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知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州界桥河南田氏,一百四十一户五百零九口,产天下第一籼稻。
吴州界桥河北农氏,一百二十九户四百三十五口,产天下第一梗稻。
因四季泉水不断,所产稻米色香味俱绝,自南宋朝以来,岁供宋廷贡米。”
——《百家谱》徐行
因在庐州耽误了三日,林蓑这一路不得不紧赶慢赶,唯恐错过了与徐行会合的时间。
好在昙笙的脚伤已痊愈,取回了‘嘶风’之后,两人一乘马一牵马,‘嘶风’完全成了昙笙的专骑,倒是节省了昙笙很多体力,减少了途中休息的次数。虽然两人共乘一骑显然是更快的赶路方式,但两人都没好意思开口。
不过即使时间再紧,林蓑也没忘记一件事。
“掌柜的,有没有便于赶路的衣裳,与我妹妹选一套。”
武功山出云亭边马南旌的一句话提醒了林蓑,昙笙的衣着,实在是不太似行走江湖之人,即使不看昙笙脱俗的容貌,她的那身白衣墨绦,锦纹翠袖,在常人看来也不是日日舍得穿的衣裳,难怪路上惹人侧目。
他恨不得把昙笙打扮成乡野村妇,然遭昙笙严词拒绝,在她看来,一位远行的锦衣小姐,配上一位杀气凛凛的蓑衣侠客随从,这个搭配并没有什么不妥。
林蓑气道,这样的搭配,只会出现在杂文戏剧里,若出现在现实世道中,侠客随从会被路上打主意的匪盗折腾得活活累死。
两方妥协之下,昙笙换上一套束腰直襟月白袍,如云青丝用一根云纹缎带束住,胸前戴着的是亡马惊帆的鸟翅环。
再取一顶素纱帷笠扣在昙笙头上,后撤三步打量,玉面半遮,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姿若幽兰,比之前稍稍多了股生人勿近的英气。
林蓑那是相当满意。这样大约可以省去他路上相当一部分的麻烦。
还差一样重要物事。
身为女侠,怎可赤手空拳。他问昙笙道:“平日有习兵刃么?”
昙笙很认真地回想了良久:“习过弓道,算么?”
“聊胜于无吧。”便寻弓铺买了副短弓,让昙笙挎于背后。昙笙颠了颠,却觉得太重,干脆挂在‘嘶风’的得胜勾上。
林蓑心想,若得空,还是教昙笙一些保命的基本功,这往后不知几多凶险,多一技,终归好过少一技。
与徐行约后第十日,两人终在傍晚时分,入了吴州城。
吴州乃江南重陲,民间富庶,物产丰饶,有“吴州熟,天下足”之誉,名珍佳味数不胜数,连后宋皇帝亦建有行宫在此。
入城过了淮桥,行不过百步,当中一道长街横贯吴州城南北,谓“常乐街”,两旁酒肆茶馆林立,人潮熙攘,加之天色渐暗,各酒家渐渐挂起灯笼,端的是八街九陌,软红十丈。
这里头有一个人,林蓑心中一直想探望一面,也不知近况过得可好。还是先与徐行会合罢,把正事办完再说。
顺着徐行留下的暗号,林蓑终在一家酒家二楼最静僻的一桌找到徐行。
桌上八九道菜式,已十不存二。
徐行一见林蓑,如见救星,声泪俱下:“搭档,你可算来了!你没到这两天,我银子都花完了,足足饿了一日,若是你今日再不来,你搭档我就要饿死了。”
林蓑尽力克制想转身离去的想法,没好气道:“我觉得我应该跟孟老提个议,以后凡有灯红酒绿的地方,就免得你来。”
徐行瞬间变脸:“还不都怪你迟到,端的是有了红颜,忘了知己。”一箸吃下一大口肉酱方。
“在庐州取马时被耽误了,如有意见,你找马百晓说道去。”
“那吝啬鬼,磨破嘴皮子套不出半根马毛的人。”徐行一口再咬掉半个盐水鸭腿,脑中浮现出马百晓的胖脸。在徐行的印象中,以往两人的见面,从未有发生什么轻松愉快的经过。
昙笙与徐行乃是第一次见面,桌上男子这吃相,看得昙笙是目瞪口呆,她打小起,还没见过这么能吃的人。
徐行这才看向昙笙,口中囫囵道:“小娘子也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