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著作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王子们终于知道了窝阔台汗舍近求远,执意远征欧罗巴的真相,也理解了他的苦衷。见过铁木真之后,诸王子不敢再有异议,第二日就分别回到了自己的驻地,并着手开始准备西征事宜。
一月后,到了约定时间,诸王子、诸王公长子、各万户以下的那颜长子都已准备妥当,大军即将开拔,这日夜间,西征军名义上的统帅拔都,却收到了父亲赤术的书信,让他即刻去他帐中议事。
拔都一进大帐,却吃惊的发现父亲赤术,大汗窝阔台、二叔察合台、四叔托雷都在帐中。拔都一惊“大汗此时应该在王帐、二叔、四叔也都应该在自己的驻地,怎么全都到这里来了?”。
疑惑片刻后,拔都连忙跪下行礼道:“拔都拜见大汗,各位叔父!”。
窝阔台连忙走近将他扶起,并说道:“拔都,我们兄弟有事情与你商量,应该说是有要事拜托于你......”。
话说赵不弃单骑朝西南方向一路南下,数日后到达了建康府。建康府乃是千年古都,古称金陵,北有长江天线,四周群山环绕,素有虎踞龙盘之势,东吴大帝孙权以此为都建立孙吴政权,其后改名建业,西晋初年又改名为建康,东晋、宋、齐、梁、陈皆以此为都。从南朝始,建康有居民百万以上,乃是天下第一大城,而且随着衣冠南渡,建康城人文荟萃,物之风华,人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五胡乱华时,北方国土沦陷,晋室南迁,从此建康成为了汉人休养生息,立志北伐的基地。东晋、刘宋、萧梁都通过建康发动过数次北伐。靖康之变后,中原沦陷,宋室撤至江南,当时世人都希望宋室可以定都建康,以显匡复中原之图,但是宋高宗赵构却极度恐惧金人,根本无意北伐,于是他把都城建在临安,但是碍于民心舆论,仍然把建康府定为行都。
二十二年前,废太子赵竑被奸相史弥远诬陷与湖州人潘壬勾结造反,赵竑被逼自尽,王府遭到抄家,王妃吴氏带着襁褓中的世子在忠仆的掩护下逃出临安,辗转六百里来到建康府,恰好遇到前来传道的重阳真人,吴氏将世子托付给了重阳真人之后,便投井殉死。这些往事赵不弃也是在一年前马钰的叙说之下才知晓的。
赵不弃按照当日马钰师兄的指点下,来到了城北陡岗村,他本以为时隔已久,先母的土坟肯定早已荒废,寻找必定困难。谁知到达陡岗村后才得知,此处的王妃墓乃是世人皆知之处。原来当日安葬吴王妃之后,重阳真人就拜托当地乡人好生料理。一来是因为重阳真人的嘱托,二来当地乡人感佩吴王妃的忠烈,再加上赵竑乃是一代贤王,受万人敬仰,所以多年来,吴氏的墓一直都被四方乡人妥善料理,并且祭奠不断。
赵不弃在乡人的指点下来到了先母的墓前,看着修整一新的坟墓以及摆在墓前的供奉,赵不弃感慨万千,终于忍不住两行热泪流了下来,“母亲,孩儿不孝,这么多年了才来拜祭您!”赵不弃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我赵不弃也是有母亲的人,如果您还活着该有多好!”。
赵不弃跪在先母墓前,久久不愿站起,就在这时一阵少女的哭声从不远处传来,这哭声是如此的悲伤,赵不弃忍不住站起身来,朝哭声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座新坟前,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孤孤单的跪在地上哭泣着,边哭边说:“阿爷,你走了,芸娘该怎么办啊!”。
也许是相同的心境,赵不弃不禁生出了同命相怜之感。他静静的走到少女身旁,轻声言道:“人死不能复生,姑娘还要节哀啊!”。
这个叫芸娘的少女,因为哭的太伤心,竟然没有感觉到有人走近,突然听到有人劝慰,吓了一跳,连忙转头看向赵不弃。
赵不弃与她四目相对,只见这个梨花带雨般的少女生的极为好看,一双满是泪痕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让人忍不住生出怜爱之感。
少女显然吓了一跳,盯着赵不弃看了半天没有说话,赵不弃安慰两句就打算离开,突然少女叫了一声“恩公,是你吗?”。
赵不弃一愣,又看了一眼少女,根本想不到在哪里见过,只好微微言道:“姑娘认错人了吧,江南在下还是第一次来!”。
“不是的,三年前在大兴府城外的饭馆,是您吗?”。
一听大兴府城外饭馆,赵不弃猛然想起,同时再次打量了少女,吃惊的说道:“你就是当年那个卖唱的小姑娘?”,当年赵不弃北上王帐,寻找丘处机,路过大兴府的时候,在城外饭馆里遇见几个纨绔子弟调戏一个卖唱的小姑娘,他义愤之下挺身而出。也是在那个饭馆,他见到了耶律楚材,不知道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公子现在是否安好。
其实也难怪赵不弃认不出芸娘,当时也就是一面之缘,再加上那时的芸娘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如今却已经是个碧玉年华的少女了。
但是赵不弃的变化并没有太大,只是稍显成熟了一些,关键是他这一身绿袍,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赵不弃对她有相救之恩,芸娘自然不会忘记。
“是的,奴家就是当时那个小姑娘,奴家叫芸娘,当日多亏了恩公解围,芸娘一直都记在心中!”,小姑娘看到赵不弃似乎忘记了悲伤,只顾兴奋的说着。
