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皖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渡关?嘿,那么远,几个小丫头安生的日子不过,居然要北上投共,还好是赫家,不然坐牢杀头都难说,这个菊和翠小户人家的,一起去凑什么热闹嘛!”
“听说共产党在有江县城闹腾得厉害,又是办报、又是游行请愿、呼吁全国抗日。还发动青年学生去陕北投共产党,听说去了好几十人了。这次驻防有江的十一军杀了很多共产党呢,她们的老师是共党,也被抓起后枪毙了,啧啧,吓人!”
书荣和相向而行的人群越走越近,交错之间,书荣看到了三个年轻女孩当中的翠和菊,低着头,眼神充满着惶恐和迷茫。而赫家三小姐她平视前方、眼神显得坚定从容,这是一种充满理想、怀抱信念,与年纪不相符合的气定神闲。书荣感觉自己浑身一震,他似乎在一闪而过的眼神交流的电光火石之间,发现了在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孩身上,有自己从来不曾拥有的东西,这些东西仿佛来自不同的世界,他闻所未闻。
这群人越走越远,耳边仍是意犹未尽的街坊亢奋地交流着,关于赫家三小姐北上的种种传闻。但仅仅就是这些零零散散的传闻,和同为青年人的赫家三小姐直面的震撼,已经让他呆若木鸡、失魂落魄。
书荣仿佛猛然意识到,自己曾以为能安身立命的世界,居然小得可怜。“马渡关、浪洋山、延安、抗日、游行请愿”这些从未听说的名词,瞬间,他觉得自己成了南朝任昉所著《述异记》中,浙江衢州烂柯山中那个痴迷仙人棋局的樵夫,棋局毕,准备起身回家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一局终了,人间百年。正所谓:“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双棋未遍局,万人皆为空。”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又如何?龙飞凤舞、颜体柳骨、妙笔丹青又如何?世界纷乱如此、时局糜烂如此,而自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旁观者,与所身处的真实时代两相遗忘,书荣第一次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觉到不安和惭愧。
他想起了之前考上重庆津怡高中,一直未去入学的事情。那是去年
月的事情。
随着世界反***战争的纵深发展,同盟国为支持中国全面抗日,在多个领域给予高度支持。其中,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个大学在中国内地联合开办了中学,采取按地区分配名额,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
;a&#
;
.为中国各个领域培养更多高级人才。在四川绥宁地区有江县,书荣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重庆津怡中学录取,成为当时有江特别是大田特大新闻。
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刘家奶奶——马氏却阻止了书荣去重庆读书的行程。因为抗战期间,在南京沦陷之后,重庆作为中国陪都,俨然成为日本打击、瓦解中国抗战决心的重中之重。战火无情、枪弹无眼,书荣是刘家独子,马氏不愿冒险,决断的要求不能去重庆。
一封信件几天前就放在书桌上面。是远在重庆的高小同学兼老乡志新写来的。信中告诉书荣,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因躲避战火,分别自北平、杭州辗转冀、鲁、豫、皖、浙、赣、湘、滇、黔、川十省,行程八千公里,西迁重庆办学。卢沟桥一声炮响,敌人把杭、平两国立艺专的师生从故都和西湖的「象牙之塔」中,赶进流亡大军,与千千万万的群众一样,备尝侵略战争之苦,目睹敌机轰炸,尸横遍地,扶老携幼,啼饥号寒之惨状。也看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辽阔,爱国军民的坚强勇敢。办学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是师生意气风发、热爱祖国,热爱艺术,坚信抗战必胜。还专聘来丰子恺、傅抱石、黄君璧、李可染、吴作人等一批名师。志新希望书荣能来报考就读。
“汝向甚么处安身立命?”书荣喃喃地自问到。曾经佛学的机锋,成为了自己面对的人生机锋。“是时候做出抉择了,我要走出去,走到真实的生活里去。”书荣暗暗想到。转身,他从书房走出来,向母亲马氏居住的中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