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若是寻常承平年代,皇帝想立储君,自然是优先立长。

&

;&

;可偏偏朱棣遇到的事情,是如此的麻烦。

&

;&

;一方面,朱棣对朱高炽跟文官集团快速靠拢,并且日渐相处无间,感到非常的不满。

&

;&

;这种不满是很有理由的,因为朱棣藩王造反的特殊性,文官集团跟他做了四年的死敌,文官集团开动宣传机器,日以继夜地辱骂朱棣、污名化朱棣,这让朱棣心里有很深的芥蒂。

&

;&

;同时,朱允炆被文官集团诱导,废除朱元璋时代制度的事情,也让朱棣对此深感不安,朱棣在内心里非常忧虑,朱高炽会成为文官集团下一个潜移默化的诱导对象。

&

;&

;如果朱棣立朱高炽为储君,那么朱棣怎么能确定,大明日后的皇帝,不会成为朱允炆那样的废物,被文官集团蒙蔽,继而皇权彻底旁落呢?

&

;&

;而反过来看,如果朱棣立朱高煦为储君,这种情况就一定不会出现。

&

;&

;因为朱高煦的基本盘是靖难勋贵集团,靖难勋贵集团跟文官集团同样相处的“有一点不愉快”,因此朱棣可以确信,如果自己传位给朱高煦,那么最起码身后三代左右的君王,是依旧能牢牢把握皇权,不会被文官集团诱导蒙蔽的。

&

;&

;可这就涉及到了另一方面,朱高煦是靖难勋贵集团确保自身利益延续到下一代的,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

;&

;从靖难勋贵集团集体鼓噪拥立朱高煦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在某种程度上,朱高煦,其实也侵犯了眼下朱棣的皇权!

&

;&

;因为,如果立朱高煦为储君,那么朱棣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朱高煦就能无缝获得靖难勋贵集团的拥戴,代替朱棣成为新的话事人。

&

;&

;这对于朱棣这个眼下真正的话事人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

;&

;便是说“三长两短”这东西,谁能说得好呢?

&

;&

;如果真到了需要朱棣再次率军上战场的时候,他怎么确定不会真有个“三长两短”呢?

&

;&

;毕竟,古往今来无数天家血淋淋的争斗史,都说明了,不要拿皇权来考验人性。

&

;&

;如果考验了,那么弑君这种操作,可再正常不过了。

&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

;从法理上讲朱高炽有优势,从本心上讲朱高煦有优势,算是扯平了。

&

;&

;可是对于朱棣本人来说,立朱高煦是现在侵犯了朱棣的皇权,立朱高炽未来文官集团会侵犯未来皇帝的皇权。

&

;&

;朱棣更可能立谁?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了。

&

;&

;“陛下.”

&

;&

;身边传来宦官进来禀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

;&

;看着朱棣依旧在沉思,徐皇后微微转动眸子,淡定地说道:“什么事?”

&

;&

;朱棣的贴身宦官道:“刚收到消息,道衍大师求见。”

&

;&

;见朱棣还是在沉思,并没有表示反对,与其相处几十年的徐皇后明白了他的意思。

&

;&

;“嗯宣道衍大师进来吧。”徐皇后点头道。

&

;&

;宫女立刻退下去,片刻后,身披黑色袈裟的道衍走了进来。

&

;&

;徐皇后其实许久未曾见到老和尚了,上一次听闻老和尚悟道走火入魔,徐皇后还派了太医去大天界寺。

&

;&

;道衍老和尚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双眼清澈透亮。

&

;&

;“臣叩见皇帝陛下、皇后娘娘。”

&

;&

;自然是客气话,徐皇后哪能让老和尚真叩首,连忙说道:“陛下早有旨意,大师无需多礼。”

&

;&

;“免礼.赐坐”

&

;&

;朱棣这时回过神,看向道衍,说道:“大师今日找朕何事?”

