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天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学长中了!吴学长是榜首!”“我也中了!一个优一个良!”奉天倡义大元帅府门前,一群读书人狂呼乱叫,一点仪态都不顾了。多年寒窗苦读,谁不盼着金榜题名,这些书生在明朝时连秀才都多年考不上,如今一朝翻身,焉能不欣喜若狂。

吴侯考的自然是吏科,题目是两道策论。第一道是《论唐夏郑虎牢之战》,第二道是《论天下之弊何在》。

这两道题目都相当坑人。第一道题,好多人根本没什么了解,要不是因为有题干描述,可能都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事情,只能瞎写一通。至于第二题,又指望这些穷书生对天下大势有多了解?

这么缺德的题自然是王瑾临走前出的,目的肯定不是真让这些考生写出什么真知灼见,而是对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划分。

吴侯很幸运,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爹还活着那会儿,家中生活还不算困难,他到处借书,读过《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对虎牢关之战是了解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高光时刻嘛,一战擒二王,由此决定天下归属。

联想到李自成姓李,闯军将领又使用“果毅”这种唐风满满的称号,想来这奉天倡义营肯定是崇唐的。于是,很多人的文章就以歌颂李世民的赫赫武功为主题拼命展开了。

然而,吴侯多了一个心眼。他记得李闯王打下袁州之后发布了一篇《剿兵安民檄》,其中提到自家祖上是“十世务农良善”,并未攀附李唐,反倒颇有以耕田劳作而自豪的意思。他又注意到,题干在论述背景时将“唐主李渊”“夏主窦建德”“郑主王世充”三人并列,讲战役过程时则用“唐帅李世民”“夏帅窦建德”“郑帅王世充”这样的说法,完全不带感情色彩地将这三个政权视为等夷的对手,并无崇唐之意。

想到这里,吴侯隐约猜到出题人的意思了,他决定赌一把。

于是吴侯这篇文章的立意是:窦建德才是隋末第一英雄。

窦建德自幼乐善好施,行侠仗义,深受乡邻爱戴。为隋朝苛政所迫,不得不反,造反之后仁义爱众,纪律严明。在孙安祖、高士达等起义先驱战死之后,总领义军,屡败官兵。

隋炀帝被杀之后,窦建德建立大夏,杀宇文化及等奸臣,义释抵抗过他的忠臣王琮。称王之后的窦建德依然俭朴,不爱华服美食,不蓄金银财宝,全都分给属下。不好女色,将所得宫娥彩女释放民间,令其与良家子弟婚配。招贤纳士,善待百姓,俘虏李勣、魏征、李神通而不诛。李勣逃归唐朝之后,有人请求杀掉李勣的父亲,窦建德却称赞李勣忠于唐室,终未杀戮任何一个俘虏唐臣。只可惜后来听信谗言,错杀宋正、王伏宝,否则真乃圣君也。

王世充身为隋臣,以镇压义军起家,曾坑杀刘元进麾下降卒三万,诈作忠义,弑君篡位。背盟袭击瓦岗军,以暴政虐害百姓,更甚于隋炀,真可以说是恶贯满盈,罪不容赦。然而唐朝将其俘虏之后,仅流放而已。可对于仁德爱民,对李唐宗室大臣有过不杀之恩的窦建德,却直接在长安市曹将其斩杀,又杀害郑军降将单雄信,还想强征窦建德旧部来长安,这才激起刘黑闼之变。与窦建德之博大心胸相比,高下立判。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