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诸位推荐收藏一下,谢谢!

李贤快疯了。

是忙得疯了。

军队裁汰整编,粮食采购,军器修补,车辆打造,船只修缮,城墙增补,甚至于九江城城内民众的鸡毛蒜皮……一桩桩一件件都要李贤亲自定夺。

原因无他,城中文官都在总督府没有出来。以袁继咸为首的九江文官似乎一直摆着架子,要等着李贤过礼拜会才出去一般。

九江的大人既然不在,胥吏衙役观了观风向之后也都回去了,除了极个别的,大部分人认为李贤在九江呆不长的。

李贤手上就只有几个不知信得信不得的原来王总兵麾下的几个幕僚老学究在办事。

“尼玛,不出来就一辈子待在里面好了……”李贤咬牙切齿道。

还有水泥!

李贤记得这种东西应该是很简单,石灰加上碎石粉末经过火烧就能制造出来的家伙什,就是他娘的一直制造不出来,炸山石块的火药都要用的差不多了,水泥还没影子,所以城墙也一直没修,要是这时候满清八旗或者李闯王突进九江,那李贤的乐子可就大了。

今日下午,城外的张振又进城找李贤讨要粮草。

焦头烂额的李贤顿时跳了起来,“什么?又要粮食?前我记得两天拨付过你们一批粮食!你小子现在一顿还吃三个馒头?”

“吃掉了!”张振顿时叫起来委屈道:“哪有,现在一顿只有一个半,属下又不敢贪墨,再说了,粮食又不是只给我们骑兵队吃的,还有那么多看押起来的囚犯呢,我说大人,要是嫌粮食不足的话,就将那些没有用处的囚犯全都宰了吧!”

“……算了,我在考虑一下”随着跳跃的动作气势明显张开的李贤卡顿了一下。

李贤自问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但是听到要将那些人处决的时候仍然是有种很厌恶的敬畏,又或者称之为不适应,当时在判决大会上,他也是强忍着这种不适感在一次次的说出“斩”这个字的。

战场上杀人没有这种不适应的情况,报仇的状况下也没有不适,但是为了节约粮食这个理由就要大规模的剥夺他人的生命……李贤就是有这种不适应,有的时候觉得这很荒唐,因为细究下来,战争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一方能够吃的饱。

仔仔细细考量了一下,李贤觉得还是能不杀就不杀了,再说自己也少文官幕僚什么的,左军被囚禁的人当中文官司马什么的不少,肯定可以先用起来。

还有,自己还想在军中推广识字计划呢。这么多识字的人最不济也能做个教大头兵识字的先生,就这么杀了多可惜。

当然,这番考虑也有和九江文官赌气的成分在内。

我看你袁老头,咱们谁先低头!

李贤气鼓鼓的想道。

……

黄澍看到的火把长龙正是李贤过来的队伍。

之前几天多次失望,黄澍也不确定是不是这对火把长龙就以这里为目标,直到火把队伍越走越近,通过了守卫这里外围栅栏的兵卒,黄澍才确定这一行人就是来自己这里。

“这位将军!”

李贤和他的卫队通过黄澍这边的时候,黄澍高声叫了出来。

多日累积的担忧让他忘记了可能遭遇到的危险。黄澍直到叫出声才忽然想起,这如果是来杀人的怎么办,自己岂不是自投罗网?

幸好不是!

那位将军向这边看了一下,明显沉吟了一下才走了过来,定在他的面前,呼啦啦的一圈侍卫围着,小胡子,一身飞鱼服。原来是个锦衣卫!

嗯,说话文绉绉的锦衣卫。

“还未请教这位大人名讳是?”李贤道。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