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暴利 (第2/2页)
陈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主要操作分三步,第一步是报中,每年朝廷将项目贴出来公开招标,譬如往山西运输一石粮食,可换取一张引盐,总共需要运送
石粮食。哪位盐商若有意愿承包这个项目,那就揭榜登记,是为报中。
&
;&
;第二步是守支,商人如期把所需的粮食运到指定地点,领取该得的盐引,然后便可以拿着盐引到指定的盐场等候取盐,亦即是守支。
&
;&
;第三步是市易,盐商在指定的盐场拿到盐,运到指定的区域售卖,是为市易。
&
;&
;所以啊,商人想拿到盐引并不容易,这过程周期很长,而且运送粮食的路途遥远,人吃马喂的,往往一石粮食运到目的地后只剩半石,甚至更少,消耗巨大,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奇高,但是商贾们依旧趋之若鹜。
&
;&
;为什么?
&
;&
;因为卖盐的利润实在太可观了,即便除去这些成本,依旧还是大赚,所以盐商们争相把粮食物资运往边地,以换取盐引,一些头脑灵活的盐商甚至直接请人在边地开荒种粮,以减低运输成本,于是边地出现了大量的“商屯”。
&
;&
;如此一来,边军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大晋的边疆也繁荣了,朝廷也能省下一笔巨大的开支。
&
;&
;毫无疑问,开中法是一门好政策,但是再好的经,若让歪嘴和尚来念,也得变成歪经。
&
;&
;大晋立国近九十年,开中法渐渐开始走样了,一些权贵眼见盐利丰厚,于是开始伸手,利用关系和特权来搞盐引,一些皇亲国戚甚至直要向皇帝索要,这就是所谓的“占窝”。
&
;&
;这下好了,盐商们辛辛苦苦把粮食运到边境,&#
;&#
;.u
.这才换到了盐引,结果勋贵权戚们动动嘴皮就把盐引搞到手,而且几乎是零成本,你说气不气人?
&
;&
;贾赦这五百引盐便是靠关系搞到手的,不过并不是零成本,也花了一千两银子,但一转手就赚到五千两,依旧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暴利。
&
;&
;且说贾琏离开书房后,贾环便禁不住问道:“姑父大人,朝廷欲将盐税增加到每引七两银子,这个没问题,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那些盐商最多不过将成本转嫁给百姓,但是增加二十万引的产量,一下子增产这么多盐,真的能卖出去?只怕盐商未必会乐意吧?”
&
;&
;林如海捋须道:“环哥儿你怕是有所不知了,市面上的私盐不比官盐少,由于不上税,所以价格比官盐低上许多,百姓更乐意买私盐,这也是私盐屡禁不止的真正根源,如果能彻底禁绝私盐,官盐的销量翻一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
;&
;贾环不由乍舌道:“私盐竟猖獗于斯?”
&
;&
;林如海问道:“环哥儿,如果买一斤官盐的钱可以买十斤,甚至二十斤私盐,你会买官盐还是私盐?”
&
;&
;贾环脱口道:“当然买私盐,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能省则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