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钱塘江南岸,绍兴府,萧山县,泥湾村。

村子几十户人家,泥屋砖房,错落有致。

依着村子,有一座矮山,一条石径直通山顶。

苍翠欲滴的竹林散发着清香,一眼清泉在山脚下叮咚作响。

村子四周的稻田金黄璀璨,村民们正在其间卖力的劳作。

七八垂髫小儿在田埂上嬉戏,几头老牛立在田间甩着尾巴。

农妇挑着饭食小心翼翼地朝着田中走来,时不时喝骂两句调皮的顽童。

山顶上,一间柴门小院,两间青竹之屋。

院中一人正坐在竹椅上翻看着手中书卷。

两条老狗一左一右依偎在他的脚边酣睡。

风吹竹林,沙沙作响。

门外响起交谈声。

“是这里吗?”徐孚远喘着大气问着那带路的孩童。

“是这里,韩先生!有人找你!”孩童隔着围栏冲里面的男子大喊道。

正专心的韩霖扭头一看,见院外之人面生,没有见过,便赶紧起身。

“韩先生,冒昧打扰,还请见谅!”徐孚远拱手行礼道。方才爬山,将他累的够呛。

“你是?”韩霖疑惑道,他这里已经一年多没有陌生人来过了,平常也就村子里的孩子们来他这玩耍。

“在下徐孚远,表字闇公,是浙直总督张国维大人幕宾。”

“张国维大人何时成了浙直总督了?”

韩霖惊奇,一边将徐孚远迎进院内,一边问道。

张国维的名号他是知道的,只不过自他中了天启元年的举人后,因朝中无人,未能补缺,再加上当时朝中党争愈演愈烈,所以他便四处游历潜心修学,对朝中事情不是太关心。

徐孚远进院一瞧,小院打理的十分精致,院子中还摆着许多用竹子做的各种各样的火器模型。

“这些都是韩先生做的?”徐孚远惊奇道。

这时,溜进院子正在玩弄竹马玩具的孩童开口道:“当然了,韩先生手可巧了,什么都会做!”

韩霖不禁微笑道:“树根,别瞎说!”

“韩先生当真是厉害,这些可都是明军制式火器装备!”徐孚远目中精光闪动起来,这可不是寻常人就能够做出来的,必须对朝廷武备极其了解才行。

见徐孚远是个懂行的,韩霖不禁也来了兴趣。

“徐兄好眼力!看来徐兄也不是那些书呆子,倒是可以一谈。”

“哈哈哈,韩先生说笑了,国事危如累卵,只知之乎者也又如何救国?”

两人相视而笑,韩霖便请徐孚远在院中的竹桌前落座。

闲聊一阵,徐孚远便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韩先生,你可有功名在身?”

“在下不才,天启元年举人。”

“原来是前辈,那为何不入朝为官呢?”

“当时党争激烈,岂容我辈跻身?”

徐孚远沉默,韩霖所言确实不假,当时朝中斗争纷杂,不是韩霖这样的人可以招架的住的。

“敢问先生这一身学识师从何人?”徐孚远很好奇,韩霖是怎么接触到火器的。

韩霖神情顿时变得迷惘起来,皱着眉头似乎回想着什么。

良久,他才轻吐一口浊气,眼中充满遗憾地说道:“座师,徐光启。”

徐孚远登时愣住,徐光启!

这个名字可真的是如雷贯耳,他的名字,在大明,几乎家喻户晓。

只一本《农政全书》,就让他流芳千古,何况还有他参与翻译的《几何原本》以及他撰写的《泰西水法》、《甘薯疏》、《农遗杂疏》等。

更为厉害的是,徐光启十分重视火器,特别是注重火炮,曾经多次上书建议朝廷引进火炮技术,可惜那时朝堂之上,没有几个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他就像是朝廷中的异类,处处碰壁。

“竟然是徐阁老......”徐孚远喃喃道。

“恩师一身经世致用的本事,宦海起伏,无人赏识,直到崇祯朝,才被重用,可惜那时恩师年事已高了。”韩霖无限怀念地感慨道。

徐孚远心中明了,韩霖一定是因此而对朝廷失望,所以才隐居此处。

“韩先生可知刘老八?”

“此人曾经向我请教过火炮之术,我见他心诚,便教习了一二。”

“此时,他正在杭州城头,亲自操持三千斤红夷重炮,保家卫国。”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老哲
抗联薪火传简介: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 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 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 抗战老
其它 完结 629万字
北朝汉月

北朝汉月

元祀
北朝汉月简介: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就连北魏末年攻下洛阳的陈庆之,逃回南方之后,也感慨于北方人文之盛,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而当时,北方屡遭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南朝四代中的文化极盛时期。 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
其它 连载 71万字
烽火江山情

烽火江山情

斯莫龙
烽火江山情简介: 一场意外,让周廷琰重生在了民国,这一年也是中原大战时期,这场大战也彻底的改变了他本想安逸的过着少爷的生活。 本书以真实人物与战争场地为背景改编,讲述抗战的十四年内,发生在皖南一带的故事。
其它 完结 21万字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

风口上的珠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简介: 李源穿越到影视融合世界,以军艺退校生的身份前往702装甲步兵团报道。 别人都是在操场上挥撒汗水才能慢慢成长,李源只需要写写歌,当一名文化搬运工就能变强。 高城:“钢七连是702装甲步兵团王牌连队,请到我们钢七连来吧!” 李源:“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吗?不去。” 袁郞:“老A是真正的王牌特种部队,能进入老A的全都是真正的兵王,到我们老A来吧。” 李源:“你们那么弱还叫兵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