“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姑娘当时是和爷爷一起......”,赵不弃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看着新坟问道:“你爷爷已经故去了?”。
“是的,阿爷前几日刚刚去世!”,芸娘又悲伤的哭了起来。
“你阿爷上了年纪,生老病死本来就无法避免,姑娘也不要太过悲伤了!”,赵不弃安慰道。
“阿爷他,他是被人打死的!”,芸娘说道此处哭的更加伤心起来。
“什么,被人打死的,一个老人家怎么会有人对他下此毒手?”,赵不弃愤怒的说道。
原来芸娘自幼父母双亡,从小跟着阿爷四处流浪,以弹唱糊口,幸好芸娘长得水灵,歌声又美,虽然漂泊,但日子总还过得下去。也就是因为芸娘人美歌甜,她们时不时的会遇到麻烦。当年在中兴府,幸得赵不弃出手相助才摆脱了纨绔的骚扰。当他们刚刚进城不久,就传来蒙古大军即将来犯的消息,于是就和许多居民一起逃离而去。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路逃回中原,谁知河南也遍地战火,几个月前,他们爷孙俩逃到了淮南,并一路来到了建康府。
本以为建康府百姓殷富,膏粱锦绣,他们爷孙俩可以在此安身立命。谁知前几日一次在酒楼卖唱时,却被当地豪强给看上了,豪强当场丢下几锭碎银子就要带走芸娘,爷爷上前哀求却被豪强手下打倒,爷爷不肯放弃,死命的抓住豪强的衣襟,惨被酒醉的豪强一脚踢死了。
由于死了人,豪强也有些怕了,丢下一些银子便扬长而去。昨日,孤苦伶仃的芸娘雇人将阿爷埋在此处,今日又思念阿爷,所以来到坟前哭泣,恰好遇到了赵不弃。
赵不弃听到芸娘的诉说,顿时压抑不住的愤怒,“你知道打死你阿爷的人是谁吗?”。
“奴家知道,酒楼老板告诉我,他是建康府玄武门的二当家,叫裘战,店老板说我惹不起他,不要告官了,告了也没用,收好他留下的银子,安葬好阿爷后,还是去其他州府好了!”,芸娘从小卖唱,自称奴家已经成了习惯,其实芸娘这么多年遇到的纠缠与磨难简直是数不胜数,但这次她却失去了最亲的爷爷。
“在宋国清平之地也有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姑娘放心,此等不平之事,我赵不弃绝不会坐视不管!”,赵不弃坚定的说道。
当日,赵不弃牵着马与芸娘一起进了城,并为芸娘置办了一身男装,芸娘穿上后,活脱脱一位俊俏少年。
赵不弃故意与人闲聊,从而打听到,在建康府主要有两大帮派,一个就是经营南宋内部水域多年的长江会,该会的总舵就在建康。另一个就是这个玄武门,建康城北有一处风景秀美的大湖,名叫玄武湖,该帮的总堂就建于玄武湖边上,于是帮派名称就叫玄武门。
长江会控制住南宋境内水运,做着走私生意,帮众众多,势力范围甚至远涉当年金国控制的黄河水域,但毕竟比较分散,所以在建康城内也只能与玄武门斗个平分秋色。玄武门经营青楼、赌场,与官府勾结很深,手下打手多是一些穷凶极恶之人。
玄武门大当家谭镇原本就是建康世族出身,他武艺高强,一手创建了玄武门,二当家据说之前是个中品的军官,后来不知怎么的脱离了军队,混成了帮派二当家,此人好勇斗狠,经常惹是生非,但是碍于他帮派豪强的身份,加上官府的包庇,一般人是敢怒而不敢言。
赵不弃打听到裘战经常会去秦淮河边的状元楼饮酒作乐,于是他便带着芸娘前往等候,赵不弃心里清楚,打死一个庶民老汉,对于裘战这种霸道惯了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也许他转身就忘了,所以该饮酒作乐他还会饮酒作乐。
“赵大哥快看,那就是裘战这个恶人。”,才第二日,他们就等到了要等的人,而在赵不弃的要求下,芸娘已经不在称呼他为恩公,只叫他赵大哥。
只见一个满脸红光,十分魁梧的汉子,正被一群人簇拥着进入了状元楼,而那个满脸红光的汉子正是裘战。
赵不弃与芸娘兵分两路,芸娘前去打探裘战一行人落座的包厢,而赵不弃却去雇了一艘小画舫。赵不弃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状元楼临河而建,包厢的露台大多临着秦淮河,这也是秦淮各个酒家的一大特色。裘战一行人数众多,而且又在酒楼这种人员川流之所,如果从酒楼内前往擒人,一旦混乱起来,裘战很可能乘机溜走,如果在河面上,从露台跳入,便可以出其不意的制住目标。
芸娘刚刚上楼,就听见了一阵粗豪的笑声,这笑声正是她永远也不能忘记的笑声。芸娘很快便查清了裘战所在的包间,与赵不弃汇合后,两人一起乘画舫,朝状元楼的方向驶去。
十里秦淮,才子佳人,六朝金粉之地,江南繁华之所。秦淮河乃是建康第一名风流名胜之地,号称“衣冠文物,盛于中原;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十里秦淮两岸遍布酒肆、青楼,真是金粉楼阁,灯火辉煌;丝竹吟唱,昼夜不息。不论是豪族公卿还是文人墨客,夜夜流连忘返。被民间誉为“南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赵不弃站在画舫前端,看着秦淮河两岸的秦楼楚馆,听着歌女用空灵的歌声吟唱着李清照的《月满西楼》。心里不禁感慨万千,北方战乱多年,赤地千里,百姓名不聊生,血魔残害生灵,无数城市成了可怕的人间地狱。但是这里却是一片纸醉金迷,同一片天空之下仿佛是不同的两个世界,赵不弃闭目叹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