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天降神石 (第2/2页)
疏桐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惜这块神谕石上的刻字并不清晰,笔画又古怪离奇,十分不好辨认。群雄于是取来大块白布进行拓印,待印好后再逐字逐字的研究。群雄这番做法却让燃法上人等大为不解,只是他见众人乐此不彼,便也不去打扰他们的兴致了。
经过一番反复推断和猜想,群雄终于把拓印上的字琢磨出了一小半来,大致是“天授帝命,王于下木”,至于其他文字,他们就算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来了。
群雄反复念叨这句话,念着念着就有人说此话是指名字里带木的人是真命天子,最终要统一中原的。
此话一出,各派首先思索自己门派所在藩镇的姓名,但与“木”字挂钩或谐音者,都无不露出得意的笑容来。反观那些与“木”字沾不上边的藩镇门派,便个个都似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了。
虽然达成了这一点共识,但这个“王于下木”究竟指的是谁,众人便就各有说辞了。拜剑山庄、佛光寺和铁衣盟的人都说北晋李氏家族姓下有个木字,正符合“王于下木”的暗示。来自南朝的各个门派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南朝皇帝梁洞国的姓氏下面也有个木字,况且梁洞国占据中原半壁江山,麾下更有二十万铁甲雄兵,是眼下实力最强最有可能问鼎中原的人物。
北晋的门派于是针锋相对的说起李从俭大败梁洞国的几场战役,&#
;&#
;&#
;
a
&#
;.试图从军事层面证明北晋实力不弱于人。南朝的门派则讥讽李从俭穷兵黩武,根本经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双方你来我往,互逞口舌之快,却是像极了孩童之争。可争到底,还是谁也不服谁。
于是两边的争辩立刻升级为争吵,接着又转变成对骂,最后干脆演化成剑拔弩张的局面来。的确,这件事本身就已经不是单纯的辩驳的问题,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诸派各自立场和站位的问题。既然事关立场、站队,那么原本只是结伴同行的队友们倒戈相向不也十分的正常么?
对峙局面终于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中结束,随着石横生的出手,泰山派率先和铁衣盟的人交起手来。只是铁衣盟首领公孙北望一对崩山掌刚猛异常,石横生才一交手就落得下风。见此情形,两仪派、天都派当即出手支援泰山派;那头拜剑山庄和慈航庵自也不会袖手旁观叫公孙北望吃了亏,便都即可加入对战中进来。至此,偌大的开阔地上面便出现了几百名中原武林人士互相厮杀的激烈场面。
曹劲苍才坐上武林盟主宝座没几日,可不想见着一桩武林血案就此发生。但激斗双方已经失去理智,却是任凭他怎么喝令都无济于事了。曹劲苍于是化出一对铁掌钻入阵中,然后凭着高超功法将打斗双方逐一击退。如此,形势才未进一步恶化下去。
一旁的燃法上人见得曹劲苍如此了得,自也对他刮目相看。但曹劲苍却无福消受这等赞美,因为他还需要去制止那些仍在恶斗厮杀的武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