&

;&

;老和尚今日礼数很周全,双手合十行礼后,坐在宦官搬来的椅子上说明了来意。

&

;&

;还是之前朱棣交代给这位黑衣宰相的脏活。

&

;&

;秘密找机会处理靖难时南军的几名主力将领,平安、盛庸,还有如今依旧在淮安坐困孤城不肯投降的梅殷。

&

;&

;淮甸那边没什么意外,道衍派去的使者一番鼓动,已经是孤城一座的淮安城里面就发生了叛乱,还在里面祭拜建文帝的驸马梅殷,被手下给绑起来献了出来,现在淮甸的局势基本稳固了。

&

;&

;负责在淮南率领水师监视梅殷的平江伯、水师都督陈瑄,也接管了淮安城,并派人回南京向朱棣复命。

&

;&

;这种阴私勾当,由于涉及到的人物比较重要,不论是三皇子朱高燧的金吾卫,还是纪纲的锦衣卫,眼下都没有能力处理。

&

;&

;因此,还是辛苦了老和尚,动用他手上以前燕军的情报系统来做。

&

;&

;当然了,后续这种事情,朱棣肯定是要慢慢地移交给金吾卫和锦衣卫的。

&

;&

;毕竟老和尚年事已高,而且这种权柄过于敏感,不太好让其继续大权独揽。

&

;&

;但道衍接下来的话,却让朱棣略微有些不悦了起来。

&

;&

;道衍竟然劝他不要杀平安和盛庸?

&

;&

;平安、盛庸,何许人也?

&

;&

;在靖难之战中,负责一东一西钳制燕军的,主要是两个大营。

&

;&

;其一是背靠井陉道,依靠着山西、河南两条补给线进行补给的真定大营,由平安率领;其二是背靠山东,依靠徐州补给线进行补给的德州大营,由盛庸率领。

&

;&

;而既然能够统帅这两个大营,作为南军名将,这两人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

;&

;平安在白沟河之战便崭露头角,作为李景隆计划中强而有力的侧翼迂回力量,重创了负责燕军后方防御的大宁系诸将;夹河之战中曾擒获燕军悍将,如今的阳武侯薛禄。

&

;&

;盛庸则是在济南守城战中挫败朱棣,随后又在东昌之战中指挥军队围杀张玉,并在夹河之战斩杀燕军大将谭渊。

&

;&

;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

;&

;对于朱棣这种非常记仇的人来说,&#

;&#

;&#

;.

&#

;&#

;他手下从来都不缺能征惯战的将领,而敌人在他的小本本上记得则是清清楚楚。

&

;&

;抵抗他的人,朱棣在内心中几乎从不予以宽恕。

&

;&

;譬如如今在忠义卫任职宿卫的伯颜帖木儿、火耳灰这种勇士,若是不投降朱棣,哪怕勇力再过人,朱棣都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之,就像是与他们一道被俘却不肯投降的鞑官一样。

&

;&

;所以,什么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景清、铁铉,统统没有好下场。

&

;&

;而如今朱棣小本本上敌对的文臣杀完了,自然就轮到武将了。

&

;&

;朱棣蹙眉道:“平安,竖子耳,往岁从朕出塞,识朕用兵之道,靖难时方才侥幸成名如今以北平都指挥使用之,勉示宽仁而已,如何杀之不得?”

&

;&

;“盛庸,身为武将这般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路边败犬罢了,胆气已破,留之何用?”

&

;&

;道衍的回答很简短,却让朱棣霍然醒悟。

&

;&

;“制衡。”

&

;&

;(本章完)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冠绝大唐

冠绝大唐

北派大爷
冠绝大唐简介: 一个当代穷屌丝懵懵懂懂闯入了大唐,一个拉杆箱,一个背包,两瓶金六福,一小袋花生米,一小桶地瓜秧是他的全部家当。是使命的召唤,还是前世未了的情缘?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气吞山河的帝王,强悍披靡的将相,辽阔万里的疆土及到后世都让人不忘的强盛,真的有他的一席之地吗? 透过历史的迷雾,拨开遮目的尘埃,穿上厚重的甲胄举起染血的长剑指天长啸时,他才终于领悟了自己存在的真谛,呵护自己的爱人,守
其它 连载 42万字
梦回大唐之安史之乱

梦回大唐之安史之乱

随机三分球
梦回大唐之安史之乱简介: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站到世界之巅! 经济占到全世界六成。 人口占到全世界三成。 帝国粮仓里囤积着上亿石的粮食。 帝国的边境驻扎着几十万的雄兵。 就在大家都以为帝国万世长存时, 同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叛乱。 五日之后,河北沦陷。 一月之后,东都洛阳沦陷。 六月之后,西都长安沦陷。 七月之后,贵妃自尽,玄宗退位。 叶泓穿越到安史之乱前夕,看他如何力挽狂澜,拯大唐帝国之将倾
其它 连载 13万字
我的战场——1937

我的战场——1937

人可小何
我的战场——1937简介: 杀鬼子,除汉奸。 抢洋行,夺金库。 窃机密,偷军库。
其它 连载 3万字
强汉

强汉

荣誉与忠诚
强汉简介:
其它 连载 149万字