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梦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清晨,阳川海起了个早,他没有忘记蓝梦姑的嘱托,取出那本《太古清音》琴谱,放入怀中,便提剑往千龟岩方向行去。
阳川海出了凌波派的东门,往后山行走。天空中旭日在云层后时隐时现,山风夹杂海风不时拂面,还是海云岛熟悉的那种惬意,让他感觉如同回到往日。没多久,阳川海便来到了千龟岩,那口千斤钟还在,但是没看到敲钟老者。
阳川海走到老者以往居住的山洞口,轻声呼唤:“前辈!前辈!”半天见没人回应。他只得弯身进入山洞,进去后一看,顿时大惊。只见洞里并没人影,空空如也,只有一堆人形白骨在角落里静静堆放着。
阳川海心头一震,不由黯然起来,道:“没想到才数月时间,前辈就已去世了,哎!真是人生苦短,世事难料啊!”他在洞中静坐一会儿,心想,当找个地方,把敲钟老者好生安葬才是。于是起身准备出去,这时他想起那日蓝梦姑说过:“如果你回去之后,他已经去世了,你就把这琴谱焚毁了吧。”于是他取出生火用的火褶子,在敲钟老者的骸骨前将那本《太古清音》琴谱烧了起来。
没多久,琴谱就烧成了灰烬,阳川海正准备起身,突然眼睛一亮,他看见灰烬里似乎有个小东西在闪闪发光。于是上前轻轻拨开那堆灰烬,露出一个薄薄的金箔片。阳川海极为好奇,因为当时敲钟老者曾当着他的面翻过一次那本琴谱,并没发现异样之物,看来是这金箔片极为细薄,被夹藏在书中某处,一般翻书是很难察觉的。其实阳川海并不知道,如果他没有按蓝梦姑的嘱托焚烧此谱,则几乎无法发现这琴谱中的秘密。
阳川海将那薄金箔片拿起细看,见上面有图文字样,看起来是个袖珍地图,上有“千龟岩”“百礁滩”等字符。再细看一番,只见图上的“百礁滩”标示有三柄剑符。
“这是何意?”阳川海看着有些茫然,一会心道:“是否说,这百礁滩所在的地方有三柄剑,或者是三个剑招?”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他决定去找“百礁滩”,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阳川海朝着墙角那堆白骨深深鞠躬,道:“前辈,晚辈这就找个地方将您的尸骨好生安葬。”说着,他叹了口气,脱下自己的绸缎衣服,小心翼翼地将白骨包裹起来,他双膝跪地,毕恭毕敬地朝之叩拜,然后走出山洞。
阳川海见天色尚早,于是按照薄金箔片所画的图纹指示,往北走去,大约走了二十多丈,来到一片石礁群,那些礁石形状怪异,几乎都被海水淹了一半,露出海面的部分粗粗看去都没有文字和图符,和一般礁石无异。
阳川海心想,这就是“百礁滩”了。于是他走近那些礁石,一块块的仔细查看,找了一会儿,发现一个大的怪异礁石上刻有一个剑符,心中顿时一喜。他深吸一口气,随后潜入海水下。游入海底之后,他张开双眼,瞧见礁石上舞剑的人像,招式独特,剑法精妙,旁边还刻有四个大字“荡海拔山”。阳川海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所学的沧海剑法有所残缺,还有最后的三招剑式“荡海拔山”“海内无双”“万海归宗”没能学全,看来就在这“百礁滩”了。
于是他不再耽搁,兴奋地又去找另外两个礁石,大约一炷香的工夫,他又找到了两块都刻有剑符的礁石。他潜水下去之后,都看到海面之下的石头上刻有精妙剑招。
阳川海心中狂喜不已,也不歇息,将刚才在海底礁石所见的三个剑法招式,用剑在沙滩上勾勒画出。随后调息运气,依照画像所示的姿势,飞腾纵越,一板一眼地挥剑舞了起来。几遍练下来,他只觉这三个剑招均是大开大合之奇招,出剑飘逸,横剑有风,若将此三招连贯起来一气呵成击出,无论是刺、顿、挫、扬,都藏有奔雷不息之奇崛之势。他越练越兴奋,须臾便进入忘我练剑的状态,就在这海滨之畔,将新学到的三招剑式足足练了数十遍。如此一来,沧海剑法被阳川海给学全了。
练了一个时辰,他觉得自己的剑姿飞舞而出,轻盈灵动,功中有守,进退两相宜。心中一动,暗道:“我何不将沧海剑法的十三招全部连贯起来,看看融会贯通之后是何等气势。”于是,他运用全部内家劲力,气沉丹田,力贯双臂,将所有剑招依序使出,顿觉余招不尽、绵绵无绝之意。他寻思:“以前我三招剑式连用,后招就有六七种,今日十三招连用,内藏后着不下三十种,往日我若能练至纯熟之境,定能剑术倍增,到时候又何必惧怕拳怪那恶人。”想到此处,他心中大悦,于是不假思索,继续飞身舞练起来。
练到中午时分,阳川海方才停下来,他一边歇息,脑海中还是不时回味沧海剑法的个中剑理。歇息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忽然几个海浪拍打到石岸上,碰到礁石之后朝他袭来。阳川海扭头观看,见不远处有几块巨石,交错插立,流出了一个天然石门,两侧海水不时倒灌拍打。
阳川海灵机一动,心想:“若立于石门之间,将浪头视为对手,岂不是对练剑大大有益?”于是他提起铁剑,轻声飞去,双足站上海底巨石,方一站稳,一个巨浪就袭打而来,水可没顶,直冲进他口中。若是运气将大口水逼出,那么内息上扬,下盘必虚,当下他凝气守中,双足稳稳站定,不再呼吸,过了一会,双足一撑,跃起半空,一条海浪如水箭般激射而来,他飞身避过,随即又落下礁石,紧接着剑尖飞舞,劈开浪花,任由水箭轰隆轰隆冲过,身子便如中流砥柱般在水中屹立不动。
一会儿,海浪夹带着贝壳鱼虾等杂物再度袭来,他便举剑挑刺,向空中水流和袭来飞物反推上去。那铁剑受水力一托,也已大不如平时沉重,出手反感灵便。他挑刺掠击,直练到筋疲力尽,足步虚幌,这才跃回岸上。歇息了一炷香的工夫之后,他再次跃入石门,在水中迎浪练剑,反反复复之间,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
阳川海这一番融会贯通之下,剑术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武学修为又上了一个新境界。
直练到下午时分,阳川海才收起剑来。他心中感念敲钟老者的恩德,于是施展轻功赶去镇里,到了颜家巷,他找了一家红白喜事店铺,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木,让人立即抬到敲钟老者的葬生之地。行至千龟岩之后,众人将老者的白骨取出,轻轻放入棺木里,安置妥当之后重新下葬。阳川海看着敲钟老者的墓穴,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傍晚时分,陈阿生等人来寻他,方才返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