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出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啊,咱家侯爷要走又如何,大家跟着一起去不就行了。”刘氏仿佛瞬间恢复了精气神,她伸手轻撩发丝,对卖茶的田老三笑道:“有侯爷翻天覆地的手段,就算去了关外不毛之地,不用多久也能变得繁华。”

她也顾不得地上散落的茶叶蛋,急匆匆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还道:“我现在就回家收拾,还要通知娘家人也一起。只要跟着侯爷,去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女人虽然是个村妇,但她的决断竟然比男人还强。许多百姓还只是心中意动之时,她已经急于回去打点行囊了。非但如此甚至还想到了要通知娘家人。

那个开茶摊的田老三也反应过来,失声笑道:“我还在这里砸什么摊子,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才对,顺便也要通知几个亲戚,大家一起跟着侯爷才好。”

对,跟着咱家侯爷一起走,只要侯爷在,到哪里都有饭吃。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不听你忽悠,也不信你欺骗,他们分辨事情对错用的是心。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

刘氏不是第一个,田老三也不是最后一个。只因田二狗在大街上喊了一嗓子,无数百姓直接撂下了摊子,本村的直接回家打理行囊,外庄的赶紧往回奔走。侯爷只有十天时间准备,若是赶不上他离开的时机,肯定要后悔一辈子。

这一日,风云涌动,震动了整个长安。

泾阳侯韩跃要走的消息宛如狂风席卷,通过百姓口口相传不断散播,越传越远,越传越远。

第二日,三千百姓奔赴万年县衙,要求开具移居户引,他们要跟着泾阳侯走。

第三日,一万百姓蜂拥而来,县衙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如此之众,负责田户移居的衙役累死也忙不过来,许多百姓便席地而坐,在衙门口排起了长龙。

第四日,不止万年县开始出现移民风潮,长安县也百姓扎堆。白天办理不完,百姓们就要求县衙晚上赶工,甚至自发抬来桌子摆在县衙门口,点起灯笼火把,照的黑夜如昼,负责办理移居户引的衙役不用回家,自有百姓给带来各种吃食,困了就在桌子边眯上一会。

待到第五日,移民风潮终于发展到极致,竟有不下十万人要开具户引,这样大的数字别说是两个县衙人手不够,便是整个长安所有部门的办事员都抽调来也不成。偏偏唐代并没有限制百姓移居的法令,两个县衙想要推辞都没有借口。

面对这种情形,万年县令也唯有仰天一声长叹,一边催促衙役加快速度办理,一边飞赴皇宫上报。

能不上报吗?涉及十万人移居,整个关陇之地才多少人口,。泾阳侯这一走不打紧,竟然有如此多百姓要追随,这是何等巨大的影响力。历史古往今来移民潮,似乎只有帝王才有这般本领。

刘备也只驱动五千百姓相随,曹操屯田之初也才两万民夫,泾阳侯一介少年,短短半年竟有十万百姓认可,这等震撼壮举不说后无来者,至少前无古人了。

风云涌动,震惊长安。

民心自古就是最宝贵之物,无数门阀翘首以盼,五姓七家咬牙切齿,若是这等影响力属于他们的该有多好,那个小子年龄都还未及冠,他凭的什么?

有人羡慕,有人不爽,有人深思。

然而这一切都当不住百姓的热切,涉及十万人之事,没有人敢跳出来摆弄阴谋诡计,羡慕也罢,不爽也罢,都只能远远在一旁看着。

曾经少年性嘻哈,行为浪荡人欲杀。忽然潜龙随风起,一日抽空长安家。

真的是抽空长安家,大唐立国之初,整个长安周边也不过才百万户。韩跃这一番要走,直接有十万百姓自愿相随,等于十户减一家,虽说抽空是个夸张说法,但也让长安两大属县的县令头疼不已。

但是他们不敢阻拦,也无法弹劾找韩跃麻烦!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宋最强县令

大宋最强县令

小生铁铁
大宋最强县令简介: 田虎想要与方腊和亲,却又担心嫡子生性粗鲁、外貌丑陋,这才想起似乎还有个长相俊俏的庶出儿子,刚好能做个“备胎”。 田十一大病不起,被哥哥弃于杭州街市。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姓方的姑娘。只是这位方姑娘,会是方腊的女儿吗…… “谁说不能冤杀高俅?正义的手段,只适合应对正义。” 七品钦差、八品将军、九品知县。为啥这权越来越大,官却越做越小呢? 这大宋的天下有716个县令,但若只说“县令
其它 连载 360万字
明朝铁血

明朝铁血

刀李刀
明朝铁血简介: 现代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意外穿越到明朝,附身一小人家,靠智慧在异时空,军队、朝堂、富家小姐的爱恨情仇中…
其它 连载 3万字
深层基地

深层基地

冰彻心髓
深层基地简介: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其它 连载 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