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谢
我就不裸奔同学一直以来的支持,十分感谢感激!
除夕,后世万家欢聚的时刻,现下的大同城丝毫没有过节的气氛。
大同城在成祖朱棣时代,那是天下莫敢睥睨的所在,初代共管辖二十六个卫所,大同城中最高峰时候同时驻有战士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军马五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匹,一时间“大同军马甲天下”之称传唱天下,而外族四下远迁避让。
那是先祖所曾获得的荣耀啊!
门楼上,一直将一脸络腮胡子保养的很好的姜瓖再也不复年前的意气风发,脸上因为担忧而憔悴深陷的大眼珠子内空洞的厉害。
自打清军合围以来,没有一人一骑跑出去过,三百年养兵如农的苦果被姜瓖吞咽了下来,城池中向外冲击了数次,还挖了地道什么的,却被清军挖沟水淹和强力绞杀给杀了狼狈逃回城中,这还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就直接把命留在城外了。
几次往来冲击绞杀,城内再也没了出城的胆量。
虽然姜瓖收到了多尔衮亲笔书信,但是姜瓖仍旧不敢相信清虏会既往不咎,这次背后捅刀子反清复明影响太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太多次命运操控与别人之手的那种胆战心惊的滋味,那种投降之下委曲求全的滋味,当真是不好受的,姜瓖自己就体验过了两回,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箴言放在权力架构内也是一样的,品尝过诸事一言而决的权力滋味,在让人忍受这种寄人篱下,委屈万分的滋味,那当真是在用钝刀子割肉,痛彻心扉。
“死就死吧!”迎着寒风,姜瓖向城下吐了口唾沫。目光所及处,城下不远处森严冷酷的敌人大营,灯火通明。
清军大营。
人可以做到不发一言,但是马匹的嘶鸣却是禁止不了,又不是偷袭,马需要衔个木筷子,但是上万马匹的嘶鸣仍旧打扰到了摄政王多尔衮回北京之后,现在军队的主帅——阿济格。
清营中军,阿济格,多铎,硕塞,尼堪几个重将齐聚一处,决定着是先将这路明军歼灭掉还是先行攻克大同城。
阿济格不是没做过一军主将,但是现在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帐内众人真的都清楚。
战胜了还好说。
要是战败了,清军正宗八旗嫡系就只有豪格那一部……虽然在辽东的**哈赤时代,皇太极时代的时候这种情况屡有发生,那时大伙也没感觉到什么,但一无所有和乍然富贵之后能一样?只剩下一条命的时候可以看开一切,即使失去性命也要去博个前程,但是一旦拥有了做梦也不敢想到的一切,再做起事情来反而畏首畏尾的。这就是满清的现在的心态。即使他知道,高层也一直对自己说打不赢也可以放弃关内退回关外去,但是谁愿意?享受到了关内的花花江山后谁还愿意在白水黑土酷寒之中苦苦打熬?
太原那边那场原来历史中会给郡王博洛加封成亲王的战斗却是以博洛吐血而亡告终,限于目下局势和手中有限的兵力,满清也收拾了其一贯自大的心态,行稳妥之策,仍旧准备先拔出大同这颗钉子,然后再行南下之策,当然也因为这是最高摄政王定下的规矩,而且比上一世更不利的一点,这一世阿济格手边的炮灰部队只有蒙八旗,汉军数量不多,他觉得更要稳妥。
前几日硕塞郡王回来复命说击溃了那股明寇,阿济格显得很高兴,但是只高兴了六七天便再也笑不出来了,斥候回报,明军再次卷起两万有余的人马向大同而来,至于是不是被硕塞击溃的那股人马,还不清楚。但是有着两万人马过来救援,当然不是好事。
事实上这是个相当简单的选择。
肯定是要先行歼灭城外的这路救援的明军,攻城?谁知道费时费力的能什么时候攻克下来,而且身边还有个例子,多铎在扬州怎么败的……也是因为如此,多铎坚决要求带队击杀这股援军,而且还准备全歼,至少歼灭其中大部。这样才会使得大同城中的人绝望,突然有了希望后掐灭他崩溃和这样待在城中绝望到崩溃显然前者才能更加的打击人心。
“怎么打才是关键!”
“不能折损太多!”
“击溃然后抓俘虏,在下面的攻城战中正好可以当炮灰!”
一时间各位将领纷纷补充,也让出击的计划变得丰满起来。
“那将战场就选在大同南门外,让城中的人好好看着咱们满人是如何亲手掐灭他们的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