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髦也是热泪盈眶,“王公!国有您这般的贤臣在,朕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其实,抛开曹髦自身的立场来看,司马师不能算是曹髦最强大的对手。

在庙堂层面上,曹髦最强大的对手应当是未来那些以王祥这些人为首的世家大族。

连司马家面对这些世家大族都得低头,等司马家都死绝了,他们还在不断的祸害华夏,甚至到了唐初,还能清楚的看到他们所留下的恶心痕迹。

可是,不同的时候,要对付的敌人是不同的。

司马家不能打败这些人,那自己就可以先利用这些人来打败司马家,然后徐徐图之。

最后肯定还是要对付这些人的,至于会不会养寇自重....

自己就算比不上司马师也不能说比不上司马衷吧??

两人一直都在说着毫无意义的客套话。

说了许久,王祥方才说起了正事,往后,就是他来当曹髦的老师,来教导曹髦。

在历史上,王祥也曾当过曹髦的老师,给他讲述治理天下的道理。

此刻,也是如此,王祥给曹髦讲课,讲的并非是经典,王祥认为,经典只需要记下来就可以,真正治理天下的方法跟经典是不同的,王祥更多还是偏向了治理天下的法门。

曹髦只是听了片刻,心里就明白,为什么一周目的时候自己没有继续跟着王祥来请教了。

王祥所讲述的治理天下的办法,实在是....太浮夸,太假,太空了。

“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就要重用贤臣,远离小人...”

曹髦撇了撇嘴,给诸葛武侯交版权费了吗?

“要轻徭赋,爱惜民力,轻刑法,少肉刑....”

王祥说的这些东西,随便拉来一个大臣都能说,只是一些很广泛的大道理,现在是魏啊,不是春秋!你说的这些东西,还有谁不懂呢??

曹髦顿时就失去了兴趣,可是,他脑海里却迅速涌现出了不一样的想法。

“王公?那要如何做到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呢?”

王祥沉默了一下,方才说道:“能得到天下所敬仰的,自然就是贤臣,而被众人所唾弃的,便是小人...”

哦,就是不看他做了什么,就看他的名声呗?

曹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故而如今有州正官来选拔那些名声很好的贤才来为朕所用!”

“正是如此,此文帝之仁政也。”

“朕若是想要更多的贤才,该怎么做呢?”

王祥再次迟疑,“陛下的意思是?”

“朕想要将全天下的贤才都收入囊中!如今这般取士,还是太粗浅了!”

“依朕来看,与其给士子们定品,倒不如直接给天下的大族定品,由尚书台出面,等高品大族的子弟成年,直接召用,如此就省掉了很多的麻烦,对那些达不到高品的大族,再让中正官来考察他们的名声,才能,然后再担任官员,&#

;&#

;.

&#

;.这不是很简练吗?”

“啊???”

王祥瞪圆了双眼。

九品中正制并非是忽然出现的,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汉末,就已经有乡里评议的传统了,到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式将清议纳入国家取士流程里,制定品级,不过,曹操更在意的是才能,虽然不忽略家世,但是更在意才能。

到曹丕时期,中正正式出现,以家世、道德、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再往后,司马懿正式落实该政策,将地方的中正提到了庙堂中正。

等到了司马炎时期....就变成了如曹髦方才所说的,吏部等大族子弟成年后直接铨选入仕,不经过察举,才能和道德不重要了,全看家世,沦为了门阀政治的工具,别说底层人了,就是寒门,都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从此成为了事实。

而曹髦这意思,就是直接提前,将发展到了巅峰的中正制拿到如今来用。

王祥当然是被吓了一跳,这会不会太快了一些??

好在,他还是恢复了平静。

“陛下,这些事情,还是要多考虑的,不能着急。”

曹髦点点头,又问道:“那这轻税赋又是怎么说呢?”

王祥缓缓回答道:“百姓多疾苦,战乱不休,自然是要减免杂税....”

“这好啊!若是我们能对不同大族设立品级,然后达到品级的免税,那民力是不是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了?”

“啊???”

王祥再次目瞪口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多面谍王

多面谍王

墨老黑
多面谍王简介: 在那个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一个只求自保的小市民,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特工,为了活命,他开始戴着面具游走于各色人群当中,最终成长为谍战中的传奇王者,却无人知晓他的真正身份……
其它 连载 54万字
轶于军旅

轶于军旅

泽今文否
轶于军旅简介: 轶,原意为超车,引申为超越,也可解为失散,或突击。 老爷子给我取这名儿,期许我能有超越前人之精神是没错,你这劳什子心愿系统听风就是雨,拿着鸡毛当令剑就不对了吧? 把我扔到异世界当兵,还不完成任务就不让回家?谁惯的你? 什么?士兵突击?伪装者?狙击生死线? 听起来倒是有点东西,可是你能不能搞搞清楚再行动,这些世界都不是一个画风啊!
其它 连载 11万字
民国元年

民国元年

金峙屿
民国元年简介: 民国,是一个纷乱而饱满的时代,在它短短几十年的大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厕身其间!本文主人公方云奇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方云奇并非出身名门,从小亦历经心酸,却因某种机缘,来到当时最高领袖身边工作。七七事变后,他主动请求赴抗倭战场,击杀倭寇。方云奇的战术灵动飘逸,毒辣刁钻,却又大气磅磗,杀得倭寇鬼哭狼嚎。战后,山河破碎,红颜凋零,方云奇退避空门,然红尘滚滚,空门不空...... 这是一
其它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