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北洋成天的上折子,要钱,要人,要啥,朝廷就给啥,可是呢,朝廷花了这么大的血本,换来的是什么?难不成又向当年那样,牛皮哄哄的,结果被日人一戳就破,那么多的钱粮换来的水师舰队,全军覆没,逼得老佛爷不得不忍着天下苍生的误解,帮你们扛起这担子。你说,你们北洋对得起老佛爷吗?”说到这,那桐恭敬地朝着慈禧俯首,那表情悲愤无比,好似慈禧有着天大的冤情一般。
如此一说,引来了一些人的附和,当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腹诽,谁都知道北洋水师当年全军覆没的原因,可这那桐却如此的颠倒黑白的细说一通,真不愧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人。
而徐世昌等北洋的人则无不是脸色血红,青筋暴露,直欲噬人状。
“你。。你。。血口喷人。”被这一通话说的徐世昌是有口难辩,如何说?难道说高高在上的慈禧有错吗?一时间心中悲凉无比。
实在看不下去也怕再这样让双方闹下去会不可开交的收场,军机大臣鹿传霖忙插口道:“那大人,当年北洋如何败的究竟已经无法可考,就不要再说这件事情了。不过徐大人,老夫有一个疑问想问问你。”
“鹿大人请讲。”徐世昌惨笑着说道,那悲愤的表情看的确实让人心生不忍。
“敢问你们可曾亲眼见到长毛大军?”鹿传霖问出了一个大家心中最大的疑点。
“不曾,但是这紧急军报是由塘沽区的马弁急报而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详细军报到朝堂之上。”徐世昌实话实说。
“那你们在今天之前,是否有发觉长毛的任何异状?”鹿传霖继续问道。
“也无。”徐世昌知道现在已经无法让这些人相信了,再加上刚才那桐的那番言论让他无比的灰心丧气。
“不知道这些天,山东方面,是否有任何关于军事方面的情报?”鹿传霖想让对方确认下,他自己也是对此半信半疑的,这么大的军情,不可能出现乱报的情况,否则的话,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抄家处斩。这徐世昌是一个精明人,自然不可能闹着玩的来这一招,对他没什么好处。
但是如果真有这么急的军情的话,为什么会来的这么突然?根本没有任何的消息?让朝廷突然针对这军情做出反应,如果是真的话,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说北洋要做反,为什么不悄悄的过来?何况那里的探子也没任何的回报啊。
“有,山东那边这半个月来,每天都传有消息,说长毛又在整军事操演。。。”徐世昌刚说到这里,话就被庆亲王奕匡打断了。
“徐大人,这山东长毛每年都要操演个两三回的,他们有德国洋人撑腰,银子多没地方花,这有何稀奇之处?”
“但是自从昨日起,山东那边就没再传电报过来了,按照规定,在山东长毛操演期间,那里的守军必须每日早晚一份电报,若是异常情况还必须立刻电报天津。无论如何,都不得拖延。这突然没了电报,就是一个异常情况。”徐世昌辩解道。
那桐顿时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有什么异常?电报这东西,出点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即使是快马驿站,也偶尔碰个山洪泥石流什么的耽误报信时间,或许这路上的电报线路出了故障呢?才一天时间而已。”
“就是啊,就是。徐大人,这才一天的时间而已,或许晚上就有消息传来了,而且山东可是有三镇新军驻防的,兵强马壮,清一色的英国造快抢快炮,都是最好的军械,几万大军又是训练多年,要说连这一天时间都顶不住,甚至还拍不出快马通报,也实在说不过去。”新军旗镇统制兼兵部侍郎铁良插了一句,引来了大批人附和,即使徐世昌自己都有点被这个解释说通了,但是理智告诉他,实际军情很可能像报信马弁说的那样。
庆亲王奕匡朝铁良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毕竟是铁大人见多识广,熟谙军事,不像我等文人不通军旅阵仗啊。”这话绵里藏针,暗讽徐世昌不过是文人一个,听风就是雨的乱报军情。
“不敢当,不敢当,末学后辈只是班门弄斧而已。”铁良可不敢在这满是红顶子亲王军机大臣面前自夸。
慈禧听了好大一通后,感觉有点倦了,挥挥手,说道:“徐大人,这个军情紧急,片刻不得耽搁,哀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国家大事,也需要真凭实据的,这样吧,那桐,你即刻派遣快马去天津城打探下情况,铁良,你也让旗人镇的官兵们动动身子骨,万一真来了,也有个应付。荣禄,你亲自督办这件事,一定要查清楚这军情的道道。”
“是,太后。”一直沉默不语的荣禄躬身应道。
“那就先散了吧,哀家有些倦了,再有事情的话,去慈宁宫通报即可。”
“恭送太后。”
“太后吉祥。”
实在没想到自己这辛苦跑一趟,换来的却是这结局,徐世昌心冷若冰,甲午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满清也一直是没什么大的战事,都继续沉迷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
瞬间,徐世昌感觉到,这大清已经是实在没必要去继续扶植了。继而,他想到,如果当年李中堂大人在北洋风头最劲的时候夺了这皇权宝座,也许,现在又是一番风景吧?
