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鸟先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新网址: 朝廷改稻为桑的命令下到浙江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了。

接到了紧急公文的胡宗宪,手中还拿着两封信。

这其中一封是他的座师严嵩写给他的信,另一封则是严嵩之子严世蕃写的信。

带着朝廷的公文和两封信,胡宗宪走进了书房,他将这三件东西递给徐渭,叹息一声说道:

“朝廷这是要将浙江架在火上烤啊!”

徐渭打开信,他认真的将三份信看完了之后,也叹息一声说道:

“君以此兴,必受此乱,胡公整顿浙江,靠的是严阁老,如今也到了严家收取回报的时候了。”

胡宗宪叹气说道:“世人都说我是严党,这改稻为桑也只能落在浙江,文长,这改稻为桑能搞成吗?”

徐渭长期科举不第,对于民间和大明基层还是了解的,他摇头说道:“定然改不成。”

徐渭说道:“改稻为桑,要百姓将稻田改为桑田,让百姓养蚕卖生丝再换粮食,听起来是很不错,实际上却根本没办法执行好。”

“首先养蚕这事情,不是每一家每一户都能养好的,强行一刀切的接过,就是原本养蚕的百姓,因为生丝多了价格下降而怨恨朝廷,不会养蚕的百姓,因为养不好蚕又弄不好丝,也会怨恨朝廷。”

“然后就是养蚕真的出丝了,朝廷要用什么价格去收购?”

“官府收春夏二粮,尚且有胥吏从中盘剥,有踢斗淋尖的招数,如今要收整个浙江的生丝,这丝品优劣价格可是差的很大的,若是胥吏以次充好,损失的是朝廷,若是以好论次,那倒霉的是百姓。”

“再有一个,就是粮。”

“百姓就算是卖了生丝,还要再从市面上购买粮食。”

“整个浙江都不产粮食了,粮食价格必然上涨,也肯定会有粮食商人囤积居奇,到时候粮价上涨,就算是改稻为桑比以往卖粮食赚的钱多了,但是买到的粮食还不一定比自己种的多,那岂不是要酿成民变?”

徐渭顿了一下又说道:

“还有,改稻为桑是要本钱的,无论是购买蚕种,还是买桑树,这都不是普通农户能够承担的起的,如果强行改稻为桑,那最后必然是百姓要卖田。”

“胡公,若是改稻为桑,浙江必乱。“

胡宗宪听完了徐渭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文长你说的没错,可是严阁老和小阁老都来信,我没有立场反对改稻为桑的国策。”

胡宗宪还有一半的话没有说,改稻为桑从朝堂上提出来之后,满朝文武中,只有太常寺卿高拱明确表示反对,清流的诸大臣都没有出言反对。

严党的提案,清流都保持了缄默,这是两党之争恶化之后,还从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胡宗宪身为严党的骨干,更没有立场反对了。

徐渭再次想到“君以此兴”的话,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胡部堂,难道真的要推行改稻为桑吗?”

胡宗宪想了想说道:“如今之计,只有一个拖字诀。”

“拖?”

“对,浙江太大,也不是处处都适合种桑树养蚕的,就先从杭州府开始,上奏朝廷等杭州府出丝,再推行全浙。”

“为何是杭州府?”

胡宗宪说道:“杭州贸易发达,本就有很多桑田,就算是改稻为桑也对粮价影响不大,实在不行杭州府也和苏州府一样,从琉球买粮来平抑粮价。”

徐渭立刻说道:“部堂之计妙哉!”

胡宗宪摇头说道:“若是杭州不出乱子,可以缓缓推广之,若是杭州出了乱子,我再上书请求暂缓改稻为桑,严阁老也不会说我什么了。”

胡宗宪的算盘打的不错,不过和所有上位者一样,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下级当做毫无私欲的政治工具,也许是周围溜须拍马的人多了,总觉得自己的话能够一言九鼎,不折不扣的执行。

杭州知府马宁远,和海瑞一样,都是举人出身,正常来说他这样的出身,是很难做到知府,特别是杭州这样的大府知府的位置上的。

前任杭州知府,因为去年的杭州大火被弹劾罢官,马宁远是胡宗宪力保推荐上去的,因此也被胡宗宪认为是铁杆的属下,将改稻为桑交给杭州府来做,也是因为胡宗宪对马宁远的信任。

