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个行不行啊,”张泽困惑的抓抓胡子,心里不只是有些不确定,他是非常的不确定。
他侄子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吗。
他们叔侄两个可以说是半斤八两,都是那种喜欢舞枪弄棒不喜读书的主,要是张拓现在带着两千人去把黄县打下来他信,要说张拓憋在书房里倒弄半天就倒弄出一篇忽悠蔡邕的辞赋,杀了他他也不信。
别说憋半天,就算憋半年,憋出屎,他也不可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唉,我说行就行,这事就交给叔父,我去军营了,”张拓无力的挥挥手,在亲卫的护持下打马而去。
终究还是没有脱离穿越者的怪圈——剽窃。
张拓本人是不太喜欢诗词歌赋的,大丈夫就应该铁马冰河,荡平寰宇踏破天下,悲秋伤春,闺怨离愁,婆婆妈妈的有什么意思。
但是在这件事上,在两个诗文名门联姻的情况下,辞赋经文是双方必须考究的。
他知道最多的乃是诗词,对赋基本没有研究,脑子里仅有的几篇都是语文课门上要求必须背诵的。
思来想去,便写出了这篇《阿房宫赋》。
这篇《阿房宫赋》,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文风可能与时下略有不合,但是唐人更添了六百多年的兴亡感触,比汉代人更能清醒的认识到秦朝灭亡的原因。
这篇赋一定可以折服蔡邕,张拓无比的确定。
“这……这怎么可能,”张抗抖着手,手里的绢帛上赫然便是张拓的《阿房宫赋》。
今天小儿子又跑过来,他本以为又是过来求他代笔作假的,谁知道他竟然拿出一篇辞赋让自己品鉴。
哼,这小子能搞到什么好赋,张抗本来是不屑一顾的,谁知道仅仅扫了一眼,他就再也移不开目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一股庞然霸气迎面而来,极尽夸张之能事。
张泽等了老大会还没见他平静下来,只好出声问道:“父亲,这赋如何?”
“这真是拓儿写的,你没弄错?”张抗依旧不敢置信,他的孙子会做赋,而且还做得出来这种传世千古的好赋。
“要不然父亲以为会是谁写的?”张泽已经从他父亲的神色中知道,这篇赋恐怕不是一般的好。
张抗本人除了治春秋,最擅长的就是做赋,连他都这种反应,那只能说明张拓的这篇赋实在是好的没法再好了。&#
;.
.&#
;&#
;
“这怎么可能呢,此赋一出,置贾长沙于何地啊,”张抗跌坐在坐垫上,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语,自从他拿到了这篇赋便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似是不信又好像极为失落。
贾长沙便是贾谊,西汉辞赋大家,有《过秦论》一文传世。
“父亲,以此赋为礼,可能聘得蔡氏女?”张泽才不管张拓为什么能写的出这种好赋,他只想知道这赋能不能胜任它的使命。
“哼,就凭这篇赋,蔡伯颜若是推拒,那就只能说他徒负虚名,”张抗其实和蔡伯颜很熟,他师从胡广学赋,而胡广的入室弟子便是蔡邕,说起来他们还是师兄弟。
张抗在辞赋方面,不敢说超过蔡邕,但是自认也不比他差多少。
他认为《阿房宫赋》乃是可以传世千古的奇赋,如果蔡邕不屑一顾,那岂不是说他张抗比蔡邕差太多?
“好,我立刻就动身前往京师,”张泽伸手道:“还请父亲将这辞赋还我。”
“还你?为何还你!”张抗耍赖,吹胡子瞪眼道:“我张氏一族可以凭借这篇辞赋流芳千古,为什么要送与蔡伯颜那匹夫?”
“父亲啊,”张泽哭笑不得,苦着脸谄笑道:“这是拓儿专门为求亲所写的,再说这只是聘礼,世人不会因为它做了聘礼就认为它是蔡大人写的了。”
“哼,妄论兴亡旧事,于拓儿名声不好,让他写一篇应景的来,”张抗将绢帛小心翼翼的塞进自己怀里,挥挥手开始赶人。
“这……”张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