现在袁世凯接了李鸿章的班,如果没有山东长毛,或者解决了这次长毛危机,自己一定要劝袁世凯上位,这些满人,这些个老臣,已经是风烛残年,死守着那点见识看世界,是注定要倍淘汰的。
想到袁世凯,徐世昌心中又有点焦急:“不知道袁大人那里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守住了天津?那长毛大军有多少?战力如何?还有无声无息的北洋舰队到底怎么样了,都不知道,得赶紧回天津,找到袁大人,在这里,只能是等死罢了。”
刚刚走出了紫禁城,徐世昌就看到一队人马疯狂的冲了过来,同时大叫声传来:“紧急军情,闪开,快闪开,紧急军情。”
惨然一笑,徐世昌已经猜到了怎么回事,八成是天津城危急之类的军报,北洋,危险。
小跑到一旁,骑上了自己来时的马,徐世昌就往城外奔去,他知道,如果现在不走,估计又要被喊回去和那群人争辩,如果是在倍那桐指责之前,他还有心去为清廷出力,但是现在。。。
徐世昌离开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整个紫禁城内就传来了急促的鸣钟声,响彻十里。整个北京城几乎都倍这急促钟鸣声给惊动了。
“咋回事?咋回事?这哪儿响钟了,哪儿响的?”
很多人朝着周围望去。
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这钟声代表着什么,主要是已经太多年没有敲过钟了,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去已经
年了,能记得这钟声,并懂得这钟声含义的人屈指可数。
国钟响起意味着京城不保,意味着国家将亡的意思,即使很多官员也不太清楚这个概念。
但是紧急钟声代表着出大事了,这是必然的,一时间,大量的官员纷纷朝着紫禁城奔去,只有少数明白的人急忙赶回家准备收拾家财细软准备逃亡。
刚回到慈宁宫的慈禧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这紧急钟声震得魂飞魄散。
“怎么回事?”翡翠玉杯中的参茶还未进口,就被骇的手一松,叮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城,咸丰带人逃亡前就敲过这大钟,慈禧因为当时的印象太过深刻,她自己也差点丧命,如何不记得这事情?
现在下面的人居然还未把消息通报给自己,就擅自敲响了大钟,那。。。。徐世昌说的是真的。
瞬间慈禧反应过来,脸色变的苍白如纸。
“快,快传哀家的懿旨,召集所有大臣上朝,快去。”
“还有。。。把皇上也请过去。”这皇上自然是指光绪,戊戌政变后,慈禧迫于各国压力,以及皇室的舆论,也只敢把光绪囚禁在瀛台,但现在大清危矣,还是需要这个旗帜出来一下。
没有了平时的悠闲,慈禧带着人风风火火地朝着乾清宫而去。
同样,才散朝回去的各路大臣也被这紧急钟鸣声惊呆了,然后无不大喊掉头,朝紫禁城奔去。
此时,共和国北征军
师先遣部队已经乘坐火车抵达北京城外黄村了,而在后面的大部队也已经到达了廊坊,天津城是北洋总部,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各种设施要比塘沽区便利的多,就连在天津火车站里都停顿着不少的火车。
把车上的旅客直接强制转移下来后,国防军征用这所有能用的上的车皮,开始运兵朝北京城进发,必须要承认,有着山东半岛的压力,这几年北洋的确做的不错,相比历史上的情况而言,没有了庚子事变导致的灾难巨额赔款,以及有着英法等国的支持,北洋的工业建设成果。
袁世凯又本身是一个拥有者极高能力,和大魄力的人,舍得下本钱,因此直隶这一片地方的交通很是便利,相比起来,比江南那些地方要好太多了。
虽然比不上共和国的标准公路,甚至连三级公路的标准也达不到,但是这些石子土路很是平整,而铁路也建成了满清第一条复线铁路,北京到天津段。
复线铁路最大的优势就是运力提升数倍。
短短半个小时内,就有超过
趟火车从天津站奔向北京方向。
这
趟火车满载了超过
万人的国防军官兵,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被运到了北京城外。
根据命令,第一时间内,第
师官兵必须把北京城围困起来,封锁所有的出入通道,然后等待后续部队和
师的到来,进攻北京城,尽可能保留北京城内的财富不被逃脱,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把这些鞑虏满遗们一网打尽。
“二营长,二营长。”一名通讯兵喘着粗气大声的喊道。
“什么事?”
师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