只不过胡宗宪还是低估了自己属下的“上进”之心,当他说胡宗宪将整个朝堂都非常关注的改稻为桑交给了自己,马宁远如同打了鸡血一样,迅速召集了属下开会。

从白天讨论到了晚上,大堂中都点燃了蜡烛,马知府依然和打了鸡血一样,还在紧急部署研究“改稻为桑”的国策。

在他边上的座位上,时任浙江参将的于宗远,正在打着哈欠。

于宗远是被苏泽推荐,从福州左卫调任浙江的。

原本胡宗宪也不是那么信任于宗远,但是见过一次这位于二公子之后,很快就被他折服。

咱们这位天使投资人一号,最大的优点就是从善如流。

在面见胡总督之前,于宗远好好听从了副官林德阳的教导,狠狠在胡总督面前夸了鸟铳的优点。

其实在嘉靖三十九年,兵部就开始大造鸟铳,主要就是运到东南沿海地区,胡宗宪也是对鸟铳的威力有所了解的。

特别是戚继光都很推崇鸟铳,手下的左膀右臂这么推崇,胡宗宪也知道鸟铳的优点。

于宗远对胡宗宪侃侃而谈,大谈鸟铳作战,将胡宗宪唬的一愣一愣的。

只不过胡宗宪听戚继光的话也只听了一半,戚继光虽然觉得鸟铳威力不俗,但是仅限于进口和从倭寇那边缴获的鸟铳。

大明自己生产的鸟铳不在此列,这自然是因为大明的鸟铳质量实在是太差,经常炸膛和哑火,士兵们都畏惧使用。

于二公子大谈鸟铳的好处,甚至说要组建一支鸟铳新军,更是对了胡宗宪的胃口。

兵部的下发的这些鸟铳不用掉,再花经费购买进口的鸟铳,为了这件事胡宗宪可没少被言官弹劾。

如今于二公子大包大揽,又能帮着去掉兵部下发的鸟铳库存,又能保证能用这些鸟铳来编练新军,对于胡宗宪来说自然是双赢的美事。

因此于宗远立刻得到了胡宗宪的重用,让他出任浙江参将,编练新军。

面试合格了之后,于二公子也向自己的老板提了要求。

他主动要求驻防在杭州附近,当然是为了不耽误享受杭州的繁华。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入关新美洲

入关新美洲

我是海陵王
入关新美洲简介: 公元1492年,哥伦布开启了发现新大陆的旅程,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一个文明鼎盛的国家早早地建立在美洲大陆。 相土烈烈,海外有栽,看新大明如何征服美洲大陆,教化四夷。
其它 连载 159万字
裂土美利坚

裂土美利坚

古龙岗
裂土美利坚简介: 华工,曾经一个沉重,而且悲哀的称呼。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这个称呼代表着数不清的苦难。 说到华工,就要说起太平洋铁路,那是连通美国东西部,为美国国家的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工程,但是,又有谁知道,这条铁路,有四分之三的工作都是华工们完成的,而代价,则是十分之一以上的华工的死亡。“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华工为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美国人回报给他们的
其它 完结 232万字
三国大发明家

三国大发明家

血祭之夜
三国大发明家简介: 东汉末年,汉室没落。前世历史学家的刘尧,为保护一本古籍而丧命,携带着书本刺青重生于汉室之中,身为汉灵帝长子,少帝刘辩的兄长,是听从于命运,还是奋起反抗。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下尽在我脚下沉浮,且看刘尧用各种发明称霸三国。
其它 连载 194万字
长乐歌

长乐歌

三戒大师
长乐歌简介: 百年青史不胜愁,尤记当年长乐侯,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五十州! 人间有病天知否?青山笑我云招手。 花前细嗅美人香,月下轻取仇寇头! 成败恩仇断肠酒,化作长乐歌一首。 请君为我倾耳听,与尔共醉千秋后!
其它 连载 238万字
三国陶云

三国陶云

雪分花
三国陶云简介: 因缘巧合之下,带着记忆穿越到了一名婴儿的身上,且看他利用先知先觉,如何叱咤三国。
其它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