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猎奇黑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宇宙世纪.
年三月三日。
续敖德萨压制成功后,由吉翁军
-
尤利.凯拉尼中将率领的第一地上机动师团降落于巴什喀尔湖及咸海沿岸,天山山脉以北,驻扎哈萨克斯坦加盟国的联邦军迅速溃败,以当地几乎完好无损的联邦军基地为前进基地,第一机动师团开始向中东方向进军。
而第二机动师团则在北美降下,在占领联邦军加利福尼亚军事基地后,吉翁军第一次获得了海洋舰艇的设计资料,包括数条完整潜艇在内的样本为舰艇设计经验基本为零的吉翁军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同时,在北美获得指挥权的扎比家小少爷卡尔玛.扎比体现出了与其名声所相符的指挥才能,虽然并非天才型的将领,但在豪华幕僚团的辅佐下,北美区战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在原大洋洲区域降下的部队则在卡奔塔利亚湾地区及东南亚诸岛上建立了前进基地,大军直指中华加盟国腹心。
最后,以吉翁军第五机动师团降下中东—北非地区,在亚历山大港建立前进基地,原本该基地的作战任务将是同时向中东和非洲方向发动攻击,但是因为原海兵降下旅团的损失没有预计的高,所以亚历山大基地的吉翁军主攻方向便指向非洲大地。
宇宙世纪.
年三月二十日,新编第六机动师团(注一)降下敖德萨并成立欧洲方面军指挥部,但敖德萨地区的防务工作仍然由海兵降下旅团负责。
尽管非洲战区乞力马扎罗方面的吉翁军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出乎预想的非洲地区联邦军的抵抗行动坚决而彻底,借由联邦军仍占优势的海军力量,不计代价的补给让
.
.
.
非洲方面军死死地守住了南非地区,觉得无法迅速取得突破的吉翁军本部决议任命‘阿非利加战线’的诸将领自行建设工业/军事两用基地,其中便有诺恩.比达少将所负责的金伯莱特矿业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非洲战线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有效战果。
宇宙世纪.
三月三十日。
经过月余的斗争和扯皮,吉翁公国方面的文官队伍终于进入地球,同时由姬西莉亚争取到的由吉翁军
-
马.克贝大校率领的吉翁资源采集部队入驻敖德萨矿山基地,而吉翁军
-
特务少校铁列斯.苏.苏特勒则解除了敖德萨占领区军管政府临时官长的任命回归一线部队。
在经过大半个月的补充和整编,因降下行动的依次成功,地面军已经不再需要规模如此之大的降下部队,所以原海兵降下旅团被取消编制,因为取消了海兵队职能而被重新命名为第
特设独立师团(注二)。
原旅团长铁列斯.苏.苏特勒被提升一级,以特务中校之军衔担任副师团长一职,实质上是变成了一线指挥官,仅仅负责第
师团的指挥事务,而由总帅部调来的马克西姆少将及其直属参谋团则取代了其中东战区最高指挥官的地位。
当然在马克西姆少将到任之前,中东战区依然由苏特勒副师团长暂代指挥任务。
明升暗降的把戏西方人也是会玩的。
四月一日,由第
特设独立师团为主力,天山基地及亚历山大基地派遣偏师辅助的中东战役开始,战役目标是净空中东地区,安定后方同时夺取矿业产区以及波斯湾沿岸的初级能源产区(注四)。
作战代号:蓝色(注三)。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中东,作为旧西历时代,或者说可控米氏核融炉发明之前都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和某条时空线的历史不同,迅速统一的地球联邦,或者说主要的几个加盟国,某些流氓自然不需要挑起这样那样的战争来掠夺资源,他们有名目也有大义在取得石油的同时打击所以可能破坏他们输油渠道的对象。
所以在米氏反应炉发明之前,这些阿拉伯人不但没有战乱之苦,而且因为宇宙大移民也没有那么重的人口压力,凭借主要理事国之间的矛盾还能左右逢源活的非常滋润。
是的,直到米氏反应炉发明之前,当这个划时代的发明走进生活以后,石油作为旧式能源的地位一降再降,毕竟进口石油的国家也不是做慈善的没有道理大量购入没什么价值的物品,因为并不是主要的工业国家,作为纯能源出口国的地位又已经消失,甚至无法保证温饱的中东人、本身就因为排外而对加入地球联邦心怀不满,因为生活水平下降而觉得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的中东人自然是各种反抗,事实上作为这场战争之前最主要的战乱地,中东驻扎着数量最多而且也最为精锐的
.
.
.
部队。
而现在这些部队便成为了挡在第
独立师团面前的拦路大石,面对以数十万计的联邦大军,就算经过扩编,还有协同部队也不过五万余人的苏特勒所部实在是显得太过渺小,而且和欧洲的败兵不同,那些欧洲驻军虽然已经没有把军队当做工作单位上下班打卡还有双休日的奇葩习性,但承平已久的欧洲人战斗力实在是弱的可以,在弭平了装备上的差距后,不要说和东亚联邦军、南美本部联邦军、中东联邦军这些强军相比,说不定战斗力还不如那些反抗军呢,加上大军新败,所以才会被宇宙纳粹打成这幅德行。
所以完全明白自己在总体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苏并不打算傻啦吧唧的硬碰硬,这也是他在敖德萨休整时期的主要工作。
因为他本人过于年轻,而且有没有自己的班底,也没有牛逼哄哄的老爹给他留下人脉,克莱门斯不说已经破产,就算是破产前也称不上是将门,只能说是二流的破落门第,而且在腓特烈.克莱门斯这一代兴起的家业也毫无底蕴,所以事实上他的部队中缺乏能够帮他处理事务的人,整只
独立师团完全就是靠他一个人拿主意。
而总所周知,现代军队之所以为现代军队,便在于不将军队的命运寄托于个人的天才,而是凭借组织、体制以及总体国力来决定胜负,同时更加不是决定与武器,因为并不是说给平民一人发一支枪就算是现代军队,必须有统一的训练、统一的着装、统一的装备后勤、统一的指挥。。。。。。
现代的军队便是从上至下每一个细节都约束起来的团体。
然而,在第
独立师团中,苏根本不敢用那些基连派给他的参谋们,他只把一些小细节的处理工作交给他们,而对于其他事关军队命运的方面他只能独自处理,显然这个工作量不是敖德萨管理期间那种因军管而显得清闲的工作可比的,就算是精力与能力同样超群的苏也不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早在敖德萨期间,结合中东战区的实际,除了其本部大队以外,他决定将低级别单位的指挥权下放,第
机动师团以三机小队或者十机中队,配合数十人的后勤、辅助人员作为独立作战单位,这和现代军队的依靠低级士官统领军队的概念不同,苏将他的部队细胞化,每个独立作战单位都有着自己完整的编制,从大量配给的补给车到以下级指挥官为中心的参谋体制,这一切除了必须依据苏的整体作战目标行动、以及必须在召集的时候集合以外,其他一切权力完全下放。
这也就是这种特殊时期能用,基本都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优秀士兵,先进的通讯体系以及超越时代的装备,更重要的是作为现代军队对本国的向心力(虽然海兵队成员并不喜欢吉翁,但作为宇宙之民他们同样也不喜欢联邦),否则一般人用这种手段军队绝对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