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Fish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养廉田,和优免田之说……”
“……养廉田如今倒是专给边镇武将们的,京官及地方则没有……”
“……优免田则就是常说的士人免赋税之田,品级不等,优免田也各自不等,……正一品当有……”
掌柜的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关于这个田的事。
毕胜此时,已经是在听天书了,这个和后世那种全部以人民币算工资,简单又明了的方式一比,除了折磨毕胜,就是更折磨毕胜。
“停停停...打住你说京官七品是多少俸禄吧.”毕胜打算直接了当的问了。
“京官的俸禄,乃是按月领,如以七品官为例,年俸九十石,每月除一石米,其余的,主要还是银子,每月约莫能领到二三两银子,另外小部分的绢棉什么的……”掌柜的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毕胜掏掏耳朵,夸张的说道:“我没听错吧?一石米,二三两银子?七品官就领这点?”毕胜可是相当的夸张,即便是对明朝的薪俸政策了解得有些皮毛,可听到说出二三两这个数字,还是以为自己听错了。
“回王爷,这是没错的。”掌柜的说出这个数字,和王爷征兵发的银钱一比的确汗颜啊.
“我怎么记得,我新军的待遇和这个差不多吧?也是领一石米,二两银子,这可都赶上七品官的待遇了啊”毕胜夸张的说道,这明朝奇葩的事还真多啊,想想自己招募了好几万“七品官”去打仗,这效果,那是杠杠的。
下人听着都捂着嘴,肩膀抽搐着.
“……等等,我怎么也算不过来啊等等,等等……”毕胜好歹也是大学生,这一个月二三两,一年才多少?不过三十两啊即便一年十二石米那也不过是二十四两银子,加起来不过五十几两银子,这和九十石的俸禄可差老远了。
“……我怎么就算不过来呢?这明明是九十石米,怎么才算到五十石?剩下的那里去了?这三十几石都是绢棉?”毕胜在草稿纸上画了半天,还是没算出剩下的米到哪里去了,那掌柜的不是说绢棉什么的只是少部分么?怎么还有三十几石这样大的缺口,这还算小部分?
听王爷说,掌柜的笑也憋不住了。
“回王爷,这五十几石,就是我刚说的本色俸,本色俸里又分关之米一石和银,加起来就是五十四石,和年俸九十石确实差了三十几石,这三十几石,都是折色俸里面的,这,折色俸……折来折去的,都给折没了……”掌柜忍着笑说道最后,&#
;.&#
;
他也不知道这三十几石米到哪里去了,其折色的过程可以用一部史诗来叙说.
毕胜目瞪口呆的看着掌柜的,三十几石米折来折去就给折没了?这种折色的功夫,比漂没不知道“高明”多少倍,漂没怎么着都还得留几成呢,这倒好,直接将三十几石米折成了俸禄后面的零头。
“……好,不用说了,我明白了……”毕胜忍者头晕和恶心,连忙制止掌柜的说得更加详细。
喝了几口茶几上的可口可乐,定了定心神,毕胜才好过了些,明朝也其实有“大才”的,能把朝廷开支的俸禄折到这种程度,不是天才,也绝不会做到这种程度。
“那我看到明朝的官员富裕成这样,那还真是让人回味.”明朝贪污的情形比自己预想的要严重的多,依靠火耗,贪污,漂没生活是整个大明官场的常态.
毕胜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天色很晚了,手伸进怀内拿出手机看了下时间,
点多了。吩咐几批下人,人手一只手电筒将几位掌柜的各自送回家。
当晚刘掌柜回去后,按照毕胜提供的报表模式,对账目进行重新整理。看着整齐有序的数字,刘掌柜心情格外舒畅。从没有过成就感油然而生。特别是把此法毕王爷也要教给张,王,李,赵,几位掌柜时,几位充满对王爷崇拜的眼神,啧啧~就别提了。
内心波涛的王掌柜,回到家后将自己最近跟随毕王爷所见所闻事情种种,和民间王爷的传言一一记载成册。
后世《带着虫族推翻清朝》的网络小说就此成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