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夏历
年
月
日。
华夏共和国,以强横无比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上,这一天引起的骚动,比过去整个亚洲在
年内引起的骚动还要强大。同样对于亚洲的影响,对于世界的影响,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值得铭记的一天。
带着霸道无双的气势,华夏共和国国防军,以前所未有的战争行动直接在半个中国打响战争。带着铁骨铮铮的气魄,勇往直前的震撼住全球的眼光。
数十艘靠岸的商船上,那喇叭里传出了嘹亮的军歌声,传进了码头上人们的耳中。完全有异于满清以及欧美的什么曲风曲调,朝气蓬勃,郎朗爽口,紧促有力,一气呵成的节奏感让即使是初次听到这首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发自心底的力量气魄,以及有着冲破一切阻碍的气势。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我们是黎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压迫者消灭干净,血底金龙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怒龙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华夏的辉煌!”
这首华夏共和国国防军军歌也是由王绍枫几年前在鄱阳湖南矶岛所作,仅仅依靠口中的讲述并不能完全坚定大家的信念,当时的队伍还异常弱小,禁不住满清这头已经伤痕累累虚弱不堪的庞然大物一巴掌。
因此需要多种方式鼓舞大家,振奋大家的士气,帮助大家理解自己的所为是正确的,是必须的。
于是应急之下,王绍枫稍稍修改了下这首后世最为脍炙人口的军歌,教给大家。
效果很好,这首军歌反映了华夏共和国国防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
加上本身的曲调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共和国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国防军官兵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开拓未来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
这也是国防军确定的标准军歌,只要是行军或者某些场合需要时,这首军歌就会被各部队政治主官播放,通过共和国各地四通八达的有线广播体系,到处传播着。
不光是军队爱唱这首歌,就连普通百姓也异常爱唱这首歌。
民风淳朴,没有杂念的时代,大家的平时娱乐生活较少,平时工作学习之余,百姓们一般在到处可见的练武场、操场、公园等地习武锻炼身体,或者听着广播里的歌声跟着唱歌。
美好,幸福,安定的生活,人人和睦,家家友好,政治清明,工业强大,百姓富足,军事强悍,发展潜力能够比得上一个西方国家。可以说,如今的山东半岛百姓就是如此过着,无怪乎那些初次进入山东半岛的人无不说这是人间的天堂。
也因此,加入国防军的官兵们士气异常的高昂,无论是言行举止,外界初次接触他们的人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种不可一世的霸气,是的,确实是霸气。
正如同王绍枫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国民的自信心,只有大国民心胸,以及大国民底气组成的军队,才有这种睥睨世间军队的霸气。
纪律,所有塘沽码头的人,第一眼看到这些从船上下来的人的感觉就是纪律。
森严无比的纪律,没有一个人乱喊乱叫,更没有胡乱走动而带来的混乱。有的只有无比的秩序,同时,几乎每个人的动作都是那么的精确,类似,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模子刻下来的。
一道道命令从每个下船通道口上的军官口中发出,每发出一个命令,就有一批人随后鱼贯而下。
虽然这种看起来很是刻板,甚至可以说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事实上,这种纪律所带来的秩序,能让船上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最轻松的动作,离开船。
“华夏共和国国防军
师,这是什么编号?”一名在码头附近的美籍人士奇怪的说道。
“道森,你是怎么想的?”
一名有点秃头的燕尾服中年男子疑惑不解:“卡恩,没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会采用这种方式给军队编号。不都是直接按数字往下编的么,从
到
,简单,方便。”
“咦,你们看,那还有一面旗帜,那条邪恶的龙下是
,这很奇怪。”
“达令,什么时候这些愚蠢的中国人也学会使用字母了?他们不都是说什么甲乙丙的么?或者
的,天地人的。”一名依偎着同样金色卷发男子的白人贵妇有些鄙夷地从窗口看着街道上正在经过的国防军官兵说道。
金色卷发男子微微摇头,狐疑不定敌说道:“我不确定,也许。。。也许,他们是把军事单位的编号用字母隔开。
前面的数字是军,
前面的数字是师,
前面的。。。看他们的规模应该是团。不错,应该是这样。”
金色卷发男子猜中了后面,却没猜中前面,在共和国国防军的序列中,并没有军这一级单位,最大的独立军事单位是师,只不过在前面加上军区代号,同时也有着一种集团军的意思。很多个师组成的军区,如果战斗起来,很容易以集团军的方式管理,这也是军区制的优势所在,不需要在战时临时设置集团军,可以最大限度的组合整个军区内所有军队的战斗力,并互相配合。
当然坏处也是有,因为军区制具有着大量军队权力集中于极少数几个人如军区司令的掌控之中,很容易造成权力过大军事叛变的现象,但是共和国特有的政委制度,以及军事参谋制度,就成了一个制衡军区司令的刀子。尤其是,非战时,政委具有最后决定权的情况下,更是赤裸裸的威胁着军区司令的脑袋。
加上所有军官都是采用流通制度,最多两任
年时间就必须调换的因素,使得即使有异心,也无法快速建立班底而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眼看着从这些船上下来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在塘沽口的人们心中就越来越忧心。
并且这些人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和普遍的满清官兵那种懒洋洋杂乱不堪老幼不均的情况截然不同。
虽然这些士兵每个人都带着怪异的帽子,但是不妨碍他人看清楚他们的面孔是多么的年轻而又富有朝气。
肩上都是背着毛瑟步枪,这种世界级的名枪自从问世后,很快被众人所熟悉。并且这些人的身上都统一的挂着很多东西,比如肩膀上,腰间都挂着好几个很像小铁球的东西,虽然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但并不妨碍大家认知,这必然也是一种武器。
并且全部人员都居然配备了手枪,即使看外面的牛皮套子,许多人也认得出来,这是德国几年前发明的毛瑟手枪,据说很难使用,除了装弹非常的多之外,就没有其他有点了,至少许多西方人还是喜欢左轮或者勃朗宁之类的手枪。
毛瑟手枪太大了,正常情况下携带不太方便。
但是即使是如此,能够为普通士兵列装手枪,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现在世界上除了有限的英法美德四个国家外,几乎其他所有的国家就连步枪都不满列装的,更不要说手枪了。
就连列强之一,欧洲最庞大的压路机,俄罗斯帝国,他们的现代步枪也只能列装三分之一的军队,还有三分之一使用的是老式的单发装填的步枪,更有三分之一使用的是老式的燧发式火药枪或者冷兵器。
而不消说华夏人了,这里的财富虽然多,但是也只是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中,他们的军队和俄罗斯帝国的装备都差不多,甚至更差。
要知道军队列装武器不是说工厂制造出来就能列装多少人的,武器必须发放到这些人的手中,然后让这些人熟悉,掌握。最后训练,中间要耗费大量的武器弹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