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踏9天 (第1/2页)
咸鱼指挥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卫思鉴带着沈前来到了北武的公告墙。
“喏,沈哥你自己看吧。”
卫思鉴指了指那被投影到半空的三维电子公告。
沈前没理会四周惊诧的人群,只是抬头看去。
如江中军武一般,北武的公告栏也分为了几大板块,首先就是高校风云榜的内容,北武榜、潜龙榜、升龙榜一应俱全。
当然,这些榜单都和目前的沈前没有什么关系。
就连只针对大一新生的潜龙榜,沈前到现在为止也只昙花一现的上过一次榜。
可能就是一线天的关卡评价达到
的时候,他短暂的进入过前百,但也只是排在九十几位。
而且仅仅一个小时不到就被人顶掉了。
若不是杨令节专门告诉了他,他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倒是沈前一眼扫过,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
就江中军武而言,赵克一、耿千秋、萧晔等人都上榜了。
就外校而言,光是潜龙榜前十都有好几个沈前的“熟人”。
比如当初高考的时候,让他印象深刻的那对曹家兄妹的哥哥曹谦,赫然排在了潜龙榜第六。
还有王朔,竟是排在了潜龙榜第二。
沈前也看到了丁一的名字。
虽然排名不算很高,但也在前五十的行列。
这次来北都也是出于某种沈前的隐忧,她隐约觉得丁一不太对劲。
或者说从对方来北都以后,就好像陷入了某种不正常的状态之中。
作为七中一直的尖子标杆,丁一的努力程度毋庸置疑。
可……
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能用努力来形容了,甚至有点拼命的意思。
即便是两人确定关系之后,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反而更少了。
《既然都确定了关系,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修炼上》。
沈前有强烈的感觉,丁一就是这么想的,虽然她没有说出来。
这让沈前颇为的哭笑不得。
他才是男性那一方,总不能像个小女生一样去纠缠丁一,所以沈前忍了。
这次来北都,沈前也想搞明白丁一疯狂修炼背后的隐情……他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升龙榜的含金量就更高了,而上面的大多数名字也让沈前陌生。
他看到了江中军武在上面排名最高的人,正是曲白,目前排第九。
前八有来自四大校的,也有来自另外一所名为“霸天军武”的学生。
视线扫过那些榜单之后,沈前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则极其醒目的公告之上。
“旧年之末,新年之初,日月当空,登临九天!”
这是关于一场席卷华夏所有武科高校学生的浩大赛事的公告。
赛事名为“踏九天”,分成两个单元。
一个是只针对所有武科高校大一新生的赛事,名为“九天杯”。
这是常规的武道团体挑战赛,每个高校的队伍出五名正式队员,十名替补队员,通过循环
赛制来决出高校排名。
这场赛事没什么好说的,以往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举办,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
“九天杯”的举办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当初曹谦与沈前在高考战场上立下的约定,后来据沈前分析,大概率就是应在这场赛事之上。
更让沈前凝目的是第二个单元的赛事。
那才是“踏九天”的主体赛事。
因为它不限制年级,只限制年纪……所有
岁到
岁的高校武科大学生,都可以报名。
而且“踏九天”决算的是个人成绩。
也就是说,这第二个单元的主体赛事,极有可能演变成个人竞技的最高舞台。
沈前也看到了卫思鉴口中所谓的“种子名额”是怎么回事,按照赛事机制,所有登上了风云榜的高校学生,将在这场赛事之中占据一定程度的先机。
当然,因为具体规则属于保密,所以也并不知道这“先机”又是什么。
沈前也打开手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网上关于“踏九天”的讨论热度极高,只是没几个人能说出个准确所以然来。
因为类似的赛事,至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开启过了。
甚至还有人说,这场赛事之所以叫“踏九天”,是因为它是由九天集团赞助,实际上的比赛内容跟“九天”应该没有半毛钱关系……
九天集团就是开设了九天阁以及九州武道馆的那个九天集团,沈前查阅了一下,对方的确是这次大赛的唯一赞助商。
真正让沈前心动的,是这场赛事可能的奖励。
九天杯武道新生挑战赛没什么说的,主要是学校荣誉,个人就是证书、奖金、丹药以及演武令之类的常规奖励。
而“踏九天”就不一样了。
详细的奖励还没有放出来,但是网上有一种点赞极高的说法,来自一个自称是武道部某司官员家儿子的博客。
说是最终的奖励,会有“九王遗产”。
九王每一个,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的遗产,是普通王侯都无法忽视的宝藏。
这条博客显得很真实的原因,就在于没多久那个帖子就被官方删了,只有截图还在网上传播。
无论如何,“踏九天”的热度都在迅速攀升,也就沈前最近没时间上网,居然连如此大事都后知后觉。
至于那个什么种子名额,沈前倒不是特别在意。
规则上说的很含糊,沈前估摸着这个先机的用处,只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离谱。
不然还比什么,直接按照榜单排名宣布成绩算了。
沈前忽地皱了皱眉,从沉思状态之中回过神来。
四周的气氛不对,嘈杂在减弱。
修炼出精神内核之后,一种感知上的预警在不断提醒沈前……有什么人来了。
他转过头,恰好人群分开,露出了一群穿着北武制服的学生。
沈前眼睛眯了眯,视线和那居中而立的少年……或许现在用青年形容更为合适。
近半年没见,对方的气质也变得更沉稳了,初见时的锋芒已经内敛。
“王朔。”沈前轻声念出了对方的名字。
“沈前。”对方也是嘴角一挑,眼神有些许复杂。
“沈前!”
另一方向也行来一人,对方却是声音极大,迎面便有一股凛冽的战意扑了过来。
“你是……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