它自己不出水了管我们什么事?”有人小声嘀咕。
“榆生你在外多年不摸底凉水泉子虽说有坏人但也不会坏到糟蹋泉子的地步。”
董榆生微微一笑说:“大叔、大婶哥哥兄弟们俗话不是说地下泉水天上来吗?”
“天上来?哪一年天不下雨?民国十八年三年滴水没落泉都没干。”
董榆生说:“那时山上有啥现今山上有啥?树都砍光了草都不长一棵修梯田、造平原。一场雨下来山被扒了一层皮年复一年山上存不住水山下还能有泉吗?”
“对呀对呀我们咋就没有想到这个理呢?”
“别说是山就是人扒光了衣服放到太阳底下去晒也晒干了”
“都是朱三驴日的瞎指挥把泉子整没了……”
年纪大的回忆起当年的清泉水忍不住一个劲地咂舌头、咽唾沫。
“这也怪不得那一个人那是一股潮流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也干不好……”董榆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